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臘月到的長沙,裹著厚厚的羽絨服,現在居家時,已經穿短褲背心了。
除開去日本的半個多月,我還在疫情解禁后回隨州呆了一個月,五一又過來了,而老伴卻一直呆在長沙沒挪窩。
能呆這么久,是因為宜居。宜居最重要的一個內容,少不得吃。
“民以食為天”。中國人開口說話,就離不開“衣食住行”,吃被放到第二位,可見“吃”的重要性。更有“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之說,總歸是離不了一個吃字。
中國人太講究吃了。地分南北東西,按區域劃出了八大菜系,湘菜便是其中之一。
湘菜,即湖南菜,在長沙地區又被稱為本味菜,是中國歷史悠久的八大菜系之一,早在漢朝就已經形成了菜系。以湘江流域、洞庭湖區和湘西山區三種地方風味為主。這一點,比我們湖北強。中國好象沒有鄂菜一說。
湘菜制作精細,用料廣泛,口味多變,品種繁多;色澤上油重色濃,講求實惠;品味上注重香辣、香鮮、軟嫩;制法上以煨、燉、臘、蒸、炒諸法見稱。
這是書上說的。我所吃過的湘菜,大多是湘菜中的大路菜,湘菜里許多傳說中的珍饈美饌我只聽聞而見所未見,其實即便見了也只能咽咽口水,囿于囊中羞澀。
我不是美食達人,但我愛美食,并且很愛。愛歸愛,受條件限制,只得退而求其次,品嘗湘菜中的小吃。
其實長沙小吃也是湘菜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樣美味,這樣想想也就釋然了。已記不清多少次到過長沙,更記不清吃過多少長沙小吃了,細細想想,品嘗過的有長沙臭豆腐、糯米粽子、麻仁奶糖、瀏陽茴餅、芙蓉三鮮火鍋、湘賓春卷、元宵年糕馓子、姊妹團子、 龍脂豬血、湯面米粉八寶飯、糖油粑粑、口味蝦、麻辣燙.......
不數了,長沙小吃實在太多。如果你是初到長沙,一定會和許多外地人一樣,急吼吼地來到五一廣場黃興廣場,來到太平老街坡子街,到火宮殿文和友等網紅店打卡,其實,只要是長沙的街頭小巷,到處都有美味的小吃。下面,我來說幾樣著名的。
【長沙臭豆腐】說到長沙的小吃,臭豆腐一定是必不可少的,它幾乎成了長沙小吃的代名詞,這個飄泛在空氣中的著名味道,聞起來臭,吃起來香,在全國各地的小吃城幾乎都可以吃到。它是以黃豆為原料的水豆腐,經特制鹵水浸泡,待表面長出白毛,顏色變灰,用油鍋經文火慢炸,佐以蒜汁、辣椒、香油,即成芳香松脆、外焦里嫩的臭豆腐。
不要太迷信網紅某處的臭豆腐,很多散落于長沙街頭小巷中的個人攤點味道也相當不錯。但我現在基本很少吃它了,腸胃不好,無福消受。
【口味蝦】口味蝦,又稱麻辣小龍蝦,興起于長沙,后來蔓延至湖南。在我們湖北各地一樣很流行,味道大同小異。主料選用生長在南方河湖池沼的小龍蝦,經辣醬爆炒后,色澤紅亮,口感集香辣鮮于一體,深受口味頗重的人的喜愛。
這些口味蝦店家,通常都是路邊攤、夜宵檔,我們隨州也相當普遍,味道幾無二致。
【糖油粑粑】糖油粑粑在長沙民間很受歡迎。它成本便宜,主要原料是白面和蔗糖,但制作工藝十分講究,火候和糖的分量需要準確把握,否則會影響顏色和口味。新鮮出鍋的糖油粑粑金黃脆嫩,油而不膩,色香誘人,長吃不厭。
猶記得十多年前到長沙送孩子上大學,在岳麓山下的校外街頭,老伴第一次吃糖油粑粑,贊不絕口。從此每來長沙,成為必吃之物。
【毛氏紅燒肉】毛氏紅燒肉是湘菜中必不可少的一道菜,其出名大概與沾了偉人的光不無關系。它選用瘦中有肥的五花肉,不用醬油上色,以白糖料酒為主要調味料燒制而成。成菜后肉塊誘人,色澤金黃,油而不膩,味道甜中帶咸、咸中有辣。
