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李健的超級迷弟,也是新周刊前主編,如今背身江湖,他說生活的最佳狀態是冷冷清清

在封新城的微博里,“李健”一共出現了63次,而李健最開始玩微博,也是受封新城的鼓舞.

他曾在微博里毫不避諱地稱這個比自己小11歲的人為“偶像”,盡管那個時候的李健還是相當小眾。

有人說,“從春晚以后我發現你簡直就是個李健控”,他立馬回應:“以前知道他,也請他在本刊活動唱過,但春節有空讓我集中聽了他更多的歌,采訪后更欣賞他安靜的人生觀和對音樂單純的熱愛,我推他只是表我心聲?!?/p>

這措辭,說他是李健的超級迷弟一點兒也不為過。

沒錯,我是因為李健才開始關注的封新城。

封新城何許人也?中國最牛逼的時事生活雜志《新周刊》的創始人。這個新周刊的前主編,我以前看到過,一直認為是那種嚴肅認真的知識分子形象。正如他女兒對他的評價“他那雙“奸詐”的小瞇瞇眼,一見著就有毛骨悚然的感覺”。

然而,真正開始深入了解,是他的慢生活學院。

關于大理鳳羽

洱海之源,蒼山之翼,云南大理,鳳羽所棲。

《新周刊》2013年出品過一輯專題《大理,讓人變小》,封新城在里面詩意地表達了對大理的熱愛:“城里的大街上擁擠著各種相互排斥的欲望,唯大理懶洋洋的陽光讓我不跟誰商量就這么逗留在世上?!?/p>

“大隱隱于市,小隱隱于野”,還有一種隱,封新城說,叫微隱。

微隱隱于鳳羽”。

相傳鳳羽鎮因“鳳轂于此,百鳥集吊,羽化而成”得名。當年徐霞客路經鳳羽,有感于山川人文之美,駐足7日,成為他行程中停留時間較長的地方。鳳羽也因為他的生花妙筆而名聲遠揚。

封老爺的慢生活學院就從這個地方起步

說起跟大理鳳羽的緣分,封新城說:“我2013年11月7日來到洱源,參觀陳代章的蜂蜜加工廠。在洱海源頭掬一把清澈的溪水,抬頭看天上的白云像一條飛龍,好奇高山上那座建于唐朝的古老白塔…這個地方一下子就讓我愛上了。

古老的鳳羽,是夏天安靜的文本“軟鄉村,酷農業,融藝術,慢生活”于是,封老爺跟大理鳳羽的慢生活故事就這樣拉開帷幕。

佛堂村,退步堂

“雞閑犬臥,院子后門紅色泥磚砌成的門柱上,焚過的香枝條條,還插在磚縫上…”

這里便是封新城慢生活的所在之處,鳳羽佛堂村。大自然最純凈以及白族人民最古樸的一面皆可在此窺見。

在這充滿禪意的佛堂村里,封老爺建造了更具詩意的退步堂。

封老爺對“退步”二字有獨到的理解:“退”的同時,精神上要達到一種“升華”。簡言之:STOP+UP——知停而后升

退步堂由雙廊本土的建筑設計師八旬所作,這個號稱“中國最帥村長”的設計師,是楊麗萍的妹夫,小彩旗的爸爸。八旬的建筑作品不少,但多數都是臨水居所,為封新城打造山居作品“退步堂”,對他而言,是一個有意思的挑戰,更是一個天才建筑師盡情釋放能量的機會。

“7月,當北上廣的人們,在三十五攝氏度的高溫中煎熬的時候,這里卻冷風瀟瀟,書房里不得不燃起了壁爐取暖。圍爐而坐,任爐火在寶石紅的酒杯上舞蹈,除了窗外的雨聲,依然是北島,依然是:“當窗簾隔絕了星海的喧囂,燈下翻開褪色的照片和字跡”。

退步是我們共同的信仰

慢生活其實早就不是一個新鮮詞匯。

快節奏的時代,個個都在追求快,覺得更充實,走路步伐加快,進餐時間加快,讀書翻頁加快,進修復習加快,戀愛浪漫加快,結婚閃婚也不斷出現,內心憧憬成功的耐性也不斷加快,恨不得一步登天,見證輝煌。

“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痹鴰缀螘r,這些字眼已經被意識深刻印記,牢牢揮之不去。然而封新城說,生活的最佳狀態是冷冷清清,“退步”是我們共同的信仰。

他也把這種信仰付諸于實踐。簡直太酷!

我們一心所追尋的,不過也就是生活本來的面目而已,而這種最簡單純粹的生活,如今卻成為我們尋尋覓覓終不可得的東西。

封新城說,“我的人生上了兩個大學。一所大學叫八十年代,主修的是詩歌和理想;一所大學叫廣播,主修的是傳媒和做人。因為修的時間長,也還肯學,成人后就敢去辦一所“新周刊”大學?!?/p>

而年過半百之后,他竟依著自己的心性創辦了一所“慢生活學院”,在這鄉村一隅,開始構思他的“大地之詩”。

慢生活,是有底氣的自給自足,只有曾經奮斗過,才有資格在恰當的時候自稱“退步”,知停而后升。

隱居是一種生活態度,更是生活方式的選擇能力。

愿每個人都有選擇自己生活的能力,愿每個人都可以更真實、自由、快樂!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