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什么山唱什么歌,見什么人說什么話
? ? 中國有句老話叫“到什么山唱什么歌”,意思是說,我們做事時要看情形。做事如此,說話又何嘗不是呢?說話是針對人的,所以說的時候必須考慮對象;說話難免會涉及某些事,所以說的時候要把握措辭;說話都是在特定的場所發生的,所以說話還必須考慮場合。
? ? 要想把話說到人的心窩里,不一定要完全滿足這三個條件,但是如果未涉及這三個條件,而說話的人又違背了說話的原則,勢必會讓聽者難堪,旁觀者尷尬,自己也無地自容。歷史上會講道理的人有很多,但是能夠把話說得滴水不漏,還可以全部流進聽者的心窩的人卻鮮有,而王熙鳳就是這里面的佼佼者。
? ? 《紅樓夢》里的王熙鳳,是賈母的孫媳婦,是賈赦和邢夫人的兒媳婦,與她平輩的有無數叔嫂妯娌、兄弟姐妹和姨娘婢妾,作為賈府的實際施政者,她下面還有幾百號管家、奴仆、丫頭。在如此復雜的人際關系中周旋,還要管理那么多的雜務,她還能夠把賈府上下都打點得井井有條。要知道,當時的王熙鳳還只是一個二十幾歲的女人。那么,她是如何做到這一點的呢?
? ? 原因就是她善于察言觀色,不管是“唱”還是“說”,她都非常拿手。比如林黛玉母親去世后,進京投奔外祖母,初登榮國府的那一回,作為王熙鳳的初次出場,她把自己的“察言觀色”“識人說話”的風格可謂發揮到了極致。
? ? 黛玉進入賈府,正和賈母等談論著自己的體弱多病和吃藥等事,“一語未了,只聽后院中有人笑聲,說:‘我來遲了,不曾迎接遠客!’”沒見到人,就能通過言語感受到一股子熱情勁兒。進門之后,王熙忙拉過黛玉的手,仔細地打量了一番,又送至賈母身邊坐下,說:“天底下竟有這樣標致的人物,我今兒算見了!況且這通身的氣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孫女兒,竟是個嫡親孫女兒,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頭心頭一時不忘。只可憐我這妹妹這樣命苦,怎么姑媽偏就去世了!”通過夸贊黛玉的“標致”,順勢就恭維了賈母。然后她借機說出了賈母對黛玉的疼惜之情,自然就會讓林黛玉感受到外祖母的愛,也就不會因為身在陌生環境而感到生疏。說完之后,還不忘表達自己對姑媽去世之事的悲痛心情,既讓賈母悲中含喜,又讓黛玉情動于衷,可謂把話說到了極致。等到賈母責備她不該說這些傷心話來招她時,她又“忙轉悲為喜”,自責“竟忘記了老祖宗,該打,該打!”一番話接得恰到好處,惹得眾人都笑了。不管是對人,還是論事,包括調節現場的氛圍,王熙鳳可謂聰明之極。
? ? 與王熙鳳相反,現實生活中還有不懂察言觀色的人:剛受了兒子的氣的主婦在小區里碰到一位孕婦,大談什么“這年頭養孩子沒什么好處,翅膀硬了就飛了”;兒子的女朋友在舅舅的壽宴上對舅媽大談人壽保險的好處;別人要出國旅行,你給人家講哪里又發生了空難。客觀來講,這些人的出發點或許是好的,但肯定不會從聽者那里得到好處,反而會引起對方的反感。所以說,不看場合,不分對象,想到什么說什么,絕對是“不會說話”的首要特征。
? ? 為了使自己更受歡迎,為了把話說到對方的心窩里,就要在說話的時候,分場合,看對象。
分場合
1.喜慶的場合
喜慶的場合有很多,比如同學會、生日會、婚禮等。身在這種場合,即便其中有你討厭的人,也不要擺臉色,更不能做局外人,而是要讓自己盡量融入活動的愉快氣氛里。說話的時候,不但要迎合整體的歡樂氣氛,還要使主人和其他參與者開心。如果做到了這一點,你會發現自己也很舒心。在這種場合,最忌諱的就是晦氣話、不吉利的話,以及抱怨、牢騷等。
2.嚴肅的場合
這類場合主要指座談會、研討會、報告會等,氣氛相對嚴肅。在這種場合說話要謹慎,更要嚴謹,否則會給人庸俗、淺俗的感覺。因此,在說話之前,最好在腦子里多琢磨琢磨,并用謙虛、懇切、清晰的語言表達出來。
3.傷感的場合
這類場合一般指追悼會、紀念會等,與前兩種場合相比,這種場合不多。但是,這種場合卻是對說話要求最嚴格的地方。在這種傷感的場合,既需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說話不過分渲染悲涼的氣氛,又不可全然麻木,絲毫也不悲傷。如果在這種場合打打鬧鬧、嘻嘻哈哈,除了會招別人反感,還會被人認為缺乏教養,嚴重者甚至會被逐出現場。
看對象
1.原則性強的人
這類人喜歡聽穩重的話,所以和這類人交流時,要態度恭敬,既不高談闊論,也不信口雌黃。此時,最好誠實一點,樸實無華或許更受歡迎。你的言語可以簡單,但不能跑題,因為這類人對這個非常敏感。所以,你必須把話說到點子上,這樣才能切合對方的胃口,從而給人留下好印象。
2.性情豪放的人
通常這樣的人喜歡聽直接、爽快的話,所以和這種人交流時,就不能遮遮掩掩、九曲十八彎,而應該直截了當、坦白,否則會讓人感覺你講話不痛快。
3.學識淵博的人
針對這類人,想把話說到對方的心窩里,可以采用兩種方式:凸顯你的專業,傾聽對方的專長。采用前一種方式的時候,你最好引經據典,并且措辭文雅、觀點新穎,這樣對方自然會聽得入神。要知道,學識淵博的人一般求知欲也很旺盛。采用第二種方法,很簡單,就是把自己當成學生,認真“聽講”即可。要知道,學識淵博的人一般也很喜歡向他人傳播自己的知識、見解。
4.地位高的人
要想把話說到地位比自己高的人的心窩里,你就需要知道這類人需要什么。很顯然,這類人愛面子,需要尊重。所以,在和這類人說話的時候,言談舉止要能讓對方感受到你的尊重。另外,要多聽對方說話,除非必要,否則一般不要插話。不過,你也不能做一個“點頭機器”,而是要找準時機表達自己的看法,但不要漫無邊際地扯題外話。
5.地位低的人
地位低的人一般都會比較敏感,所以和這類人說話的時候絕不可表現出輕慢的態度。與這類人交談,最好不要敷衍,因為這很容易被對方察覺,還容易引起對方的記恨。
6.有閱歷的老年人
與老人交談,本身就應該謙虛,與有閱歷的老人交談,更要把這種精神落到實處,落在細節上。比如你不能邊點頭,邊東張西望。盡管老年人的有些經驗不符合實際,但畢竟見多識廣,總有積極的一面供自己借鑒的。
7.失意之人
在失意人面前不談得意的事,這是把話說到人心窩里的鐵律。要知道,你的得意話只會加重對方的失落感。所以,就算你萬事順心,也要保持低調,不要在失意的朋友面前展現你的“輝煌”。失意的人最需要安慰,而安慰對方最好的方式就是傾聽。
到什么山唱什么歌,前提是你要會唱;見什么人說什么話,前提是你要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