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爾斯巨巖之約有感
昨天到的新書,今天陸續的開始看了,一整天看下來的確有很多感想。
書中的主角是在杭州,正好那里是我的家鄉(浙江的省會是杭州,也離金華不遠)也是我大學的地方(我一直把財經學院當成杭州的,也確實很近),在這本書里我看到了蓬勃發展的杭州創業環境,同時也深刻體會了在杭州有多少大學生創業項目。我很欣慰也很自形慚愧,因為看到那么多朝氣蓬勃的大學生青年們已經成功的做出了一個個產品贏得了各種風光與收獲;而我空有一腦袋想法卻一直沒有能力去實現它;干脆離開了學校但在外面時常碰壁。
說我行動力不夠吧,也說不過去。這一年來到處遇挫折已經把我的各方面能力大大的提高了,但如今還是一文不值的原因還是歸結為我的基礎太低,這些算作在補償吧,想起世界上那么多更早就比我努力那么多的人,我現在晚了點努力能趕上他們還是不虧的,遲早是要還的嘛。
努力的動力是什么?當你看到那些比你厲害一百倍的人還比你努力一百倍的時候,這才我努力的動力。
—來自知乎
當然對于我選擇離開那么好的環境和更為方便的杭州而來到北京我還是有自己的想法的,分享出來大家可以跟我批評討論一番。
杭州的環境下的潛在rival太多,就放眼世界上所有城市,我很難找出一個地方的大學生創業能有杭州如此之多。而在這種環境下就很容易在你的創業早期看到聽到太多的遠勝你的同齡人的消息,對于心里狀態的調節是一種困擾。反正我是不想被這些家伙給感覺自形慚愧。
杭州的文化確實不及北京來得醇厚,一個處于隨時都被壓力到崩潰邊緣的小伙子需要的是一種文化的浸染,雖然在北京也時常能聽到某某公司又多么的成功了,什么創業者多么多么履歷光鮮,但終究更多的是看到街頭大爺們的手藝技術和高談論闊,以及大家伙們的謙遜實在。
當然,這些都可以說成是我自己的不行和弱爆了,連這么點事情都會產生影響。但既然我都已經承認了這點,給點贊同豈不是更好?我認為一個enterpriser最重要的不是多么強的社交能力,和處理事情的手段。更重要的是在各種環境下有一種堅韌不拔的態度,君不見不是所有的成功者在早期都是全能強大的,像馬云那樣實屬稀罕難得。公司的發展和人的成長是一體的,故也不必強求須光榮偉大正確方可創業,實際上創業也只是主動承受各種挫折和失敗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