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書與記憶規律

用電腦15年了,看過的電子文檔不記其數,能記得的卻很少。自從電紙書出現后,買過,因為翻頁太慢,閑置了。多數時候還是喜歡用平板或電腦來看。還是同樣的現象,電子書很難形成記憶。我一直不明白是什么原因,長期以來形成的推測有:

1.看屏幕需要直著脖子看,腦子供血不如低頭看來的充分;

2.電子書變化的文字與不變的框架不適合記憶,因為文字一直在變動,人腦不會把它記下來

3.從2引申出的推測:人腦天生就會在記憶時自動過濾所有正在運動的物體,只記憶事物的靜止狀態,不去記憶運動中的東西。

現在看來3是比較接近正確答案的,無論人腦或是電腦,都不把變動中的事物加入長期記憶,運算只記結果,推導只記結論,實驗后只記總結出的定理。因為變動中的東西太不穩定,都要記的話會浪費大量空間,無實用價值。

另一個現象是環境越復雜,人越是困倦,瀏覽器按F11全屏后看明顯清晰得多,就是因為少了一堆無意義的菜單堆在視覺空間里,環境越簡單,大腦運作效率越高。無意義的環境雜物同樣也消耗了人的心理動力,讓人困倦。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