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多年以來,曾經對寫作的態度
首先,自己的成長環境,身邊幾乎沒有什么很有文化人,文化環境可以說近乎與無。從上學開始,自己一直發奮圖強,只是想擺脫自己的命運,走出農村,或者過上自己所羨慕的別人那樣的生活。在這樣的境遇下,對于讀書,除了教科書,課外書幾乎沒有讀過,想來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考試一直都是名列前某,對于讀書,現在想來根本不會讀書,更沒有量和質的積累。
對于寫作,自己寫過的除了發泄情緒的私密日記和為了應付考試的作文,從來都不認為寫作是有用的,可能跟自己的境遇有關,從來都喜歡技巧性實用些的書,對于其他書籍,從來都很難看進去,甚至是抵觸的,根本沒有那種閑適的心情。對于身邊寫作好的同學,也從來不羨慕,寫作放佛從來不與自己有什么關聯。
02 ?人生起落,感觸良多,開始有萌發寫作想法
從老公創業開始,到自己也辭職跟上,一路走來,心路歷程坎坎坷坷,在這段歲月里,似乎每天都會思考一下人生,似乎每天都有說不完的感觸,甚至很多次想到了生死的問題,總想著自己能留給別人一些什么呢,越來越想分享自己的心得。可是盡管如此,也從未下筆寫些什么,總想著這要留到自己功成名就了再寫回憶錄了。
坎坷的生活,找不到出路,無奈無助,從而又將希望寄托于書的世界,相信很多困惑都能從書中找到答案,所以又開始視書為自己的救世主,看到書,就覺得人生還有希望。慢慢開始求知若渴。
可以說有抒發的迫切需要,有求知的生存需求開始對書與寫作產生興趣。有了興趣一樣無從下手,一樣任由興趣飄蕩,未能轉化為踐行。
03 ?身邊普通朋友的默默影響
讀書和寫作的動力進一步強化應該還是得益于一個朋友,學英語認識的一個朋友,每年公布自己的書單和文章,感覺滿滿的收獲。往往身邊的普通朋友的感召力更強,因為從心底深處,會給自己鼓舞,自己知道他們能做的自己是能做到,因為是層次差不多的人。所以開始擁有信心。
04 ?大神的刺激和利益驅動
后來,開始看到李笑來老師的一些文章,才知道原來寫作還可以實現財富自由,可以說這個沖擊力和刺激力還是蠻猛,自己開始想,將來自己一定也要出書,或者記錄自己心得,或者可以幫助別人,或者沒準自己也能實現財務自由,這樣想來,寫作和出書簡直是一個夢想。讀了這么多年的書,真的好喜歡這種職業,因為可以靜靜的讀書,可以收獲,可以分享,可以幫助別人,還可以提升自己,好處真是太多太多。為什么自己三十已過,才發現這么有意義的事情,好遺憾。
05 ?開始轉變觀念,先邁出寫作第一步,不要關乎質量。關乎的東西越多,啟動都會是件難事。
即便上述這么多因素,還是未能下筆寫第一篇文章,所以踐行真不是件容易的事。想來可能還是不知道寫什么,或者覺得自己寫不好,所以止步不前,剛剛看到下邊這段話,才真正下筆。凡是都要循序漸進,只可惜往往會想立即成功,或者準備好了再進行,反而誤事,可見觀念錯誤是多么可怕的事情。
“ 寫比不寫更重要;數量比質量更重要;先養成寫文字的習慣比幾十天憋出一款爆文更重要!
這也印證《微習慣》那本書中提出來的觀點,初涉寫作的我們非要求自己日更1000字太難。那我們就先給自己定個小目標,每天先寫它個二三百字,這樣你就不會覺得有壓力,而且每天任務的完成還會給予自己正反饋,再逐步增添數量,提高質量。”
“ 其實寫作真的不是一件難事,人人都可以成為自己的作家。萬事開頭難,一旦你養成了寫作的習慣,它就和吃喝拉撒一樣,成了一種生活方式,成了你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06 ?定一個小目標,每日日更一次。堅持就是勝利。
一想到,某一天自己也會出本書,瞬間感覺人生好美好!期待那一天的到來。
雜語:寫作時間始于:2017-2-5-15.07----15:52? 45分鐘約1500字,怎么樣? 剛開始寫作,希望各位朋友多多指導和分享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