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書《躍遷》- 學習方法論之精簡生活

閱讀須知:

無論你此時此刻在干嘛?當你看到這段文字,請閉上眼心里請倒數10個數奇數或偶數,例子:15,13,11,9......

數完后,有什么感受可以分享給我,歡迎下方留言。

【R】勤奮方法論

勤奮的第一重境界:很努力

你是否愿意學習?處在這個層面的人應該都有知識焦慮。

那你是否空出來時間、精力和財力來學習?現在好的學習資源很便宜,但很多人明明有學習焦慮,卻沒有學習時間;明明有學習時間,卻沒有學習精力。所以,要學習,要付費學習,要空出時間、精力來學習。

勤奮的第二重境界:方法論勤奮

那么如何更高效率地調用時間?如何更好地調配精力?如何見縫插針地學習?如何保持碎片化的系統性?如何找到好知識?如何確保學了有用?如何跟他人學?如何做筆記?如何把知識應用到實踐中?

好的方法論不和自己對抗,而是簡單利用人性。一定要相信,你今天遇到的問題,早就有人經歷過,并且找到了更好的方式。你所要做的,只是學習。

勤奮的第三重境界:更少目標,戰略勤奮

但是,到底什么是核心競爭力?我到底在什么賽場和誰競爭?有什么優勢?這些優勢會越來越有用嗎?在更高層面獲得了競爭力,對我有什么價值?

想得足夠明白,足夠了解這里的關系,就敢少做事,找杠桿支點。聚焦到“洞察客戶、理解趨勢、關注同行”,要學的東西突然就變少了,和你競爭的對手也變少了,而支持你的人變多了,注意,這就是目標選對了的表現。做那些更少更好的事,是最重要的高效能。

【I】復述知識

成長三重境

叢林時代原始人:對知識的焦慮感,是我們絕大多數所在的層次,互聯網時代降低了我們學習成本和 消除了空間束縛。但是學習是要付出 【時間】 和【精力】的。

舍我:學習必要的 【時間】+【精力】,你有嗎?

航海時代的古人 :犧牲千千萬萬人,被一代代流傳,剩下的永遠是最簡單實用的方法—— 也必然是符合自然之道。

自然之道:你的道,你找到了嗎?

智能時代的人類:如同智能導航,只專注于核心目的地,自動最優路線選擇,規避堵車,隨時更新最新路況。這就是高手的道——專注: 選對目標,做最少的事情。

專注:讀到這,不足700字,中途你思緒打斷過幾次?就當我沒問,你心自知。

只有投入時間,投入精力,你才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之道,不違背人性的道,說得很繞口,其實就四個字:道法自然 —— 既然自然,自然專注。

【A1】聯系舊知

聯系舊知,我很難聯系起自己的過去經驗。只能走心流,回想這三層勤奮,我腦海里只想起了:斷舍離。只有先剝離外在事物,我才能專注,不受干擾。

斷舍離—— 日本的整理家務的一種方法,演變成一種清淡的生活方式。

外在物質,占據我們的空間,物質欲也隨之占有我們的心靈空間,我們難免焦慮,浮躁,沒有時間,精力,無法專注。

物質欲——如同我一路扛過的家當,手握的行李,漸漸變重,扛不動,帶不走。輾轉六年,搬家超過十次。居無定所,顛沛流離,這八個字詮釋了——我們在外最真實的日子。

異國他鄉,我們開始有一個小小的房間,開始溫馨布置我的小家,添置桌椅,淡黃色的臺燈,晶瑩剔透的水杯。添加一切美好事物。

某一天,到了必須離開的日子。和熟悉的朋友,熟悉的城市說:再見! 再開啟下一次顛沛流離的旅程,只為找到下一個暫居所。

沒有便利的交通系統,大包小包,靠的全是我們一步步,一個小時,一個小時的拖著,輾轉于車站間,那歷史悠久的高高長長的歐式樓梯,心里流下的都是淚,手里血痕累累,汗水迷失眼睛。

有多少人明白。在一個陌生的城市,那個被包裹包圍著的年輕人,多么希望有輛車,可以載著所有這些累贅,寄送到新落腳點。

手上不忍舍棄的東西,越積越多。手里的東西就是心里的欲望,它勒傷過我的肩膀,也令我疲憊。想不明白為何這么多東西。

漸漸的我開始舍棄一箱箱衣物,一件件家具用品。留下最簡單,最樸素的東西,沒有必要挑選,只有一件必要的物品。我突然覺得我生活有意義了許多。

我的空間里——我是自由的。我開始可以專注看書,專注寫幾行字。這一切就是好學的開始。

展示一張我房間一角:一張床,一張健身毯,一個燒水壺。

照片的背面,我盤坐在床上,拿著電腦寫下這篇拆書。

網絡資訊蜂擁而至,這個年薪百萬,那個財富自由,讓我焦躁不安。現在拿起手機的時間,比拿起書的時間多。看各種時間管理方法,番茄,三件事,GTD等等等。可笑的是,比我可以管控的時間還要多。目前注意力居然不足5秒鐘。

任何東西過多,都不是好事。從這次搬家精簡生活后,突然發現我的‘焦郁癥“ 不治自愈,我的時間出現空白段,有了精力投入學習中。

看似“勤奮”的我,正在去掉偽勤奮,回歸本心。

【A2】落實新知

低維度世界的人,很難理解高維度的世界。與其費勁仰望,不如認清自己,直面自己的假勤奮。

1.? 繼續精簡生活中一些事物,保留最最最基本的生存用品,保留少于100件物品。

2. 手機幾乎占用全部業余時間,逐步用看書和拆書,進行時間替換。

3. 每天看書5分鐘, 寫一篇拆書筆記。(別嫌5分鐘少,這樣啟動不需要緩沖。我看的頁數比以前更多了。)

刻意求專注很難,有微信的手機,更費電。人性的方法就是: 既然缺乏專注力,那就減少外在干擾。

這就是我目前的學習之道。也無意中契合 書中 所言:選對目標,做最少的事。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180107《躍遷》看完第十遍 今天提交了第一輪逐字稿,并根據群里大家提的意見進行修改完善。周末時間拋開逐字稿...
    power女神閱讀 2,243評論 2 21
  • 我曾經一度自卑,覺得自己實在是太丑了,世界上怎么會有如此丑的人(夸張了下心態)。這是個看臉的世界,一點都不假。自卑...
    木陶眠閱讀 458評論 2 2
  • 朋友梅是個不折不扣的路癡。 她最神的一次是讀大三的時候,有一次從學校回家,打了車到了自己住的小區,竟然就找不到回家...
    苠苠閱讀 561評論 1 3
  • 正則表達式 是一個描述字符模式的對象。 JavaScript中的正則表達式用RegExp對象表示。 正則表達式的定...
    亮亮叔家的小筆筆閱讀 1,315評論 0 1
  • 曾經有記者向愛因斯坦要電話號碼,愛因斯坦順手就拿起旁邊的電話本找起來。記者問:為什么您這么聰明的人卻記不住自己的電...
    津哥鐵狼閱讀 663評論 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