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17日更:《奇葩說》在傳導什么

????????近日,《奇葩說》部分選手頻頻上熱搜,先有詹青云、龐穎,后有邱晨,截止到目前,我大概了解到詹青云是發表了不妥的言論,沒做到維護國家的權益,邱晨是被扒為當年占中參與過設計。對于網絡這些料,我不作評價。《奇葩說》選手有爭議,已不是第一回,之前有過馬薇薇、姜思達,這些選手還是我看節目時,挺喜歡的,尤其是詹青云,從她上一季參加,我就被這個有才華、心懷天下、憐憫低層的女學霸所吸引,就拿最新一季的許吉如比較,我更喜歡詹青云這種出身草根的學霸。直到發生這件事,實話說,有點失望。在懷疑《奇葩說》的選手,她們所辯論的論點與她們自身行為可能并不一致。這也不奇怪,對于辯論來說,當你拿到其中一方后,必須往這一方向思考,思考更多的論點,而你內心真正的持方是什么并不重要。

????????實話說,我并不是《奇葩說》的忠實粉絲,第一季播出的時候,我被公司同事安利,但我一看有的選手這么無厘頭,只是愛講段子而已,我并不感興趣,像馬薇薇、姜思達她們在前幾季比較出色,我并怎么看,只是偶爾看一兩集。真正追下去是到了陳銘拿BBKing,也是詹青云首次參加的那一季,這個時候的《奇葩說》越來越多專業的辯手,有的辯題也能上升到哲學層面。

????????到了最新一季,我發現《奇葩說》并不是允許多種不同觀點存在的,特別是那一次儲殷教授關于大多數人終其一生是平凡的觀念,馬東反駁了這種觀點。如果我是20出頭的年輕人,我也不愿意聽到儲殷教授這番話,我覺得自己就是不一樣的,可以活得很精彩,可以自由作決定,可以任性選擇。直到工作幾年,我才接受我可能終究是一個平凡人,無法干出大事業,到了一定年紀就結婚生子,然后就像我的父母一樣,為下一輩奔波。《奇葩說》的主要觀眾是在校大學生,是95后,是00后,這個年齡層目前是20出頭或者還沒到20歲,我們都經歷過這個年齡階段,向往自由,勇敢無悔,而《奇葩說》傳輸的理念也符合這個年齡段的觀眾。觀眾偏愛的選手一定是那些經過自身努力,成為不平凡的優秀選手,選手在節目中也會強化這種努力——成功的必然性。

????????《奇葩說》畢竟是綜藝節目,觀點、選手都有包裝過,但喜愛它的觀眾卻很難認識到,很容易被節目的形式、崇尚的價值觀吸引。就像我看《奇葩說》一樣,之所以被詹青云吸引,是因為我也想成為一個像她一樣優秀的人,就如我讀高中時,喜歡的大多是鳳凰衛視的優秀媒體人。《奇葩說》的一大輸出就是這些奇葩選手,甚至有不少人與馬東簽約,投身娛樂圈,我們是不是應該把他們當做藝人看待,而非辯論圈、學術圈?藝人,有人設,選手表達的觀點與自身行為不一致也不奇怪了,《奇葩說》也僅僅是綜藝節目,并不能從中帶來什么思考,要思考,還是多看書。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