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智商一般的咨詢人,我逐漸養成了喜歡歸納的習慣,平時接觸到的信息量太大,不歸納出其中的邏輯,實在是記不住。
前幾年,歸納出邏輯后,就迫不及待的跟身邊的朋友分享,結果搞得朋友們壓力很大,人家想聽到的是“你給我的事提點建議”,我告訴別人的往往是“商業的邏輯是什么樣的”,他們離開的時候,會說受益匪淺,但以后基本不來交流了,聽的時候壓力實在太大。
這兩年,越來越理解了“大道至簡”。除了教授和學者,真正的生活大多沒多少深度,大家那么忙,實在是沒時間浪費。能給別人講課的人多,能給別人講明白的人太少。前幾天聽說有個詞叫“知識污染”,我覺得挺貼切。道理是簡單的,常識是樸實的,也是廉價的,不把它擴充到一本書,是賺不到錢的,不過也苦了讀書的人。
最近讀《騰訊傳》,再加上平時的經歷,驗證了一個邏輯:成功者大多是智商高或者情商高的人,兩個都高的,就是我們平時看新聞里那些成功人士了。
智商高的人,如騰訊的四位創始人,太適合去做創造性的項目,這類項目,就是需要不斷突破,不斷迭代,不斷創造趨勢,沒有智商做支撐,不太好持續發展。
情商高的人,我建議別去做創造性項目,得做做人文類的,有句話叫“以人為本”,以用戶為中心,成功的往往都成了老字號,極有信任感,跟著趨勢走,就沒太大問題。
智商、情商都高的人,都已經是成功人士了。凡是還沒成功的,你千萬別信他智商、情商都高,其實就是一普通人。
做生意,選擇比努力更重要,找到自己擅長的方向,事半功倍。
注:本文提到的成功者,特指的是生意成功的人,不一定符合其它領域成功的邏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