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沒有掌握閱讀方法的人都是“信息爆炸”時代的受害者。
這是一位“信息爆炸”時代受害者的自白。
快畢業前,回了一趟家鄉,遇到了我的小學語文老師。這個語文老師對我印象極其深刻,因為我曾經去偷過他的書,具體是什么書我也不記得了,只知道封面很漂亮。后來被他逮了正著,他沒罵我,反而還跟我說以后可以隨便去他那看書。而我也很不客氣的經常去蹭書了。那是我人生中很快樂的一段時光,我沉浸在書中無法自拔,不管看不看的懂,只要是書我都想看。然而這些到最后都先后毀在了高考和手機上。
我從來都不后悔那個奮身題海的時光,但我也不能否認那段時光耗盡了我“求知”的欲望。大人們似乎也都知道高考對我們的傷害,所以我也跟其他人一樣,在高考后擁有了人生的第一部手機和電腦。從此開啟了與手機相愛相殺的大學四年,當然電腦也會在某些特殊時候得到我的寵幸。
與其說手機給我打開了另一個世界,到不如說它是我與世界聯系的入口。吃喝玩樂全靠它,直到某一天我突然良心發現,決定用手機來好好學習,補補知識,于是我開啟了學霸模式,瘋狂的搜索想學的一切知識,塞滿了微盤,云盤各種盤,集齊了干貨,水貨各種貨。可是我拿著那裝著沉甸甸知識的手機,卻回答不了老師的一個問題:“你在大學都看了什么書???”我呆呆地看著這個滿目慈愛,依然記得我愛讀書的小學語文老師,慌亂的不知所措,握著手機的手燙的厲害。匆匆地說了聲老師好,就滿臉通紅的走了。我能怎么回答她,是列舉那些只記得名字的大學教科書,還是拿出手機向他展示我搜集的知識。從來沒有一刻像現在這么懊悔這么心慌,以及難堪。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在信息風暴中堅定了方向,不曾迷失,從而真正受益。我卻在這一刻無比肯定自己迷失了大學四年,是一個真正的受害者。
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作為資深宅女,沉默是我生活的常態,當然我也要感謝互聯網對我這種常態所提供的技術支持。我深深的迷戀互聯網所提供的一切便利,自以為它讓我不出門卻知天下事,可是我現在要宣布告別這樣的生活狀態,回歸閱讀和知識的本質。
欲善其事,先利其器。掌握閱讀方法是知識宮殿唯一正確的打開方式。
為了掌握閱讀方法,我讀了一本又一本有關閱讀的書,確切的來說我是在不斷改進閱讀方法的過程中閱讀。在我自認為有了自己的關于閱讀的心得后,我又去網上搜索了關于閱讀的各種解答,以此來驗證我自己的是否正確。然而結果卻讓我失望,不是說那些解答不好,而是他們存在著一個通病,這個通病對不會閱讀的人來說是致命的,你根本就無法從這些解答中學會閱讀。因為他們把閱讀想得太過簡單,但對我來說閱讀不亞于一項工程。我愿意從工程的角度來定義閱讀:以目標為依據,應用恰當的閱讀方法,將閱讀材料轉化為自身價值的過程。我也會在之后的文章里詳細介紹“閱讀”這項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