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重生

人工智能和虛擬現實成為了當下最為流行的科技新貴,曾幾何時移動互聯網和電子商務為大家街頭巷尾熱議已成過去。尤其最近幾天的阿帕狗和韓國九段國手下圍棋成為了最為熱門的話題,人工智能勝了,成為了新的歷史豐碑。

所有的觀點都在分析各種利弊,我們能想到的無非就是為人類所用和被壞人所利用,亦或是被人工智能反制。而我們最后的優勢就是人類文化的多樣性,而機器不可能替代所有的事物,尤其以藝術為代表的繪畫,書法,篆刻,更為不可替代的是人與人之間的肢體接觸和眼神交流,人與人相處的方式有時不是既定的目標前進的,人的情緒波動時常很大。

雖說機器會有情感上的學習,但那種冷冰冰的機器觸摸和沒有眼神交流的方式還是不能進行撫慰心靈深處的激蕩。我的手是冰冷的,因為你的觸摸變熱了,我看著你滿含深情的眼神,我心在動,有種莫名的感動。人類追求著寧靜致遠的目標,而機器卻能永遠冷靜,這是機器的優勢卻也是它的劣勢,人寧靜過后會無窮的智慧涌現并給出前所未有的答案,機器的語言只能表達已經學習過的方式,給出自己一個機器理解的答案,但并非是一個全新的答案。

但是具體以后會怎樣發展,誰也不清楚,只能靜觀其變。而我們最應該考慮的是我們可以掌握更加便捷的方法來控制機器和利用機器,節省人力,給予這個世界更廣闊的空間發展藝術和研究人自身的問題,人雖說是一個肉體,但精神上卻是未解之謎。那些神通,那些哲思,那些藝術等等都是怎么回事,而我們自己最應該解讀的問題就是把我們最后的謎團解開,這才是人最后的終極BOSS。

現在的人工智能和虛擬現實加強移動互聯網和電子商務都是解放生產力,給予人更多的自由時間,讓人學會管理時間,解答人心的問題,心的能量和觀念的形成都是基于一個什么目的,人的發展和存在的根本意義是什么,這才是真正需要我們要思考的。孔子曾說自己的夢想是大人五六個,小孩七八個,春天到了,去到沂水邊,互相戲耍一番,衣服也濕了,身體也乏了,沐浴著夕陽,折一段柳條,吹著柳條制成的口哨,晃晃悠悠地走回家。雖說沒有什么特別,而成為了現代人不能實現的奢望了。因為現在找一條干凈的小河和蔚藍的天空是那樣的難,更別說無憂無慮的生活方式了。

人本來是要用科技解脫人依賴工具的,而恰恰相反,如今的人越來越依賴工具和越來越懶。吃飯點外賣,買東西用電商,就是聊天也在社交平臺上。我們回家后,一個人對著一個人來寫自己的心得,看自己喜歡的東西。即使人與人對著面,有時也是低頭看手機,而不會用語言和行動來表達相處的樂趣。

擁抱,握手,親吻,這些感情的交流都已成了奢侈品,若是如此發展,人類最后的商品中不知會不會有花錢的擁抱,花錢的握手,甚至還有花錢的眼神交流,僅僅是幾分鐘的眼神交流,而人們精神的需求無非就是愛人越來越多與平凡的人越來越少,而事實卻適得其反,愛人越來越少,平凡人越來越多。感情的事,最終淪為買賣。

最好的結果就是人學會了利用機器,人們利用空閑發展個人內在世界,發展更加空閑的感情世界,正常的生活,擁有了更多的綠色和藍色,依托科技成果,幽思古人境界。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