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響應國家節能號召,我大朝陽區開展節能減排行動,我們小區居委會發通知讓居民去領水龍頭節水器。
昨天,我便拿著身份證去領取了節水器。所有節水器都是同一個型號,我問社區的工作人員:“是否有不同型號的節水器,如果這個不適用怎么辦呢?”
工作人員服務態度很好,笑著說:“沒有不同型號,如果不適用那也沒辦法了。”
我拿著節水器回家,試著按了一下,果然型號不對。于是,兩個節水神器也就變成了閑置物品。
節能減排,人人有責。國家有這樣的政策,并能想到給居民配置相應的設備,那當然是極好的。
但是,如果在送“禮物”的時候不考慮需求方的情況,以“一刀切”的方式將政策落實下去,導致居民領回去的節水器閑置(估計節水器不適用的情況不在少數),不能物盡其用,這是不是有一點浪費國家的人力物力財力呢?
口號的號召、政策的落實又有什么意義呢?
當然,沒有這個節水器,我們也會懂得節約。
只是這件事引發的思考遠不止于此,最先跳入我腦中的便是“一定要以他人能夠接受的方式去饋贈甚至索要禮物”。
這個家冷冰冰的
陳先生出差一個多月了,上周五他終于返京。
本應是小別勝新婚的甜蜜,我兩卻因為一件事討論了一番。(我不把那看成是吵架)
在他到家前,我去菜市場采購了很多瓜果蔬菜,歡欣雀躍地忙里忙外收拾著,希望他一進門就能感受到家的溫馨。
門鈴響了,我跑過去開門,他站在我面前,我卻一陣心酸。他頭發長了,還有一些雜亂,臉也瘦了,神色疲憊。
將他迎進門,來不及擁抱,我趕緊跑到廚房說要做飯,偷偷地抹了兩把淚,生怕他看到。
吃完飯,因為舟車勞頓,他去洗澡,我繼續寫日更的公眾號文章。
他洗完澡,想一起去公園散散步,可是我的文章還有一個小尾巴,我便說等20分鐘再出發。于是,他打開電腦忙自己的,我繼續埋頭寫文章。
在公園散步的時候,他吐出一些話讓我猝不及防,把我砸的眼冒金星。
他開始質疑我做公眾號的意義,甚至說我因為做公眾號已經完全沒有了自己的生活,我這樣做是不對的,是在浪費時間。
當我聽到他說這樣的話,內心是很受傷的。畢竟我的每一篇文章他都是積極地贊賞,給我鼓勵的,怎么現在又說出這樣的話呢?
說實話,當時內心也冒出了火氣,自我防御迅速開始起作用,為自己辯解,和他頂了幾句。
不過,看態勢不對,我迅速冷靜下來,問他到底想表達什么。
他說:“我本來出差那么長時間,回到家很高興,但是看到你以后覺得你好像冷冰冰的,還躲著我,而且你一直堅持一定要發完文章,才能安排接下來的生活。好像我回來打亂了你的時間安排,你根本不需要我一樣。”
原來如此,他誤會了我的舉動。我本想送給他一個“溫馨的禮物”,可被自己的心酸打壞。
他本想得到更多的兩人相處時間,可我卻被公眾號奪走心神,于是開始評判否定我的公眾號。
最后呢,這件事完美解決,我向他表達了我的雀躍和心酸,做公眾號的必要性,他的情緒平復了,也站在我的角度考慮,為對我的評判而道歉。
愛的五種語言
夫妻相處,有一個重要的原則就是換位思考。
要想真正做到換位思考,非常重要的前提便是明白對方需要什么。
在《親密關系》這本書里,提到了愛的五種語言:
珍惜的相處;
精心的禮物;
服務的行動;
身體的接觸;
肯定的言語。
這五種語言可以說是每個人對愛的需求,不同人對每一種語言賦予的權重都是不同的。
我們可以試著給這五種語言進行排序,也可以讓自己的愛人,對其進行排序,看看彼此最在意的是什么,換個說法,我們最需要的是什么。
我和陳先生之前都曾做過五種語言的排序。他最看重的是珍惜的相處,而我最看重的是服務的行動。
所以我會往前忙后,將家里收拾的干干凈凈,瓜果蔬菜準備齊全。而陳先生需要的則是我和他更多的相處時間。供需不平衡,必然導致矛盾的發生。
我們已經知道夫妻相處過程中,每個人的需要是不同的。當我們對對方的期望與對方的表現之間出現差距時,除了換位思考,還要做到不評判。
一旦評判,對方便會以自己的需求為制高點建立防御,兩軍對壘,必然兩敗俱傷。
當然,當我們想讓對方滿足自己的需求時,也可以直接向對方索要“禮物”——“我希望你能多陪我一會”,清晰地表達需求,也就是將自己最看重的愛的語言直接傳達給對方,對方才有可能滿足自己的需求,不是嗎?
當我們更清楚的了解了對方最看重的是什么,時常記在心里,并且“投其所好”,也就不會有那么多的沖突和誤解了。
感情會更甜蜜,彼此也會更珍惜。
愛的五種語言,既是對自己說的悄悄話,更是對另一半的探心咒,趕緊用起來吧!
愛情寄語
一定要以他人能夠接受的方式去饋贈甚至索要禮物。
要想真正做到換位思考,非常重要的前提便是明白對方需要什么。
當我們對對方的期望與對方的表現之間出現差距時,換位思考一下,不要去評判。
希望今天這篇文,能夠給大家帶去啟發,拿走,表謝。
有任何想說的,歡迎留言哦!
PS:喜歡就分享,支持就點贊。你的鼓勵是我前進的動力!快來鼓勵我吧!
我已委托“維權騎士”(rightknights.com)為我的文章進行維權行動,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作者:良耳
山東妹子在北京,北師大教育學碩士畢業,
一直走在兒童早期教育和心靈成長的路上,
現在是雙向養育踐行導師、心理咨詢師、
沙盤游戲咨詢師、禪繞畫分享者
愿意和你分享養育、成長和禪繞的點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