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這7招,教你一年高質量閱讀100本書

最近有朋友跟我說,現在每天都好忙啊,感覺看書的時間好少,都沒怎么看書了,他們知道我看書比較多,就詢問我一些解決方法。我反思了近來看書的一些狀況,發現了一個很不幸的事實:我上個月也因為忙于所謂的“各種事務”而減少了看書的時間,細細統計看書的數量簡直少的可憐,不禁讓我本人有些尷尬。

不知道你是不是也和我一樣,買了一大堆書但還沒來得及拆開封面,列了長長的一個讀書清單卻苦于難以實現。但是同樣有一些人每天都在閱讀很多的書籍,一年看100本書都已經變成了很常見的現象。那么這究竟是如何做到的呢?經過我多方面的學習經驗和調整時間安排并在這個月加以實踐,我發現自己的讀書狀態漸入佳境,看書的數量和質量得到明顯提高。以下就是個人總結的一些經驗:

讀書的量:

一、要有閱讀基礎,養成讀書習慣

如果真的要做到大量閱讀,讀書速度是一個關鍵,這個當然因人而異,有些人看書一目十行,看書飛快,有些人則很不習慣這種速度,感覺這樣讀書沒有質量,像我這種人就屬于后者。不過,通過對各種讀書方法的學習,其實讀書還是可以在保質的基礎上提速的。首先,想要提升速度,必須要有一定的閱讀基礎。記得小學時候我就很喜歡讀書,但是讀書很慢,有時候很著急,那時候我爸對我說:“一開始讀書都是這樣,讀的書多了看書自然就快了。”

咱們可以拿讀書和跑步類比一下,天天堅持跑步的人會發現,當跑步堅持到一定時間段時,自然會跑的很輕松,畢竟腿部肌肉和肺活量這些都已經鍛煉出來了嘛,習慣成自然,而讀書也是運動,只不過是腦力方面的。腦力肌肉越練越強,讀書自然就輕松了。曾經看過一篇文章,文中作者分享了一個自己的讀書經歷:在讀書的開始階段,他只是每周看1本書,后來漸漸地改成一個月10本書,到了現在已經變成每天1本書了,效果顯著啊。所以說,讀書這種事情,急不得,得慢慢堅持地做下去,時間久了,功力自然加深。

二、可以很多本書同時閱讀

這種方法,我覺得除了小說類都挺適合。因為小說情節有一定的連貫性,我本人讀小說或者文學名著都不希望書中主線被打斷,習慣心無旁騖一次性讀完,而除了小說以外,我是可以在同一天內多本書同時展開的?;蛘哒f,根據書籍的重要性,可以給自己規定一本主要讀物,剩下的書可以當做每天的附屬品。這么做有兩種好處,一個是省時間,相同時間段可以多讀一本書。第二個也是換換口味,一直讀一本書可能會覺得很累,慢慢地效率就下來了,換種讀物可能讀書的興趣又來了。有學霸總結經驗,放松不只是休息這一種方式,也可以是換種方式繼續學習。

舉一個例子吧,我這一周就是一天讀兩本書,早上讀村上春樹的《當我談跑步時,我談些什么》,不會讀太多,也是就一兩章吧,能保證自己一周內讀完就可以,讀完就結束。等到下午或者晚上的時候,雖然不會再讀上午看的書了,我也會看看《象與騎象人》,要么就是看看各種散文隨筆,反正非要讓自己讀一些什么東西才覺得充實。因為自己只是計劃每周讀一本書的,所以只要每天多讀一點,就算是額外完成任務,對自己也是一種很大的激勵。


三、抓住自己空閑,零散(無所事事)的時間

我們生活中有太多瑣碎的時間了,大部分都是以無所事事的形式度過的,要么空等發呆,要么刷手機,時間流每天都一滴一滴從手邊滑過,能抓住這些時間的人可能就是優秀的人與普通人之間的區別。所以我的手機里有好幾個讀書軟件,書架里準備著各類電子書,都是以備無聊時的不時之需,有時候做一些整理東西這種不費腦力的事情時,還會打開有聲聽書軟件,也算是節約時間的一種方法。通過這一點一滴的積累,其實無形中就把我們的生命延長了。

就說我個人吧,一到假期生活就是非常不充實的,白天效率低下,做不了多少事情,晚上睡覺前感嘆一次生活的蒼白然后倒頭睡去,第二天起床將昨天的生活再循環一次。不過一次暑假的晚上,我無意中拿起以前買了但沒看的樂嘉寫的《人之初,性本色》,感覺內容不錯,就看上那么一段,然后再睡覺,我也忘記看了多少天,但是就這么看下去這本書就被輕松看完了。之所以說輕松,是因為讀那本書不在我的讀書計劃之中,我只不過是每晚翻幾眼而已,內心感覺并沒有費多少力氣,但是這件事情讓我明白,只要抓住一些空閑的時間,讀一本書這種以前認為很困難的事情也可以像隨手做到一樣簡單。如果沒有這么一個簡單的習慣,假期可能連一本書都讀不完呢。

四、不斷地堅持

我最近讀書的時候,給自己定下了一個目標,不管自己每天有多忙,每天都要讀書,即使就讀幾頁我也要堅持下去。

這樣做有兩大好處,一個是提高行動力。有時候我們不是不想看書,只是缺少拿起書并翻開的那一個動作。就拿我來說,有時候經常感到時間忙,把讀書安排到“過一段時間,閑下來再說”的日程上。但是真正翻開書的時候,興致一提起來,還是會忍不住看下去,看書前感覺時間緊,看進去了時間再緊也會把書看完。

