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什么阻礙了我們變優秀?

?回想我們剛剛進入到大學的時候,我們渴望在拿到獎學金,我們想著考研上名校,我們想著當個學生會主席,我們渴望有所作為。

但事實是什么?事實上,我們上課玩手機睡覺,我們晚上開黑打游戲到天亮,我們周末睡到日上三竿,我們的外賣盒子堆到房門高,我們不屑于考試,我們作業抄襲考試舞弊,我們沒有進去過圖書館,我們渾渾噩噩,一天又一天。

最后,夢想拋棄了我們,還談什么考研,賜我份工作就好了,謝謝!

到底是什么阻礙了我們變得優秀,削弱了我們剛上大學時的那份激情呢?

懶。我認為是懶惰。懶惰雖然柔弱似水,卻常常把我們征服:它滲透進生活中一切目標和行為,蠶食和毀滅著激情和美德。有些人真的很懶,懶到要失去時,都不愿伸手拉住,懶到失去后,都不愿懺悔。

若你懶得起床,那你將失去這一天。懶得去上課,懶得去聽課,懶得去學習,懶得去實驗室與老師交流學習,懶得去圖書館看書學習,所以成績一塌糊涂。懶得去參加學生工作,懶得去找參加社會實踐,懶得去公司實習。懶得動都不想動,只想在床上,了度此生,與手機為伴。

“葛優躺”為何會這么火,相信也是大部分真實的寫照吧,不可否認,躺著確實很舒服,沒事再發個自拍,發個朋友圈,刷刷微博,日子倒也愜意。但是一天結束,問問自己,今天進步了嗎?成長了嗎?這一天收獲了什么嗎?然而,什么都沒有,日子過去了,你還是原來的你,而勤奮的人已經滿載而歸,然而可怕的是有些人并意識不到這個問題。

若你懶得走向外面精彩的世界,那你將被這個世界淘汰。社會變化日新月異,科技發展迅速,很多幾年前報考的專業可能是熱門專業,但是大學四年后呢,很有可能就是不太好就業。所以,我們不能總是用以前的眼光來看待現在的境況,我們應該多關注經濟形勢和就業形勢,多關注自己的專業目前的行業,多關注與之相關的科技動態和訊息,應該與時俱進,多學習。大學的教材其實是版本比較老的,因為教科書不可能出的那么快,很多課本上的技術都已經被淘汰了,在企業根本不用。我們應該盡早的進入實驗室,參與老師的一些項目,即使起先只是在實驗室打打雜。

有時間應該多瀏覽相關的網站資源,畢竟我們是處在互聯網時代,我們要學會利用這一資源,網上有很多重要的學習資料,我們要學會這一技能。有機會可以去參觀相關展覽和科研講座活動,看看這些牛人都做什么科技前沿的項目,了解一下也是對自己極好的。

若你懶得用心去與人交流,那你將失去重要的朋友。正所謂“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朋友是人生中一筆寶貴的財富。都說什么樣的人就有什么樣的圈子,你身處什么樣的圈子,你就會結交什么樣的朋友,你也會慢慢接近這樣的人,這是一個雙向帥選過程。所謂“屁股決定腦袋”,你處在什么位置,站在什么高度,決定了你是怎么樣的視野,你的內心有多大的格局,你就可以看到多大的天空。對于一些重要的朋友,還是要用心去交往的。

有些人說話很直接,想都不想就就脫口而出,有時候,這是比較傷害人的一種行為,久而久之,朋友也不會愿意與你來往。不要說“我就是這樣的人”“我性子比較直”“我就是這么直率簡單”云云。我贊同這種真實的表現,但我也會認為你非常懶惰,你懶得動腦子想一想我這話該不該說,我這件事該不該做,懶得站在對方的角度想問題,這純屬是懶。我認為交朋友真實是必要的,但真誠更重要。真誠是在真實的基礎上,站在對方的角度考慮問題,關注對方的感受。真誠的語言是經過二次加工的,是用心思考過的,對于這樣的朋友,誰不愿意交之呢?

我并不是要批判什么,只是描述現在普遍的一種生活狀態,希望每個人“勿忘初心”,想想自己的家庭,想想自己的父母,想想自己的未來,相信你也會重拾動力,整裝出發。不要懶惰,懶惰是萬劫不復的深淵。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