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剛才,豬媽媽哄睡了小豬豬,又把小小豬放到了被窩里,便對窩在被窩里扣手機的豬爸爸說你看好她們兩個,我去客廳用電腦寫會兒文章。
是滴,豬媽媽其實還是蠻上進的,最近被一部國產劇迷的神三倒四,不等看完就像把心得好好寫一寫(就像電視劇中說的,讀書人的毛病),恩,豬媽媽勉強也算個讀書人吧。想著平常都是拿著手機趁著孩子吃奶或者睡覺的時候寫一寫(豬媽媽還是蠻拼的吧,孩紙吃奶的時間都不放過,誰讓孩子睡覺后還有一大堆家務呢),今天好不容易有個空拿出電腦來,也好好把配配圖片,編輯編輯文字。
看豬爸爸答應著,豬媽媽就出去了。
結果……豬媽媽打開電腦還不到兩分鐘,圖片還沒有剪出來,那邊就聽見小豬豬邊咳湊邊鬧騰,小小豬是一個勁的哭,豬爸爸開始大吼:豬媽媽快來。
豬媽媽抱著電腦往臥室沖(想著把圖片給處理好),豬爸爸那邊已經開始焦躁:豬媽媽,你在干什么!!
豬媽媽本來沒有火氣的,這一質問聽得豬媽媽是火冒三丈!
就在剛才誰說豬媽媽你要好好提升,寫文章了就要好好寫,不能和社會脫節了,要提升自己。才離開不但三分鐘就把豬媽媽喊回來!
豬媽媽拍拍小豬豬,抱抱小小豬,兩個人不到一分鐘都睡著了。
豬爸爸還很郁悶:我叫你是因為他們兩個都在鬧騰。
豬媽媽無比鄙視:我知道她們在鬧騰,你就不能控制住局面么?
豬爸爸倒是回答的干脆:不能。
豬媽媽就接了一句:那你以后就別說我在干什么!我就是什么也不做,坐到那就是家里的定海神針!
不知道當媽的是不是都有豬媽媽這樣的經歷,這樣的場景在家里發生的已經不是一次兩次。現在我靜靜地坐在小豬豬和小小豬的旁邊,寫著剛才發生的事情。(其實,豬媽媽今天晚上本家想好了寫別的內容的)。
豬媽媽自詡為定海神針,或許有些大言不慚了。
但是,想一想,那些含辛茹苦把孩子們養育大的母親們那一個不是如此呢?你們的愛,足以撫平孩子們心中的波濤洶涌。
沒有日日夜夜的相伴,便沒有深入骨髓的眷戀。這是在養育了小豬豬和小小豬之后豬腦袋體會到的最深刻的心得。
小豬豬出生的時候,豬爸爸還在求學,一直到小豬豬兩歲,兩年的時間,小豬豬的爸爸只有在放假或者請假的時候才會回來陪伴小豬豬。
對于小豬豬而言,這個男人是如此的親近卻又如此的陌生。對比小小豬對爸爸那種自然的親昵(小小豬從出生一直和爸爸生活在一起),小豬豬似乎潛意識里一直有一天跨越不過去的鴻溝。
比如,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她不愿意和爸爸過分的親昵,在做事情的時候明明爸爸就在身邊,小豬豬還非讓媽媽來。特別是二孩懷孕的時候,小豬豬不愿意讓爸爸哄她睡覺,走路必須媽媽抱等等。豬媽媽又有什么辦法呢,畢竟是一個才兩歲多一點的孩子。幸好豬媽媽身體還算健康,懷孕帶孩子做家務愣是一樣沒拉下。(想想豬媽媽對豬爸爸是不是太好了,真的很累呢)
而且,缺失了小豬豬的成長,豬爸爸似乎也沒有成長,這也是在有了小小豬之后豬媽媽才意識到的。
豬爸爸進入父親的角色很慢,他似乎也在抗拒成長。(哈哈,最近一直表揚豬爸爸你越來越像一個爸爸了)。他和小豬豬的溝通一直很成問題,豬爸爸不了解我給下豬豬指定的規則,他不了解我和小豬豬平常是如何溝通的,他繼承了他原生家庭帶來的嚴厲,冒冒失失做起父親。
一點也不夸張,小豬豬很小的時候是不讓爸爸抱的,不僅是在晚上,還有白天。
這個磨合的過程很難,豬媽媽覺得他們兩個,包括豬媽媽和豬爸爸到現在也一直在磨合。
小小豬呢,從出到現在,大部分時間也是豬媽媽一個人在照顧。但是好一點的是,小小豬幾乎每天都會見到她的爸爸。雖然晚上的時候,她還是喜歡媽媽哄她睡覺,但是白天的時候只要不餓不病,豬爸爸抱她也很開心。
是呀,在遙遠的原始社會,人類對黑夜的懼怕已經深入到骨髓里,黑夜,意味著寒冷、危險、未知、死亡。每到夜幕降臨,我們找個溫暖又舒適的巢穴把自己隱藏起來。
嬰孩,就是靠著這種本能,讓自己慢慢長大。那個黑夜中能讓她(她)安睡的地方,必定是她(他)潛意識中覺得最安全的地方。
我愛我的小豬豬和我的小小豬,我愿終身做他們的“定海神針”,在他們人生的波瀾處給他們一絲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