多年以前,拜謁韶山,和朋友們一起品嘗了這道菜。從此后,只要是吃湘菜,這道菜就成為必點。
【剁椒魚頭】剁椒魚頭是湘菜的傳統名菜,當然少不了剁椒。以魚頭為主料,將剁椒及其他配料大量放于魚頭,上鍋蒸制后,淋入熱油。紅的辣椒、綠的香菜、黑的豆豉、白的蔥花、黃的姜末、噴香的蒜蓉再配上魚頭,顏色艷麗,撩人食欲,口感鮮嫩,香辣適口。
記得是丫頭在長沙讀中南大學的第二年,我帶父母來長沙游玩,丫頭把我們領到火宮殿,點了剁椒魚頭,吃完了丫頭連盤子里的湯汁也不放過。爺爺奶奶偶爾笑起,丫頭也笑,說好吃的精華都在湯里面。
每次到長沙,我必帶剁椒回隨州。不買超市里的標牌產品,到農貿市場,地灘上的瓶裝剁椒更正宗更地道,回家用它做佐料更能提味。
【長沙米粉】長沙米粉是長沙人最愛的小吃之一,過早多半吃它,如同武漢人隨州人過早之于熱干面。米粉的品樣繁多,你只消記住,囑咐老板下手工米粉即可。
長沙人做出來的米粉很有韌性,一般用筷子夾是夾不斷的。清澈的湯,口味正好,配料很多,一般都會有酸豆角、臘八豆、酸蘿卜,甚至還有豬油渣,吃一碗米粉,你會感覺到很愜意,覺得生活真美好。
【長沙辣椒炒肉】在長沙,辣椒炒肉無人不愛,湘菜館里這道菜點單率極高。看似簡單的菜卻蘊含著不少學問,烹飪工藝是炒,那種長長的、硬硬的、無名指大小的小香辣椒,光看著,就覺得透著一股香辣味,肉是肥瘦相間的五花肉或后腿肉。
那年自駕去衡山,飯點到了,停車路邊店,點了辣椒炒肉,上桌就一掃而光。可見這道菜,早已深入民間。回隨州后我多次照本宣科般做,但味道差的不是一星半點。湘菜辣椒炒肉好吃的原因可能是食材、地域或烹制的秘技使然。
【蔥油粑粑】蔥油粑粑主要材料是粳米,再加入少量現飯磨成粉,加水攪拌成糊,發酵后,放少許鹽和蔥花,即可炸制。炸出來的粑粑中間有一個孔,新鮮出爐的蔥油粑粑口感酥脆,帶著濃濃蔥香味,又香又油的很是開胃。
隨州街頭的面窩,和蔥油粑粑極為相似,只是食材略有不同。
【刮涼粉】刮涼粉是由涼粉調制而成,調料組成多樣,有麻油、醬油、香油、蔥等,還可依據個人口味添加生姜末、食用醋、干辣椒粉等,吃起來十分爽口,風味獨特。
長沙街頭的涼粉攤子總不會少,白嫩光滑的涼粉,端端地放在紗籠里,旁邊擺著各種調料,散發著誘人的光芒。
【黃鴨叫】黃鴨叫的食材不是鴨,是一種魚,學名黃顙魚,因被抓住時會發出咕咕叫聲,且通體黃色而得名。
我們隨州把這種魚叫黃魚,也叫“昂刺”。這種魚主要分布于長江,在湘江流域產出的尤為鮮嫩,以此為食材做出的“水煮黃鴨叫”,魚肉又鮮又嫩,湯汁微酸微辣,十分美味。
【嗍螺】嗍螺是夜宵的小吃,說白了就是水煮螺螄,基本上與燒烤搭配。一盆嗍螺端上桌,夾起一粒,閉上眼,輕輕吮吸,細細品味,紅辣椒、八角、桂皮、香葉等熬制出來的麻辣鮮香的味道,直沖味蕾,那感覺就像花朵在陽光下一層層綻放,等吸光汁液后,再用力一嘬,滑嫩的螺肉被吸了出來,與嘴里的湯汁融為一體,實在過癮。
【茶顏悅色】茶顏悅色是長沙本土的品牌奶茶店,在長沙的大街小巷里遍地開花。它以古風與現代結合,在短視頻APP里很火,深受年輕人的喜愛。大街上,差不多走百多米就會有一家。
吃完了口味重的小吃,花十幾元選一杯“茶顏悅色”,味道雖說不至于驚艷,但去去油膩,真心不錯。
長沙美味的小吃還有許多,數不勝數。
一個城市除了美景,最能留住人心的,就是美食。長沙就是。
走在長沙的街頭,無論是過早、午餐、還是宵夜,抑或是吃零嘴,總有飄著香的瞧著美的各式小吃刺激你的食欲,撞擊你的味蕾,讓你一吃難忘,回味悠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