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呆子不受歡迎
最根本的原因是:書呆子自己選擇了不受歡迎(在學校不受歡迎),他們選擇了“聰明”(受家庭影響很大,可能是本能地為了討父母親人喜歡),因而過度沉溺于(學習)如何讓自己“聰明”,沒有時間去關注如何使自己受歡迎。做事要專注,堅心。
世界
小時候家就是世界,隨著年齡的增大,世界范圍慢慢擴大。每到一個年齡段(或者經歷吧),人都會腦補出一個新的世界。這個新世界,或是排斥舊世界,或是融合舊世界。人對世界的認知慢慢增加的,越到后面越覺得以往愚不可及。我們自身認知的世界叫自己的世界,與真實世界要區分開來。
團體
人會因為組成團體的原因會腦補出一個團體內世界,團體以外的世界歸為團體外世界,這兩個世界共同存在于真實世界里。人與人自己的世界不同,容易產生矛盾:團體內會產生矛盾,團體內和團體外也會產生矛盾。人可以通過轉移矛盾達到某種目的。團體中存在等級關系,團體的領導者通常會領導實現團體的共同目標。
人性
不歡迎書呆子,人性上的原因:虐人有快感(本能,激素);貶低他人,抬高自己,博取群體好感(組團);靠近群體(抱團),遠離異類。
影響力
因為團體有共同的目標,而人的能力不同,能力越強的人越有影響力,團體需要有領導者出現,團體的領導者往往是最善于實現目標的人。等級關系進而出現,等級由影響力決定,誰能更好的引導目標實現,就有更大的影響力,就能獲得更高的等級。人的世界隨時間隨經驗逐漸擴大,世界越大,目標越明確,團體里的人對世界的影響力就越大。
把不同的人禁錮在一個特定的環境里面,比如學生在學校,犯人在監獄。這設定了一個遠小于真實世界的特定世界(可稱為“學校世界”、“監獄世界”),出于人性,人們在這個世界里各有自己的小世界,組成不同的團體,團體們各有內部矛盾,且相互存在外部矛盾,容易發生《蠅王》現象。
書呆子的學校世界,是小世界,因為學生思想大多不成熟,學校世界內的團體共同目標模糊,或對外部世界影響甚微,但是,即使是目標模糊,等級的現象也不會缺席。書呆子自身選擇了“聰明”,學校世界團體共同目標模糊,這個目標或許僅僅是選美、運動競技什么的,總之不怎么需要書呆子選擇的“聰明”,因此書呆子等級低,在底層收到壓迫,且不受歡迎。而當書呆子走出學校,到了真是世界,真實世界中團體需要實現的目標非常需要“聰明”這項能力,因而書呆子的春天來了。
學校與真實世界有脫節,學??赡軣o法教給學生真實世界所需要的能力。學習知識可以增強學習能力,所以不要忘記用鍛煉好的學習能力去學習真實世界所需要的能力。
***囧前提:這里的學校是中學,美國的學校視運動、社交的能力比學習知識的能力更重要。
***看樣子作者心存不少怨恨,花了不少時間整理一個人抱怨的邏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