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7日,第14次作業(yè),總第30篇。
最近有些偷懶,精力也不太不夠用,可能還是沒有搞清楚什么是最想要的,什么都不舍得放棄,感覺累但收獲并不太大,但還是準備堅持下去,邊學習邊思考,或許過了瓶頸期,會有意料之外的收獲。
今天復盤的內容,是窮查理寶典的第四章第五講,一個比較誘人的話題,雖然芒格在演講過程中提到的知識,并不完全明白,但對“一個好企業(yè)應有的樣子”大致方向有了粗淺的了解,也對目前的困惑有一定鼓勵作用。
想學的知識很多,是不是應該更專注一些呢?答案是:仍然需要學習跨學科知識,融會貫通才是硬道理。基礎差就一點點啃下來吧。
這一部分,芒格提出了一個很有意思也會備受關注的問題,并且自問自答:如何用200萬美金的初始資金,打造2萬億美元的企業(yè)?
在有頭腦的巨富眼里,抓住機會貌似不是一件難事,他給出了五個步驟,雖然他的想象現在看來仍然過于樂觀,但思路值得借鑒。
1、簡化任務的最佳方法,是先解決答案顯而易見的大問題。成為一家獨角獸公司,創(chuàng)立品牌是必經之路,當然不能攤子鋪的太大,不可能一口吃個胖子,需要在某個領域取得成功后再進行推廣。
2、企業(yè)發(fā)展要有科學的增長依據和靠譜的計劃。需要用數據揭開增長的真實面貌。以飲料市場為例,要大致計算出市場有多大?全世界有多少消費者?每天消耗量大小?企業(yè)的銷量要占到市場總量的百分比是多少?如果達成這個目標,每年需要賣出多少瓶飲料?每瓶的凈利潤需要達成多少?需要在多少年內保持良好增長,企業(yè)價值才能達到2萬億?……經過這樣的倒推,走好眼下的每一步才是關鍵。
3、市場不可能一帆風順,必須進行反面思考。企業(yè)如何才能在消費者中取得良好的口碑?除了保證質量和價格在競爭中有優(yōu)勢外,還要考慮消費者的黏性,避免做出大的改變;同時產品的護城河要足夠寬,要保持銷售渠道暢通,等等。
4、以跨學科的方式思考。擁有市占率,就必須有好品牌(商標);擁有消費者,就要研究飲料口味、卡路里和營養(yǎng)成分(產品);在各種環(huán)境下能夠很快想到產品,宣傳很重要;利潤最大化,委托制造而不是親力親為,要有專利權;永不缺貨的市場渠道。
5、考慮多個同向因素相互疊加產生的效果。必須創(chuàng)造新的市場、必須經營有方,保持較高的市場占有率,按照既定目標保持增長,堅信時間的力量。
盡管大師給出了關鍵的方法,可他用來舉例的可口可樂公司,還是沒有能夠達到市值萬億的目標,當然,今年美股市值最高的蘋果,也沒有到萬億的標準,企業(yè)的發(fā)展總是會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這也是多種因素影響產生的結果。
偉大的公司都基于這五點(甚至更多)來考慮發(fā)展,只要一直小步快走,避免偏離大方向,達成最終目標是大概率事件。
聯系到個人,也是如此。個人的品牌,也需要從一件件小事積累做起,以點帶面形成有特質的信用體系。個人的發(fā)展當然要有目標和規(guī)劃,從長期的目標倒推到目前的每一年、每一月甚至每一天要做哪些事情,三年后的結果,取決于今天做了些什么。
同企業(yè)發(fā)展一樣,個人發(fā)展必定不是時時、事事順利的,要有選擇的提升能力,特別是情緒掌控能力,即使跌入泥潭,也要能夠快速擺脫困境,快速走入正軌。
最后,一個人是否能獲得成功和幸福,自身努力只是其中的一方面,環(huán)境、趨勢和平臺等因素左右最終的結果。
冒險探知潛力的邊界之后,再冷靜接受自己的限制。
對企業(yè)來說,市值等目標是重點參照物,哪怕暫時不能成為一個萬億市值的公司,也可以持續(xù)盯住目標前行。
而個人想成為"人生贏家",也是終極目標。在這個過程中,蛻變?yōu)閻偧{自我、值得尊敬、持續(xù)成長的樣子,已屬不易。
從這個角度來看,芒格的分析很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