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種可能,唯獨沒有確定

找到自己的人心里,

看得到所有人,

裝不下別的人。


一個寒冷的早春周末,眼前是大城市看不到天色的朦朧視野。不用打開空氣檢測程序,肉眼都能分辨出霧霾已包圍周身的事實。

大風天氣,吹得鄰居晾在窗外的被單放肆飛舞,但無論怎樣瘋狂的飛舞,都掙不脫晾衣桿。

陽臺上幾株過冬的熱帶植物,一點都不好,枯枝敗葉在寒風中聳拉地有氣無力。它們茍延殘喘,而我也無能為力。這寒冷讓我對如何維系他們的生命,無計可施。

感覺,如果天氣再不回暖,我跟我的植物都會對這座城市喪失信心。

連綿幾天雨后,天氣雖不見得多好,可畢竟是晴天。和同事一起去附近的花市走一遭,于是就折騰回來各種各樣的花擺滿房間。

欣喜地好像,把春天先迎進了自己的屋子。也就些許緩解了一個急性子的人,在寒冷中等待春天的焦慮。

那么就請,耐心地,再等待一陣子吧。


這個早春季節,我認識了很多新的人。

大概是新圈子的緣故,他們多半跟我之前結識的人不太一樣。又或者應該說,我長久地把自己禁錮在一個由太多急功近利的人構成的狹小圈子里,一度以為全世界都長這副模樣。

而這個悠閑的周末,不緊不慢地跟同事在花市里來來回回穿梭,好奇每一種花的名字,研究每一種可能的搭配,才突然間意識到,原來生活,也可以只是簡簡單單地,有一份工作,有一種簡單生活,有一點小確幸和小確喪,不擔心明天和未來誰先到。有支付得起的愉悅,也有承擔不了的奢華,但到不了手里的東西,不再膈在心間。于是可以踏踏實實地,享受每一天人生:是的,它遠遠沒有到達完美,但也足夠快樂。

沒有到達的完美人生,終于不再午夜夢回;未來可能的美好期待,仍舊樂觀的躺在心頭。

于是便覺得,生活很好,可以讓人心滿意足、又滿懷希望地過下去。


每天走在馬路上的時候,遇見很多人。

很多異國他鄉的面孔,人群中一眼便能辨認出他們千里跋涉的模樣,他們眼中也常常流露出置身事外的感覺,有時一眼可辨,有時在細節里透露破綻;大部分其他路人,看起來都是這座城市的老客,走在縱橫交錯的街道上,對周遭少一些好奇,對生活多一份平常。他們像城市數十成百年的建筑一般融入這座城市,看不出格格不入的地方。

哪怕,這座城市本身,算起來也是一座移民城市。

人這種生物啊,太過聰明、又見多識廣,他們好奇地從彼此身上學東西,同時又謹慎而小心地仔細劃分人群的界限,按照不同的標簽:男人、女人、老人、小孩、代際、民族、膚色、地域、價值觀、興趣愛好、教育水平、道德水準、異性戀、同性戀、雙性戀……

而在今天這個更加多元的世界里,要找到兩個身上帶有完全一樣標簽的人,恐怕是越來越難。

同時,要輕而易舉地道出在城市中遇到的人擁有怎樣的背景,也絕非易事。

標簽和背景,如今不僅不再輕易能夠安在一個人身上,要靠著它們來認識一個人,也常常不夠準確。

更何況,在這樣一個復雜而多變的世界里,很多時候,一個人要撥開嘈雜的世界聽到自己的聲音,找到自己真實的姿態,都極為困難。

如果找不到自己,當然也就找不到同伴;不如,就隨著城市的紅綠燈,告訴你走的時候就走,喝令你停的時候就停,討論城中最熱鬧的話題,前往城市最熱鬧的街區,和你遇到的每個人,過一樣的生活。

這樣的人生,也不會太差。


可是你知道,不是所有人都會選擇在一座城市落腳,即便看起來這是絕大多數人生活的方式。

在每天的街頭,在每個和你擦肩而過的陌生人中,有的人,會早早落地生根,圍城筑墻,奮力打造一方生活的堅固堡壘。他們可能在此生活了前半生,還會繼續在此生活后半生;

另一些人,會游蕩在不同城市中,浪跡著生活,尋覓著安定,他們可能終究會在一座城市停留足夠長的時間以至于被人認為是落地生根,但畢竟,他們游蕩過的靈魂帶著些許其他城市的印痕。

安定的人,總是會更加安定;漂泊的人,大概會帶著游蕩的痕跡。由是,兩種人,對在這座城市中度過的此刻人生的忠誠度,多多少少,有所差別。

說來奇怪,為什么很多異鄉人在某個城市落腳的時候,要拼盡全力抹去過往他鄉自己生存過的痕跡,改變鄉音、習俗、習慣甚至身份認同,好讓自己完完全全與當下城市中的氛圍完美相容?

