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說吃虧這回事

作者|阿樹

來源|阿樹說(公眾號:sxs20181001)


吃虧就是福,吃虧就是占便宜,這些話,常聽人會說。我們多數人知道卻也不以為然,實則這是個大智慧。

以前上學學過一篇文章,《塞翁失馬》 ,一直到現在也記得很清楚。

塞翁的馬丟了一匹,鄰居都為塞翁感到可惜,可是塞翁說,不一定是壞事,可能還是好事,鄰居們很不解。

后來丟失的馬回來了,還帶回來一起馬,這時候鄰居們知道這確實是一件好事,都來恭喜他。可是塞翁卻面露愁容,覺得這可能不是一件好事。

接著糟糕的事情發生了,他的兒子很喜歡那匹被帶回來的馬,騎馬的時候不小心被甩了下來,摔斷了腿。鄰居們都來安慰他,他卻說,這說不定是好事呢。鄰居們覺得他肯定是太傷心了,說的胡話。兒子腿都斷了,怎么還是好事呢?

后來開始打仗了,官兵來村里抓壯丁充實軍隊,結果那年打了敗仗,村里的小伙子在戰場上無一生還。塞翁的兒子因為腿斷了,才撿了一條命回來,回想真是后怕,要是兒子沒有摔斷腿,上了戰場,不也沒了性命嗎?

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有時一件事情發生,看似壞事,可能接下來會有轉機,看似好事,可能禍患也潛藏在里了。

有時候吃虧,看似是一件不好的事情,可誰知道,現在吃的虧,以后不會補給你呢?

商界奇才李嘉誠,就特別明白這個道理,跟合作伙伴做生意時,拿7分可以,8分也合理,卻只會拿6分。這個原則,讓他總是有很多的生意,因為大家都愿意跟他做買賣。他看似每次都吃一點虧,可是長久看,卻是那個賺的最多的。

分蛋糕的時候,我們總是想方設法要那塊大的,殊不知每次的精明后,是以后越來越少的分蛋糕機會。

大家跟你做生意總是吃虧的話,慢慢就不會跟你合作了;相反,每次合作在你這里都可以占到便宜,大家以后有好的賺錢機會,都愿意帶著你。

每次都占便宜,會慢慢沒有便宜可占,每次都吃點虧,我們會有更多便宜可以占。

吃虧就是占便宜,這是一項大智慧,這樣的智慧,自古就有。

孫叔敖,是春秋時期楚國的令尹,想當于后來的宰相,為百姓做了很多事情,也幫助楚莊王成為當時五霸之一。

孫叔敖可位居令尹,自是有很大才干,但今天要說的是他臨終前給兒子的囑咐。

臨終前,他告訴兒子,“我生前楚王要給我一塊封地,我沒有接受,我死后定會給你一塊封地,國王給你一塊好地方的時候,你別要。在楚國和越國有一塊地,叫寢丘,兩國都看不上,你到時候就要那塊地,沒有人爭的地方,我們才能長久持有。”

后來,楚王果然要給孫叔敖兒子一塊好封地,他沒有要,遵從父親的建議,只要了那塊不毛之地,楚王也只好答應了。后來孫叔敖的子孫后代長久居住在此。

就是因為沒有人看上這塊地,他們才能長久的留在此地。在那戰亂年代,打仗都愿意去搶別人好的地方,他們這地就因為沒人看上,也才幸免于難。

看似很吃虧的一個選擇,實則是充滿了大智慧。

人們常說,人多的地方不要去。就是因為大家都很看好,那么這個東西的價值也就高估了。大家都搶的東西,我們要離得遠遠的。股市房市都是如此。

股市里,很多人都在說某某股票賺了很多錢,哪只基金現在賣的很火熱,這個時候一般行情就快結束了,我們要做的是趕緊跑,不要再去湊熱鬧,否則損失的就是你。

有人說,人家都賺錢了,我再不去買一點,錢都讓人賺走了,多虧啊!這個時候吃虧就是占便宜,也是一樣適用的。我們不去眼紅他們賺的那些,錯過了未知的一點風險,我們將會保住自己的本金。

像我們都知道的價值投資,越跌越買,試問有幾人可以真正做到?股市里投了10萬,股市下跌,資產縮水了20%,只剩下8萬了。作為價值投資者,我們都知道要很高興,這是一個別人恐懼我貪婪的好時機,又是一個逢低買入的機會。

可是多少人看到損失這么多,在想是不是還會下跌,資產是否還會接著縮水?要不撤了吧?那這時候離場,你就是被人收割的韭菜,你放出的籌謀,那些真正的價值投資者就把你手里的籌碼低價接走了。

房市里也是有吃虧就是便宜的。

《金融通識課》的作者陳志武先生,講過他一位朋友的故事。在2008的金融危機里,他朋友買了一座豪宅,就像電影《飄》里面的那個莊園似的大宅子。他朋友說這只花了120萬美元,在金融危機前,要價要600萬美元。他就很感慨,原來金融危機是這樣的。

危機,危險,機遇,他那朋友就是抓住了危機里的機遇。

樊登讀書會的樊登老師,也提過金融危機時,他的美國朋友,幾百塊美金買套公寓,就當買雙鞋放那了。這真是抄到房市的底價了。

這些時候,就是別人不愿意吃虧的時候,我們去吃這個虧好了,這個虧會給你帶來很大的收益。

2017的畢業季,北大校長林建華發表了“吃虧就是占便宜”的致辭,講了自己在美國留學的一件小事。一次,導師把一個工具箱帶到實驗室給他,并說是自己花錢買的。他就納悶怎么不用研究經費?導師解釋,用研究經費買,要寫報告很麻煩,也不貴,自己買可以實驗室家里都能用。

導師看上去是吃虧了,可林校長說:“在制度的灰色地帶,他(導師)避免了可能的猜疑,也使大家更加了解了他的為人和價值觀,這是一個靠譜的人,值得信賴。”

所以很多看上去吃虧的事情,其實未必。

俞敏洪,大家都知道,新東方的創始人。他上學的時候也是很有“吃虧”精神,他叫做服務精神。大學4年,他給舍友打了4年水,有次打水晚了些,還被舍友說怎么還不去打水。

他創立新東方,需要找合伙人的時候,去國外找他這些同學。出手闊綽,大把灑金希望他們看到在中國也能掙很多錢,他俞敏洪這樣的都能掙到錢,他們比自己強很多,也可以的。結果同學答應他的原因,他很意外,這些同學是看在俞敏洪給他們打了4年水的份上才答應的。

他們知道俞敏洪有一種精神,就是他有飯吃肯定不會給他們粥喝,所以一起回國干新東方了。

俞敏洪當年的“吃虧”精神,讓他可以在關鍵時候,有人跟他一起干事業。

所有我們把眼光看的長遠一些,眼下的吃虧,是為了以后不吃大虧,甚至還會有意外收獲。

作家海塞說過,認為自己是一個怎么都會吃虧的特殊人,這樣的人的痛苦是沒有人知道的,沒有人理解的,沒有人同情的。

愿我們都能真正明白,吃虧是福,吃虧是占便宜的真正意思,做個有智慧的人。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