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表妹年紀不差半歲,從小到大,我倆都是家人們比較的對象,她比我優秀許多,家庭條件也比我好,在當時也算是小土豪了。她比我優秀在各個方面,學習上比我好,學樂器也比我專精。
那時候上初中,我沒有考上重點初中,她考上了,我那時候就忙著追星了,當時我舅舅就是她爸爸,跟我媽說,“你家孩子最主要的問題就是不知道自己該干啥!”當時我在門外聽到了這句話,當時覺得很氣,但是人家確實比我強,我也沒法反擊啥。現在看來這句話有著很深刻的含義,其實它的意思,首先是孩子,也就是我,沒看清自己的目標,只知道每日學習,而眼界達不到看到將來的層次;另一方面意思是,家長也就是我的父母也只知道,孩子應該學習好,而并不知道孩子為什么要學習好,當然這其實是當時大多數父母的認知水平,父母的眼界或者是沒有,或者是不知道該怎么引導孩子!這必然導致孩子學習動力的缺失,再加上學習方法的缺失,那成長更是雪上加霜!
在一方面就是學習興趣班,當時是古箏班到我們學校做宣傳,我去上了節課,就開始了我的音樂之旅,而我妹那時候是學的小提琴,當時我學古箏僅僅是愛好,而她不是,雖然并沒有聽我舅舅明確的說過什么,但是我舅舅曾經跟我媽說過,我妹學習上從來他從來都不在意,倒是學小提琴上,沒少打她!而最終的結果更是令人驚訝,我學古箏學到一半已經沒什么興趣了,就擱置了,而我妹學完小提琴在高考的前兩年改拉二胡(因為弦樂器都是想通的,所以轉起來很容易),因為拉二胡順利在高考成績只到鄭大錄取分數線的情況下,被人大的民樂團招收!切不說這種鉆營的對錯,單憑家長的眼界,就比我的父母當時強出一截子來!!
人生的戰略,有你自己的機遇,同時也有父母的潛移默化!
現在有太多的父母在孩子長大找對象的時候反對自己孩子的婚姻,但是就找對象這個問題上,又有多少父母從小就能給孩子一個高度呢??
當然,現在大家都不能接受去給孩子過多的規劃,孩子是個個體,他應該有他自己的發展喜好,但是家長可不可以帶給孩子更高的眼界,讓他將來自己選擇的時候也能站在一個很想對高的眼界去選擇自己的人生,懂得盡早梳理自己的人生戰略呢?
下一步思考:
自己的眼界在哪里,一年、三年五年?還能不能更長遠一些?
如何提高自己的眼界,更有效的制定自己的人生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