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往財富自由之路》之《我們重新認識了“學習能力”》(2017年6月16日專欄文章)
Step1.選摘
學習者暫時沒辦法有足夠的“體驗”支撐自己的理解。這就好像是“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的道理,無論每一代人耗費多大的力氣也沒辦法讓所有的小朋友真正變成另外一個物種一樣 —— 因為大多數小朋友需要足夠的體驗才能支撐自己的理解
Step 2.思考
學習者沒有足夠的體驗支撐自己理解這點,很多時候會有這樣的感覺。一本書任大家說多么好多么好,但是真正去看時,有的死活看不下去。因為我們本身沒這方面經驗,會覺得干巴巴得很,每個詞極其抽象,味同嚼蠟。
比如,一個經典的觀點是——學會拒絕,學會說“不”。小時候根本理解不了,這樣的做法到底是什么意思。只有長大后發現面臨的事情越來越多,面臨的誘惑越來越多,才深切體會這個觀點的含義——斷舍離做減法生活。你不可能擁有一切,只有篩選才讓生活更加平穩前行。
比如,以前姥姥經常會用養生知識來教導我們,當我們吃冰棍時,她會說,不行這么冷,你們以后日子久了就知道多難受。那時候嘴饞的我們怎么聽得下去這些話呢?年少輕狂,總是不到南墻不死心。
比如,年輕的時候,媽媽會跟你說什么樣的男人千萬不要去碰,你硬是不相信,還會覺得壞男人才好有魅力。諸如此類。
記得知乎上有個問題,說樣才能讓一個人知道去珍惜時間,比如一個頑皮的小孩。答案是很難。只有生活千瘡百孔,經歷過沒有時間,被逼得無處可逃時,才可能真正領悟到痛。在此之前他只會把這樣的話當作天方夜譚。
為什么有些道理都懂,就是過不好生活,沒有足夠經驗也是原因之一。有些道理看著那么簡單,“不就應該是這樣嗎”,但是沒有相關的經歷,自己心里還是抱疑的。
如何在經驗不足的時候,信奉一個對于我們未來有幫助的經驗?
01 多看書。一本書,一個觀點非常重要,他會反復地講,你會在慢慢的多重暗示下接受。
02 看牛人。一些牛人經常提到相同的觀點,發現有這樣的情況,重視起來。
03 增閱歷。讓實踐的經歷變多,看得越多,就越容易去相信某個觀點。沒吃過豬肉,先多看豬跑。
Step3.行動
理解孩子年幼時的無理取鬧。理解他的沖突,他的抵抗,因為心智和經驗根本就夠不上。
原諒周圍的親人對一些淺顯道理的難以踐行,也許他們思想上并沒有跟我們在同一個世界,沒必要為這些事情爭吵而影響感情。
————
本周的另兩句收獲:
投資活動,是更靠近右端的 —— 也就是說,運氣的權重在這里很高。你的技能再強,也有運氣不好的時候,不僅有運氣不好的時候,而且運氣不好的時候可能更多!
投資,是一路不斷成長的你終將必然闖進去的領域,甚至我會建議越早進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