第二點好處則是源于每天的堅持,每天看一點書,自己每一天都是不斷進步的,如果有一天把看書斷了下來,自己就將停滯不前。我家鄉有句俗語:“不怕慢,就怕站?!?/b>這句話其實就是說緩慢前進總比聽著不動好。你看龜兔賽跑里面,烏龜爬行那么慢,不還是贏了兔子嘛。把每天讀書養成習慣,習慣的力量會推著你前進的。


讀書的質:

一、讀書有風險,看書需謹慎

每當我充實地讀過每一天的時候,我都越發地發現,人的一生真的太短太短了,世界上有太多的風景,我們只能看到那極少的一部分,所以莊子都感嘆:“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己?!彼晕液苷湎易x書的時間,再加上我讀書不算很快,讀一本書需要很久,如果我讀過一本書以后,發現此書極爛,基本沒有什么價值,那我的時間投資豈不是就這樣打了水漂了。所以我現在讀書時很慎重的,選書一般遵循以下原則。

1文學名著我肯定會讀。畢竟這些書經歷了時間長河和眾多讀者的考驗,這樣一個時間和用戶的“大數據調查反饋”我還是信得過的。

2身邊的朋友推薦的我一般會讀。因為朋友親自讀過,再加上大家彼此熟悉,這樣推薦的書也是比較可靠的。

3最近經常關注簡書的讀書筆記專題,大家經常分享筆記的那些書,書名經常會在我眼前或者耳邊飄過的書我一般會根據自身需要去看。

4因為羅胖做的視頻邏輯思維以及得到App就是專門給大家提煉書籍的,在聽過羅胖的視頻講解或者文字版干貨我可能會對書的內容大致了解,如果覺得此書給我的而感覺很好,能激發我強烈的讀書欲望,我會買全本電子書閱讀。

二、選擇性閱讀,二八原則

我以前看書是個死心眼,看書必須從頭看到尾才算好好看書,不過在大量閱讀了很多書以后,我覺得看一些書籍,其實做到選擇類閱讀就可以了。記得看過一篇文章,作者提到過讀書的二八定律:對于商業圖書,各類雜志等非學術等讀物來說,80%的精華價值可能僅占20%的頁碼。這就說明了選擇性閱讀的重要性,畢竟作者在寫書時只是表達自己的觀點而并不清楚所有讀者的需要,對于書籍,有時候未必非要全部看完,按需索取就行。

羅胖曾經分享過自己的讀書經歷,他說別人很驚奇于自己看的書都記得,問他究竟如何做到的,羅胖大致是這么說的:“其實我不是在看書,而是在查書,比如說歷史,我會從我所感興趣的一個歷史節點進行閱讀,并以此為中心進行延伸,這樣更有針對性,記憶也就更牢固?!?/p>

不光是羅胖,我高三時看卡耐基寫的《人性的優點》,當時為了解決高三時的學業壓力,解決自己的焦慮,就是直接按照目錄找自己需要的章節,直接通過書籍解決自己遇到的問題,簡單粗暴,但是卻很有效果。后來覺得這本書還不錯,就按照自己的順序把這本書看了一遍,同樣受益匪淺。


三、讀書筆記,讀后感想

讀書時,同時做一些筆記,把對自己感觸很深或是對自己很有用的東西隨手記下來,這樣算是對書中內容的提煉和提取,合上書本后,能很清晰地看到自己學到的東西,至少這一段讀書時間是有收獲的。如果能寫一些感想,融入自己的見解并分享出來,就真正將書中的東西轉化成自己的知識了,捎帶還可以鍛煉一下自己的表達能力,寫文讓我發現,自己想明白和讓別人明白真的不一樣,沒有輸出,就永遠是一個接受者。不斷地分享會讓自己的收獲越來越多。

最后再說一句,看書就和修煉武林秘籍一樣,尤其是一些干貨類書籍,看完感覺自己功力又提升一層,會不自禁地竊喜,然而如果沒有將所學內容加以實踐,還不如不看,因為看了這些不光沒用,還浪費了時間,最主要還會給自己造成能力提升的錯覺,其實能力提升豈止是看幾篇文章這么簡單。所以如果你感覺這篇文章還不錯,就趕緊著手實際操作,制定自己的讀書目標和計劃吧。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歡迎關注我的公眾號:讀書主義 更多精彩等著你! 這個讀書方法,可能會顛覆你對讀書以往的認知|開卷 或許讀書已經成為...
    米米粒粒閱讀 34,825評論 9 209
  • 絢麗八月,終要告別。好習慣越建越多,速讀初顯效果,一月讀完36本,發現原來不是不會發生,而是愿不愿讓它發生。...
    西嶺雪2025閱讀 37,368評論 60 269
  • 閱讀的層次 閱讀的四個層次:基礎閱讀、檢視閱讀、分析閱讀和主題閱讀。 我們稱之為層次,而不稱為種類的原因是,嚴格來...
    朱進偉西農閱讀 21,437評論 17 131
  • 難度指數: [美] 莫提默·J. 艾德勒、查爾斯·范多倫 [卡片作者]劉克亮 學會一種新知識不如掌握一種獲取知識的...
    Jean_zz閱讀 3,644評論 1 64
  • I重述原文: A1引導語:請描繪出以往你是如何表達憤怒的,都采用了哪些方法,效果如何? A1:11月20日,因部門...
    橙小柒閱讀 427評論 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