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周的隨筆肯定不能跟母親分享了。因為我要寫一些很真實的東西。
?剛剛吃完一周僅一次的和父親坐在一起的午餐。我、姐姐、母親、爸爸坐成一個圓桌。一直在平淡地聊天。其中我插了兩次嘴。
?一次是看到今天早上下了一早上雨,我輕輕問了句,會不會降溫啊?我爸立刻回答,這個天氣降什么溫,你學過地理沒有啊?
?第二次是姐姐聽到電視里在放一首歌,懷念她的大學生活。我說,我們班歌是《三大紀律八項注意》,我有時候上學路上單曲循環一下,感覺要瘋啦。我爸又回我,說,這就要瘋了?那些七中的學生,熱愛學習沁入骨髓,抓住每分每秒挑戰自己......
?我剛剛去上個廁所,順便看看簡書日報。我爸看我又在消磨時間,說我的生命全是懶,嘆了三口氣。其實我一早上都把手機放在客廳,在臥室寫作業。
?其實我現在心情沒什么波瀾,不是氣急敗壞,也不是委屈地想哭。就是淡淡地敲鍵盤而已,永遠都是這樣,無聲的控訴。我在他面前,早就不配擁有“心情”。因為他時常跟我說,我沒有“資本”。我一直以來都讓他很失望。從小到大,沒有做成個什么,反而敗壞他的錢財,傷透他的心。哀莫大于心死,我對他,心都死了,更談不上什么哀了。
?況且,今天這些對話,旁人聽來早已習以為常,不是什么特殊的環境下特殊的話語,就是日常的對話而已。所以,對我而言,擁有自信是我人生中最奢求的事,不知道比愛情浪漫多少倍。
?我曾經看過一個帖子,說別人對你說過哪句話使你一蹶不振。除了職場上的話語,其他的大多是父母與孩子之間。我發現我幾乎都被這樣說過。說我下賤作踐自己不知道掙錢的艱辛等等等等。不會打我,不會罵我,只會以聊天的形式數落我罷了。也許說“數落”,還是有人會覺得我是一個很不懂事的孩子,“那怎么會輸數落呢,是你爸媽對你的建議啊,“忠言逆耳”的道理你不懂嗎?”。那也很正常,我說,我真的覺得自己比較懂事,在這種話題面前,還是無濟于事,覺得我是自以為是、任性、逆反吧。可是我真的懂。壓歲錢全部上繳,不補課了,開口要錢之前總要細細思索一番,能不開口,就自己扛。分科以來,我瘦了10斤。
?看過那帖子后我才知道,原來那些話這么傷人啊,有那么夸張嗎,我每周回家都在聽,遇到事情也聽,出門玩一趟更聽,也沒什么大礙吧。也許大礙藏得太深,早就化成我性格的一部分,那也就無法消除,我也就置之不理。
?但是真的可以置之不理嗎?這樣冷冷地和我交流,我說什么就立刻否定。真的是你愿意看到的畫面嗎?誰不想有一個成績優異,性格乖巧的女兒?可是在與閃閃發光的孩子們的比較中,卻忘記了那個在家里低頭用功、與你真正骨肉相連的孩子,其實有那么多耀眼的光明,無限的潛力。你卻永遠看不到。如果我不是那個幸運的頑童,在大草原中恣意奔跑時抓住了文字這顆星星,我不知道我該如何面對這些。如果不是寫作教會我自我教育,自我拯救,自我慰藉,我不知道我還能充滿希望地走多遠。
?當然,身邊愛我的人也十分多,老師非常慷慨地幫助我,同學也是。但是我總是落寞又壓抑的。好多人都建議我放開來學習,但是一回到家,我就想逃。這個問題的答案本身就無解,不是溝通就能解決問題的。父母被生活所迫,當然是愛兒女的。他們的閱歷早已決定了人格,不是溝通就能讓他們對我的態度有所轉變的。我什么都不奢求,什么都不期望。因為高中只有一次,我們只有一輩子,什么因素都阻止不了我奔赴夢想的腳步。這些小插曲,我還能內化成能量,只是下咽的時候,喉嚨有點苦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