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正在把女兒培養成林徽因,還是陸小曼?

如果你穿越時空,回到1910年,看到六七歲的林徽因和陸小曼,都是明眸皓齒,聰慧可人,又有如此相似的家庭背景、教育和熏陶,同是“富養”,你可能會誤以為她們會長成相似的人。

林徽因和陸小曼幾乎同歲,兩人的父親都畢業于日本早稻田大學,都是那個時期聲名顯赫的大V:

林徽因的父親林長民,曾任北洋政府“司法總長”,與梁啟超、胡適、徐志摩等頂尖牛人都是好友。

陸小曼的父親陸定,是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的得意門生,擔任民國“財政部部長”和“賦稅司長”多年,還創辦了中華儲備銀行。

她們都是新女性,都接受了最好的教育,成為閃耀奪目的女神和名媛。

林徽因從小能講流利地道的英文,在徐志摩、胡適成立的新月社,登臺演出印度詩人泰戈爾的詩劇《齊德拉》,飾演主角齊德拉公主,臺詞全用英語。16歲時,父親帶她游歷歐洲開拓眼界,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她在“放眼看世界”的過程中,對不同的建筑形象和設計藝術大開眼界,由此,成了她一生的志向和興趣所在。后來她求學于賓夕法尼亞大學、耶魯大學建筑美術系。

陸小曼一路在北師大附小、北京女中、圣心堂學習,精通英文、法文,擅長油畫、鋼琴,還師從劉海粟、陳半丁、賀天健等大師研習國畫。為了拓展眼界,父親送她去外交部實習,與各國名流政客談笑自若。

米粒媽說到這里,你是不是還覺得兩人很相似?都受到最好的教育,精通多國語言,才華橫溢,還有寬闊的眼界和見識。

后來,林徽因學貫中西,成為清華大學國寶級教授,中國建筑學的先驅,還成為了著名的詩人和作家。她婚姻幸福,養兒育女,夫妻舉案齊眉,困苦時期也能并肩同行、相濡以沫。對她,愛情和家庭很重要,但是理想和追求同樣重要。

陸小曼呢?盡管從小受過良好的教育,父母卻一直告訴她,愛情和婚姻是最重要的,至于理想、信念和成就,只是若有若無的點綴罷了。她沒有接受過正規的大學教育,19歲出嫁,同時往來多位情人。徐志摩死后,她四十多歲就脫落了全部牙齒,骨瘦如柴,成了個小老太婆,孤獨終老。死后20多年才立碑。

同樣是富養,陸小曼被培養成一個交際花,才華橫溢,卻不愿意用自己的任何一點才藝和努力規劃生活。她只希望成為一個名流的太太。她不愿意付出努力,不愿意像林徽因一樣上下求索,懷揣改造社會的理想與信念,成就更好的自己。

新一代的父母,都知道該“富養”女兒,而什么是真正的富養?林徽因“富養”出了眼界和理想,陸小曼“富養”出了揮霍和驕縱。林徽因獲得了真正的志趣和激情,陸小曼養尊處優和衣食無缺,精神世界也是荒蕪而寂寥的。你是在把女兒培養成林徽因,還是陸小曼?兩種“富養”貌似只有一線之隔。而這條線,就是教育的目的和境界。

2

前幾天,我和米粒爸和一對老朋友吃飯。丈夫是著名上市企業的合伙人,妻子是一位公務員。他們剛給兒子買了全北京最牛的學區房。米粒媽正要恭喜他們,女主人說,像咱們家里是男孩的,就要給孩子最好的教育,最好的學區房,讓他敢想敢干,努力打拼。如果是女孩嘛,其實就不必買學區房了,太優秀的女孩將來沒人要。上個普通學校,從小教給她穿衣打扮,學學插花啊、舞蹈啊什么的就好了。

米粒媽當時簡直瞠目結舌,不知說什么好。她現在懷了二胎,我真心祝福他們生個男孩,如果是女孩,估計會被養成陸小曼了。

3

米粒媽同事的親戚,某著名證券公司的董事長,可以說是呼風喚雨。他只有一個女兒,完全按著社交名媛的路子培養。她從小精通英語、法語、馬術、芭蕾舞,家里有四個菲傭、一名管家、喝英式下午茶那種。她爸經常說,只恨沒生男孩,否則一定送到牛津劍橋之類的名校,培養他成為帶領千軍萬馬的掌門人!

在女兒14歲時,父親送她去英國做小留學生,失戀之后,她開始抽軟中華、酗酒、墮胎、吸毒、經常拿煙頭燙自己。她大二的時候就輟學回家,簡直人不人鬼不鬼。她覺得失去了愛情,自己就什么也不是,什么也沒有了。

米粒媽真心好奇,她爸為什么不能像培養兒子一樣,培養自己的親閨女呢?

不要只學那些繡花茶藝之類的名流太太技能,而是從小告訴女兒,要成為一個自信而努力的人,一個優秀而勇敢的人,一個能獨立思考的人,一個有自己追求和理想的人。當然,還要幸福,要快樂,而這種幸福和快樂,不是通過依附他人得來的。從小告訴女兒,你要成為自己世界里的太陽,而不是月亮,依賴太陽才能發亮。

4

米粒媽的一個中學同學,家境不錯,父親是成功企業家,一直努力以“林徽因”,而不是“陸小曼”的路子培養女兒。

她8歲到12歲的每年夏天,父親都送她去美國參加商學院夏令營,學習經濟、金融、管理、人力資源、市場營銷。她小小年紀,學著和美國的同齡人團隊協作,作為少年志愿者組織世界500強CEO的講座,學著用全英文做演講,用小本子列出商業計劃書。

在國內應試教育的重壓之下,她不僅成績優異,還創辦了學校的校報、600多會員的文學社,還開辦過個人畫展。跟她相比,米粒媽簡直就是死讀書的經典范本了。在我們高一高二死記硬背課本知識的時候,她找父親借了20萬,開始炒房,趕上房價低、首付低、利率低的好時候,到大學時已經賺了500多萬。

后來,她用這樣豐富的經歷,叩響了美國頂級商學院的大門。大二就開始創業,現在已經是身家上億、硅谷的知名創業者了。此外,她現在是一兒一女的媽媽,幸福又美麗。每次朋友圈看到她全家周末的郊游,米粒媽都超級羨慕。

中學的時候她曾跟我說,她父親告訴她,“you can be anything you want to be”(你可以成為你想成為的任何人)。說這句話的時候,十幾歲的她眼里滿滿的是憧憬和對未來的希望。

5

什么是對女兒真正的富養?

如果米粒媽有個女兒,我會告訴她,婚姻和愛情不是唯一重要的事兒,理想和事業很重要,夢想和追求很重要,努力成就自己也很重要。這樣,她就不會在得到愛情的時候,以為得到了一切;在失去愛情的時候,以為失去了一切。

如果米粒媽有個女兒,我會告訴她,可以學插花和茶藝,但也可以學圍棋和邏輯;可以學馬術和芭蕾,但也可以學編程和機器人。最重要的是,學這些不是為了成為更好的太太,而是為了成為更好的自己。

如果米粒媽有個女兒,我會在給她講童話故事《海的女兒》時,告訴她,要成為更好的自己,實現自己的追求和人生理想;決不能為了任何一個男人,變成大海里的泡沫。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