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我就希望你做一個沒什么卵用的讀書人

08116 鄒公子


在《幸福的種子》中松居直先生一直在反復強調一個觀點——那就是繪本“無用論”。

任何一個妄圖用繪本達到“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父母,都可以輕松洗洗睡了——哦,還省了一大筆買繪本的錢,何樂而不為呢?


讀書無用是真的么?


當下的繪本閱讀,除了幫助孩子構建最基本的認知世界的方式、建立親密的親子關系之外,更重要的是培養起終身閱讀的習慣以及對生活的美的感知能力。

不同于前幾代人對于“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對技術層面的瘋狂追捧,目前對于文學、藝術、音樂的興趣培養及鑒賞能力的重要性開始逐步凸顯。



AI技術的發展,讓越來越多的技術工種可以被機器取代;可是帶有人類獨特思考方式和情感連接共鳴的工作,卻日漸凸顯其不可替代性。

在《神盾局特工第五季》中,來自外太空卡塞亞斯抓住了西蒙斯,發現她有超高的激發異人潛能的能力,在助手問及西蒙斯和他們外星人有何不同時。卡塞亞斯說:同理心。

我想,這才是人作為人而不同于其他生物的最顯著的特征。


科學的發展當然重要,但人類在一代代探索外部的過程中卻漸漸忽略內觀自我,從而導致了現代人多多少少都有些心理問題。

我想,從這代孩子開始,在他們的生命之初,就通過繪本的力量引導他們內觀自我,認識自己的不同,悅納自己的不足,接受全部的自己,明白自己為什么而活,這樣,才是真正地活著。

繪本故事帶給孩子關于生活的美和周圍人的幸福感知,才是他們在降臨在這個世界之初的最寶貴的財富。



讀書人都是無用的人


只有人或者圣才會相信,在青路面上水,百合花會生出來回他的辛勤付出??墒?/b>世上就是因這樣的人才可呢。


讀書人的風骨重要么?好像不重要。

一說讀書人,就是不懂生計、不辨五谷,生活在自己意淫的世界里。

我曾經以為自己是這樣不染纖塵陽春十指不沾水,直至自己參加了一次讀書分享。加入貝塔閱讀分享很久了,可是鮮少有時間參與線下討論。每次看著群里的聊天記錄都覺得是自己生活的一股清流——面對這樣的人,我覺得自己污濁不堪,簡直就是一股泥石流。

這世上總有人把生活過成了一首詩的模樣,除了羨艷他們說說風涼話,你為什么不想想自己怎么就不行呢?


你說這種人就是不知人間疾苦,理想主義不能當飯吃,它是現實的敵人、是生活的牢籠。

你說現實是一片血海的戰場,你為了活下來,要卑躬屈膝要趨炎附勢要在推杯換盞里丟失了自我

——你說你是為了活下來,可是現在活下來的除了你的肉體,還有什么呢?


我們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還這樣活著。

帶著對世界的偏見和思維的桎梏,遇見任何問題首先想到的都是“不可能”

“做不到”、“怪別人”、“沒希望”。

我們更希望,在他們這代人身上,能夠重新活出讀書人的風骨。



一直很喜《傲慢與偏》中的一句

虛榮是人的目光,傲是自己的脊梁。


在我看來,一個讀書人的風骨,或者說一個理想主義者的風骨是必要的,因為這是我們一輩子努力的支撐,是我們元氣的所在。我們來到這世上,不僅僅是為了吃飽穿暖的。

如果這樣的風骨沒有了,那我不過是頹廢的行尸走肉。

即使,錦帽貂裘。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