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發生在我的兩個室友身上,但我也感觸頗深。
楠楠網戀了一個男孩子,隔壁學校的,性格好脾氣好,長得也不錯,最主要的是,聲音也好聽。
楠楠與他各方面都很般配,除了聲音。
楠楠的聲音天生有些沙啞,普通話也不甚標準,放在那些以“聲音”交流的圈子里,的確不夠吸引人,可好巧不巧的是,楠楠網戀的這個對象,是個“聲控”。
因為兩人聊的有段時間了,楠楠也招架不住男生三番兩次的請求,必須得說兩句才行。
我的另一個室友可可,卻與楠楠相反,她嗓音條件極佳,歌也唱得好聽,哪怕是全院的國慶合唱,學生會也請她出馬來做領唱。
我們宿舍的幾個向來關系融洽,可可被楠楠軟磨硬泡的,便答應了楠楠的請求,替她發了幾句語音。
結果那個男生仿佛有些喜出望外的模樣,竟然說國慶收假返校的時候,想來我們學校,同楠楠見上一面。
見面是容易,可楠楠的聲音,豈不一聽就露餡了?
楠楠愁得不行,一大早就醒了,趴在窗邊想辦法,可這還能怎么辦呢?
不知道是誰說的,愛上一個人的先兆就是自己變得卑微。
覺得自己哪兒都不夠好,覺得自己并不是那么優秀,覺得自己配不上眼中的那個TA。
故而我們會尋求改變,或是會自動隱瞞,以期能在有限的時間內把自己最完美的一面展現給那個TA看,而不讓TA看到自己的那些缺點。
所以微博、公眾號上才會有“第一次和男朋友吃飯的經歷”這種話題出現。
“第一次和男票約會,一個章魚小丸子分三口吃。”
“第一次和男朋友約會,排骨骨頭都不好意思吐,直接全咽了!”
“和男朋友一起吃漢堡我都是一層一層的吃。”
網友們你一言我一語,羞澀中帶著初次約會的懵懂與可愛,兩個人就是這樣慢慢的試探靠近的。
把自己最完美的一面,展現給自己最心愛的人。
這是天性使然,也是人之常情。但凡事皆有度,倘或你對另一半的喜愛,已經讓你對自身的某些特性產生了嫌棄和厭惡,或許你該正視自己,是否在處理感情問題的時候,自我認知出現了一定的問題。
我沒有做過完全詳細的統計,但我能感受到的是,我周圍有些女孩子,她們的自我認識鑒定往往低于自己的實際水平。
她們明明那么優秀,卻仍然覺得自己“很普通”,甚至“很差勁”。
或許是從小父母的“打壓式”教育,讓她們產生了一種“我就是不如別人”的錯覺。
“不論我考多少分,我父母總是不滿意。”一次談心時,楠楠這樣對我說道。
“在上小學的時候,有一次我考了全班第一,98分。我特別開心的回去報喜。媽媽卻一瓢冷水兜頭潑下,‘又不是滿分,你有什么值得驕傲的?’”
“可我是全班第一名呀!”
“那你為什么不能拿滿分呢?”
“你看看那個誰誰誰”,“你怎么這么差勁”,“你有什么值得驕傲的”……我們日復一日的被批評,被否定,被反省,久而久之,好像就真的覺得自己很差勁了。
我們會變得敏感,覺得真實的自己太過差勁和丑陋,不容易被別人接受。
我們甚至開始自我厭棄,覺得自己的某些特質一定會被心愛的人嫌棄。
于是我們選擇隱藏,選擇欺瞞,仿佛是太害怕失去,所以不敢敞開心扉,實則是太過于苛責自己,而不愿意面對現實。
事實上我們有那么糟嗎?沒有。
事實上楠楠的聲音真的有那么難聽嗎?也沒有。
那么倘若楠楠以真聲示人,那么那個男生還愿意接受她嗎?
這個我卻真不知道。
然而親愛的姐妹,我想告訴你的是,倘若他因此而離你而去,說明他不懂得欣賞你的特質,沒有讀懂你的美好,換句話說,他也不值得你留戀。
倘若你覺得自己嗓音條件不好,普通話不標準,你要加倍練習是件好事,可你做這些,只應該是為了你自己,而不該是為了某個人。
或許因為成長經歷和環境的緣故,我們已經太習慣“自己很差勁”這種深入骨髓的心理暗示。
可這并不正確。
我們要學會欣賞自己身上的美,坦然接受身上的缺點。
每個人身上都會有或多或少的缺點,不要放大它,它并不是十惡不赦的。
我曾經也自卑敏感,覺得自己有太過厚重的體毛,和不夠修長挺拔的身材,沒有成熟女性的曲線美,卻又不是蘿莉那種大眼俏鼻櫻桃嘴的長相。
為此我也深深的苦惱過,我窘迫,我害怕面對異性,我只敢用文字同他們打交道。如果脫離了二維世界的面具,我的音容體貌都會令我覺得無所適從,手足無措。
可時光匆匆,年齡的增長與知識的累積,讓我不再以“自己很差勁”這種先導經驗去看人,我發現,那些喜歡對女孩子挑三揀四的,評頭論足的,指指點點的男生,他們本身也不怎么樣。
我們為什么要因為不怎么樣的人,對我們做出的不怎么樣的評價,而真的認為我們是個不怎么樣的人?
請多愛自己一些吧!
愛自己,是一個人畢生要學習的功課。
只有愛自己,才不會自暴自棄,才會想著優化改變,也只有愛自己,才能變成更優秀的自己。
倘若你身上有些小缺點,小瑕疵,并不需要為此而苦惱煩悶。
畢竟人無完人。
倘若那是你可以盡力避免克服的,那就消滅它。
倘若那是你與生俱來的,不可消弭的,那請你換個角度去看待它。
手背上絨絨汗毛也沒有那么難看呀,個子不高還可以穿高跟鞋呢!
你會發現,沒什么大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