? ? ?“三新”作文研討會終于在我們的期盼中拉開了序幕,各路大咖與會,八方人馬匯集,盛會空前。
? ? 開幕式上可謂“專家學者名流大咖紛紛致辭聲情并茂,東西南北滿座同仁人人端坐群情激昂”。
? ? ?何謂“三新”?“三新”即新思想,新探索,新課堂。那么這股“新”風是如何化為春雨,滴滴滋潤久旱的學生作文的園田的呢?請看我們的專家學者們怎樣用他們的智慧詮釋“三新”的精彩內(nèi)涵,用他們的辛苦為我們獻上作文教學的“饕餮盛宴”。
(一)從起點到終點的距離
? ? ?廣東省教育研究院中學語文教研員、廣東省中語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全國中語會常務理事、全國“三新”作文教學研究會副理事長馮善亮給我們端上了第一道珍肴《基于問題解決的作文教學》。馮老師把枯燥理論具體化,把具體問題形象化,逐層深入地把寫作教學“從哪里出發(fā)?到哪里去?距離多遠?如何到達?”等問題在這樣簡短時間里給我們解析的清楚明白。
? ? 那么從起點到終點距離有多遠呢?正是:
? ? 弄清起點先摸底
? ? 分類歸納析成因
? ? ?有的放矢破障礙
? ? ? 開發(fā)微課策略新
? ? ? 聽了馮老師的講座,我第一次對自己引以為傲的“我是語文教師”產(chǎn)生了一絲慚愧和不安,這么多年,我們很多人以“為了高考”為借口,不僅忽略了學生的“起點”,更沒有關(guān)注每個孩子應該達到的“終點”,只顧匆匆忙忙地帶著學生趕赴一場又一場考試,而忽視了路邊的很多美麗的風景,使學生的眼界里缺少花草樹木,只有一座又一座難以企及的高山,而且是一片荒蕪。所以,我們不應該趕著學生爬一座光禿禿的荒山,而更應該放慢腳步,引領(lǐng)每個學生去欣賞他們身邊的風景,哪怕只是一片枯葉,因為枯葉也有春天。
?
(二)尋找春天的蹤跡
? ? 尋找春天的蹤跡,從一片枯葉開始,精彩竟然這樣無與倫比。
? ? ?還記我們在微信里轉(zhuǎn)發(fā)的那篇《我只想淺淺的教語文》嗎?我們今天有幸聽到了本文的作者肖培東的公開課“尋找春天”,肖老師用他那富有磁性的聲音召喚孩子們走進春天的世界,從一片枯葉開始尋找春天的蹤跡,春天的故事開始上演。(肖老師拿著一片從路上拾來的枯葉走進課堂,從枯葉導入課題,有創(chuàng)意,也開啟了課堂的詩意。)
? ? ?“春天,不是只有一個季節(jié)/春天,不是只有一種綻放”。他用這優(yōu)美而富有哲思的詩句開啟了孩子們的思緒,觸動了孩子們的真情,使孩子們在他們純真的世界里描繪春天的鳥語花香,訴說春天的動人篇章。
? ? ?是的,春天不是只有一個季節(jié)/她是夏日遮擋驕陽的林蔭/是秋風蕭瑟中落葉的輕唱/也是冬寒雪飄后的暖陽
? ? 春天不是只有一種綻放/她是孩子清眸中遙掛天邊的紙鳶/她是老人皺紋里歲月鑲嵌的微笑/她饋贈拼搏者一束鮮花/她留給失意者一份堅強
? ? 此時恰逢春天,不知不覺地,我們也被肖老師帶進了他的春天,我們不由自主地和他的學生一起在他搭建的文學的寫作平臺上盡情地描畫綠葉露珠、春澗流水、孩童歡笑,萬馬奔騰……
? ? ?聽浙江省特級教師、“國培計劃”教育講座專家、碩士生導師、《語文學習》“鏡頭”欄目主持人肖培東老師的課,正是:
? ? 春風化春雨
? ? 春雨潤春芽
? ? ?春芽發(fā)春枝
? ? ?春枝開春花
? ? ?我想,作為語文教師,我們應該打開每個字詞的張力,撐開學生思維的大門,引導學生去思考,去感動,去創(chuàng)作。其實,如果你有心,那么,每個孩子都是詩人,應該讓語文課有詩,課堂上有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