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盤:自身發展與思考

去年這個時候東東西西300人出頭,而今年已經500人了,一年增加200人,其中100人是通過服務、口碑轉介紹來的,還有100人是靠市場招生而來。

市場招生用了什么方法呢?其實很簡單,就是大家都做過,但是覺得效果都不好的體驗課,

不是說體驗課不好,而是方法不對,以我的方法,只要老師愿意,我們可以一直招生下去。

不過,實事求是的講,我的方式適合我這個地方,也就是一個縣級市,一線城市可能并不適合,不過我也相信,就算我在一線城市,我也是可以找到讓生源持續增加的方法。

今天文章重點的不是招生,而是一個公司如何提升營業額與與利潤的問題。

因為東東西西做到了500人,感覺人數很多,好像挺多人,但是實際情況是,我們的營業額很低。

年費:2480元/年x500/人=124萬

暑假:1300元/期x200/人=26萬

看見沒,加起來也才150萬而已。

如果是英語的話,一年在5000左右,如果還是按500人,營業額就是250萬了。

如果是早教的話,營業額可能就要500萬了。

所以,美術培訓機構的收費、成本、人力綜合下來,利潤并不是太好。

前幾日參加左印的私享會的時候,認識一個哥們,在南京做培訓機構十幾年,去年成立新公司,一年的時間做到1000萬營業額,今年加盟左印,半年時間做到600人,而且是繳年費。今年目標2000萬。

說實話,這真的給我一些刺激。要做就要往大了做。

所以,回來后我給自己定了一個目標,就是在一個人口只有25萬縣級市,營業額做到千萬。

你看的沒錯,要把營業額做到千萬。

我是一個目標為導向的人,但是以目前一年150萬的營業額一下提升到1000萬,這還是很渺茫的,所以必須分解目標,既然目前一年是150萬的營業額,那我就定一個一年翻倍的目標,應該說是有挑戰,但又不是那么不切實際。

不過要做到1000萬營業額,不是靠一個培訓點就可以,而是要設計產品矩陣,橫向產品、縱向產品,引流產品,利潤產品等等。

這些都要思考,比如我的下一步,是繼續把現有的校區做到從500人做到800人?還是開設新的項目,做早教、作文、英語?

那個先做,那個后做,先做的如何為后面的產品做鋪墊?

還有,如何打造出一個有戰斗力,有凝聚力,有共同價值觀的團隊,這才是最重要的問題。

當然,這些還是在思考當中,目前還沒有結論。

另外,說說我最近都在干什么吧。

8月:都在做線上課程,一個月上了16次微課,期間還去了徐州和上海一次。

9月:開始為期一個月招新,所幸不辱使命,招到新生接近80(這才突破了500)

10月:國慶的時候去了北京和深圳,24、25號的時候去幫左印做了一個上午的內訓。

在北京的時候,去了彩色斑馬的總部,見了王偉和安偉,期間聊的挺開心,也達成了合作的意向,12月份,我們合作的第一期課程就準備開始了。究竟是什么,后期會跟大家分享。

好了,這就是我這三個月干的工作,實話實說,從10月份開始,就比較松懈,松懈的原因是因為自己的迷惑與困惑。

實話實說,雖然東東西西的營業額一般,但是利潤還可以,為什么呢?因為成本低,我一年的房租成本,也就是深圳一兩個月的成本。

以我們的利潤來說,在武夷山這個小縣城,舒服生活還是不成什么大問題,因為房子、車子已經都有了,不需要拼了命的奮斗。

但是我的內心又不甘于平凡,看著知識IP的火爆,看著各種知識付費,我也想轉換跑道。

我個人曾經有些不自覺的幻象,總是覺得自己已經懂了很多別人不知道的東西。可是我清楚的知道,人總是容易高估自己,盡管有的時候顯得卑微,但是骨子里驕傲,還是不可避免的流露出來。

其實現在還是蠢蠢欲動的想做知識IP,畢竟對我個人來說,給成人的培訓的興趣大于給孩子上課的興趣。

11月和12月我都安排參加一些課程,這些課程都是萬元級別的私房課,甚至,可能在明年參加一個3—5萬的課程。

為什么要花這么多錢學這些東西,很簡單,如果我不給有經驗,獲得結果的人付學費,我就要給市場付學費。這是事實,不是口號。我的一個朋友就是給市場繳了40—50萬的學費。

其實除了把線下的機構做到營業額千萬之外,我想做另外一件事,就是做一個線上的少兒美術商學院,把一些對校長、對老師有用的東西傳遞給大家。

這也是我困惑的根本,想做的事情太多,而時間和精力有限,我那個都不想放棄,所以,繼續努力吧!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