為什么這樣呢?

——正是因為過去他鄉的經歷,才讓你在投身此刻人生的時候,多一些分辨力,少一些不假思索地奮不顧身。

為什么,要丟掉生活給予給你的,這般寶貴的財富?

要知道,正是因為你帶著的異鄉人的身份,才能分辨得出生活中的許多荒唐,無論它是在此刻生活中,還是在他鄉遠方里。

總之,有了這點分辨力,你才能把自己從此刻城市車水馬龍的慣性中掙脫出來,看到一個辨認得出模樣的自己。

年輕人,為什么不去遠方?為什么不嘗試不同的人生?為什么要全盤接受被告知的生活?

人生,原本就有千萬種姿態。


有時候,大概是很多對生活太多的習以為常,會讓人們誤以為自己對生活擁有許多掌控力:

譬如,小時候我們以為,有怎樣的夢想,長大后就會有怎樣的人生;

青春時候,我們相信,有怎樣的努力,就能擁有怎樣的收獲;

再成熟一點我們以為,有怎樣的算計,就會獲得怎樣的收益;

再老去,常常很自然地認為,人生已過半,塵埃已落定,此生只如此。

雖然很多自作聰明的自以為是,都會在歲月一筆一劃的勾勒中,被冷冰冰地證明是一種可笑的狂妄與天真。但人們學會了自欺欺人,這樣,就可以不管不顧現實世界一切一切的持續變動狀態,安心地追求自己的歲月靜好。

所以啊,愿你歲月靜好。在我看來,簡直是一句罵人的話。


這樣變動的生活中,不變的感情,穩定的關系,穩固的利益,本就是極難維系的事情。所以人情冷暖,分合聚散,實在是太正常不過的事情。

而且,隨著我們每個人日漸增多的人生經歷和愈發復雜的人生體驗,越往前走,能夠讀懂你,甚至哪怕能夠讓你愿意與之交談的人,都會越來越少。

總有一天你會發現,無論曾經的你,青春年少,身旁伴著多少熱鬧與人群,終究有一天,還是得一個人面對這場巨大的人生。

學會一個人生存,學會一個人打算,學會一個人寬慰,學會一個人治愈,學會一個人愉悅,學會一個人的條理,學會一個人享受很多世界的饋贈,也學會去跟外界討價還價、各有所得。

有時候,有幸能遇上寥寥數幾可以說話的人;有時候,遇不上,或根本更愛享受獨處。

畢竟,經歷了太多生活曲折彎轉之后,曾經陪在身邊的人,或許再也無法懂得轉了幾個圈錯過幾個路口的你——

你為自己的失敗和未完成尋找到安心的理由,也為自己的驕傲與成就找到合適的宣泄出口,足以同自我的失敗與偉大平和相處;可別人不行,在大部分別人眼里,你的失敗太過顯眼,你的成就亦過于耀目。

那個能同你心平氣和談心,坐下來,喝一杯茶,看看天光和日色,無聲勝有聲的人,可遇不可求。

但那并不可怕,也根本不孤獨,因為你擁有了更多的快樂。


有多少不一樣的城市,就有多少不一樣的生活;有多少不一樣面孔的人,就有多少種完美人生的模樣。

有多少歲月在前方,就有多少未知與變化。

人生的有序與無常,以某種神秘而不可捉摸的形式相生相克,無形之中影響著置身其中的我們的命運。它不能被掌控,也沒必要掌控;它也不需要你做什么充足打算和準備,無需像小時候背課文一樣期待一張滿分的答卷。

它沒有,它只是以一種難以捉摸的方式存在著,默默地在你身上發揮作用;而你,保持信心,心懷感恩,期待未來,迎接變化,那么,一切的未知,都不可怕。

這世上大概,除了確定,你對什么都可以滿懷期待。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