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微不足道的善意

圖片發自簡書App


一個本科就讀于某985名校的朋友,向我分享過這樣的一個故事。今天,我想在這里把它分享給大家:

這個朋友叫岑星。

岑星高中的時候是一個理科生,高考那年以優異的成績考進了那所985名校。填專業時,岑星很是糾結,因為他的興趣完全在于人文社科。而周圍的親戚朋友,則力勸他報一個畢業后更好就業的專業。多方權衡之下,岑星報讀了那所大學的軟件學院,就讀于軟件工程專業。

在大學的第一個學期即將結束的時候,岑星坐在圖書館中,埋頭復習,準備迎戰期末考。他的面前放著一本封面半紅半白的《高數Ⅰ》,他準備一頭扎進去,遨游在由數字、符號、坐標系……建構起來的知識世界中。然而,幾經努力之后,他卻發現,自己無論如何也扎不進去,就仿佛那個世界從來都不屬于自己。相反,他越是強迫著自己去迎戰那些面目可憎的計算題,他心中的另一個念頭便越發地強烈,那種念頭的出現,既像是電光火石般的靈感,又像是使命的強烈召喚。那個念頭就是——轉專業,去追求自己從小至今都熱愛著并愿意為之付出一切的人文社科。

這個決定做出了以后,他的心中沒有任何的苦惱與糾結,反而感到無比的放松。就像丘吉爾接任了英國首相并知道了自己的對手是希特勒之后,所感到的那種放松。這時,陽光透過宿舍的落地窗照進宿舍,氣氛特別溫馨。

寒假過后,這所985名校關于轉專業的規定很快就出來了,這規定簡單來說就是:只要學生原來的學院愿意放人,學生將要轉過去的學院也同意接收,學生各科的成績沒有不及格的,那么,這個學生就可以成功轉專業了。

經過面試,歷史系同意了岑星的轉入請求。軟件學院的輔導員在通過找岑星談話并確認了岑星的轉專業決心之后,也同意了放人。

于是,時間很快就來到了大一第二學期的期末。此時的岑星可謂“萬事俱備,只欠東風。”這東風便是——期末考試各科及格。

岑星仔細地分析了一下自己當前的情況,其它所有的科目,要及格都不是問題,可唯獨“程序設計”這一科的上機考試,他覺得很懸!對于一個確定了自己的優勢在于文科的學生來說,理論類的課程,都不是問題。只是上機操作嘛……

時間并不會因為人們對未來的某樣東西有所忌憚便減緩自身的行進速度。

相反,岑星感覺程序設計的上機考試來的特別快。走進考場,坐在機房的他,看到考試的網絡平臺上共有10道題,第1道題很簡單,屬于通過給考生送分來舒緩考生心情、排除考生畏難情緒的題。岑星不費吹灰之力,就把它做了出來,并提交通過了。

然后是第2題,看完第2道題的題目后,岑星的第一感覺就是:出來混,遲早還是要還的。盡管第2題比第1題難了不少,但對于岑星來說,也并非完全無法解答。岑星對做出這道題有著不小的信心。

按照往年的上機考試慣例,十道題中只要做出來兩道題,“程序設計實操課”這一科便能及格。

想到自己只要順利地通過了這次上機考試,便能與自己那朝思暮想的“歷史學”相會了,岑星的內心不禁有些激動。

根據自己的思路,岑星很快便把第二題的代碼敲了出來。他把代碼粘貼到網頁上的輸入框并點擊“提交”按鈕,這時,他感到很放松。然而,令他意想不到的結果卻發生了。提交后,返回的結果不是他預想中的綠色字體的“accepted”,而是紅色字體的“未通過”。

岑星一下子懵了,他打起十二分的精神,仔仔細細,逐個字母,從上到下地檢查了一遍自己敲出來的代碼。“明明沒錯呀!”岑星心想,由于著急,他的額頭上冒出了細細的汗珠。

懸掛在教室左側的墻壁上的鐘發出了“滴滴答答”的響聲,似乎連鐘內的秒針也在略帶嘲諷語氣地催促著他。岑星突然感覺,“歷史學”已離自己越來越遠。想到自己還要在一個不喜歡的專業上浪費掉三年的大好時光,他便心酸地想要喝一百瓶啤酒。他怪起了自己的父母,怪他們越俎代庖,在高考結束后拼命勸自己報軟件工程的專業,說什么好就業。他怪起了自己,怪自己當初鼠目寸光,立場不夠堅定……

看著第2題之后的所有題目都不在自己的解答能力范圍之內,而第2題的“accepted”又遙遙無期,岑星的大腦一片空白。

突然!他的腦海中靈光一閃。他舉起了手,叫來了監考的師兄。

這時,一個身材修長,四方臉,戴著眼鏡的師兄走了過來并詢問岑星有什么問題。岑星告訴那位師兄,他認為自己敲出來的代碼沒有錯誤,是不是檢測代碼的軟硬件系統出了問題。眼鏡師兄掃了一眼岑星敲在電腦桌面上的代碼,然后閃身走到機房后面的控制臺。岑星推測,他正在通過后臺查看岑星向測驗平臺提交的代碼。

幾分鐘后,眼鏡師兄又從控制臺走回了岑星的身旁,他告訴岑星,檢測代碼的系統沒出任何問題,出了問題的是他敲出來的代碼。

聽到師兄的回復后,岑星陷入了恐慌。他似乎開始放棄了,他覺得這或許就是命運,他命中注定要學習一個自己不喜歡的專業。他趴在電腦桌上,眼睛無神地望著電腦的桌面,似乎在期待著出現什么靈異神奇的力量,幫他找出問題的所在。然而,他還是找不出來。

就在此時,站在他身后的眼鏡師兄卻抬起了自己的右手,并將手放在了岑星身前的鍵盤上,只見他快速地刪除了幾個字符,又快速地敲出了另外幾個字符。然后就轉身走了。

岑星起初不大明白他的意思,但隨即便恍然大悟——他是在幫自己作弊!要知道,這一舉動于他而言存在著一定的職業道德風險。他怎么知道自己要轉專業呢?他怎么知道這道題決定了自己一生的走向呢……

岑星沒管這么多,他迅速將眼鏡師兄修改后的代碼復制到了考試的網絡平臺上。然后點擊“提交”,隨后,就在電腦的屏幕上,看到了一個又綠又大的“accepted”!

事情后續的發展非常完美,岑星順利地轉到了歷史系,并在學業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本科畢業后,他被保送到了北京大學的歷史系攻讀碩士學位。

回憶往事時,岑星說,他永遠無法忘記多年前的那一次上機考試,那位眼鏡師兄,就像是上帝派來的一樣,雖然只是在他的鍵盤上敲了幾下,卻改變了他的一生。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我們生活在一個社會之中,你永遠無法知道自己的善舉能給別人帶來多大的幫助。同樣,你也永遠無法知道自己的惡舉能給別人帶來多大的傷害。積德之家必有余慶,積禍之家必有余殃!或許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吧!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