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還在忽略孩子的語言能力嗎?

01

剛剛和孩子視頻完畢,有個小細節(jié)讓我回味。

媽媽放下2個月大的十七,讓他和視頻里的爸爸聊會天,而媽媽著急上廁所。媽媽轉身走后,十七朝著媽媽消失的方向,立即大哭起來,畢竟,這個年紀的孩子還不懂得媽媽馬上回來是什么含義。

這個時候,在寶寶另一側手機里的爸爸發(fā)聲了:“十七,小十七。媽媽沒有走馬上就回來,你看看爸爸在哪里?”

雖然沒有陪在孩子的身邊,但是他對我的聲音還算熟悉,好像聽懂了似的止住哭聲,并轉過來試圖找到聲音的來源。

這一幕讓我很暖心,現在回味一下,其實這不只是我成功轉移了孩子的注意力,更深層次的培養(yǎng)了他們的語言能力。要知道,最快培養(yǎng)一個人的語言能力,就是有人不斷的和他們說,并且給他們大量的回應機會。

02

周末的一次親子活動上,年過50的白大哥分享了一個案例。他回到家鄉(xiāng)的時候,一家人圍繞飯桌吃飯。按規(guī)矩每個人都需要講話,可是最后輪到15歲的外甥時,他憋紅臉那也不知道說啥,而旁邊2歲多的外甥女,卻一直唧唧咋咋嘴沒停過。

白大哥說這里一動一靜給了他強烈的反差感悟,而我感同身受。沒有哪個孩子是天生不愛表達的,大部分是被父母、老師壓抑了這方面的能力。

在實際的生活中,經常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孩子問起問題沒玩沒了,家長卻對孩子的問話疲于應對,很不耐煩。這個罪魁禍首可能是父母們繁忙的工作和家務,不過不可否認很多家長這方面做的并不好,他們把孩子放在冰冷的屏幕前,來逃避孩子可能的問話。

語言能力的學習是需要情感鏈接、專注以及真正的對話互動的。上面我和十七溝通的情景里,就完美的符合了這3個條件,雖然他不會說,但那一刻他明白了爸爸表達的意思。

03

有一次我和大寶十六視頻時,因為網絡原因,信號不好,導致通信不暢。恢復視頻后,十六嘴里就不斷的重復一個問題,由此我們發(fā)生了下面的對話。

我:“寶寶,現在能聽到爸爸聲音了嗎?”

寶寶:“爸爸,你剛才怎么沒有聲音了啊?”(疑問)

我:“那你現在能聽到爸爸聲音了嗎?”(我不太想解釋,這個問題對于孩子來說太復雜。)

寶寶:“爸爸,你剛才怎么沒有聲音了啊?”(爸爸你咋不回答我問題)

我:“剛才卡了。”(沒辦法,那就解釋一句吧,一般人都能聽懂)

寶寶:“爸爸,你剛才怎么沒有聲音了啊?”(我就沒聽懂)

我:“剛才網絡卡了,所以爸爸說話你就聽不到了啊”(詳細說一遍,怕孩子沒聽清)

寶寶:“爸爸,你剛才怎么沒有聲音了啊?”(我還是沒聽懂)

我:“啊,等你長大就明白了”(其實這句完全是敷衍,想把這個問題跳過去,但是我自己馬上想到這不是一個好爸爸該做的)

我:“啊,我們之間的聲音,是通過網絡來鏈接的。就像大路上堵車一樣,如果前面有車,我們的車就過不去了。剛才網絡堵住了,卡了,所以爸爸的聲音過不去了,寶寶就聽不到了。”(解釋了好幾遍,內心挺崩潰,但是感覺超值)

媽媽:“你說這么大堆,她不可能聽懂”

寶寶:“哦,我明白了”(雖然沒聽懂,但好像有道理,像堵車一樣)

我:“聽不懂也沒事。”

很多問題,不是家長不能和孩子說明白,問題是我們不愿意思考那么多,然后表達的讓孩子理解。我現在有一個感悟,如果孩子在一個問題上連續(xù)問3次為什么,家長一定要反思自己的表達出現了問題。孩子沒有家長那么高的認知,所以我們和孩子對話時,要進行換位思考。

家長培養(yǎng)孩子的語言能力,其實不單單是教他們說話而已,整個過程中,父母自然而然的把自己的思維方式也傳授了過去,打造孩子對世界最基礎的認知。說話分早晚,但是思維方式這可是影響孩子一輩子的事,絕對馬虎不得。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fā)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在平時的生活中,家長應多鼓勵孩子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描述自己的所見所聞,利用各種機會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語言禮儀和聽、說的態(tài)...
    輔仁淑凡官方微博閱讀 212評論 0 0
  • 我懷疑樓上住了一個變態(tài)殺人狂。 part 1 自從搬了新家之后,我對這里很是喜歡,小區(qū)環(huán)境很好,周邊配套也齊全,除...
    十九茶閱讀 957評論 0 1
  • 最近喜歡看一檔脫口秀節(jié)目《腦力男時代》,很喜歡里面的一句話“講故事!”,這句話 一出現就意味著下一秒會出一個開腦洞...
    莫少玲閱讀 721評論 3 1
  • 漂泊的生活有時候壓得我喘不過氣遮了眼,亂了心是時候在一個明媚清靜的早晨拿起久未觸碰的筆記錄快要長蘑菇的心情。 那一...
    halinpro閱讀 204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