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情懷”在人們的討論語境中慢慢變得越來越不像個褒義詞。每每說起,仿佛總有半是“將就”半是“賣老”的意思,仿佛現(xiàn)在的年輕人未曾經(jīng)歷當初的風情萬種和驚濤駭浪就沒資格對如今的美人白頭和英雄遲暮評頭論足。同樣的道理,當2007年的《諜影重重3》為這個故事的三部曲劃上了一個完美的句號的時候,觀眾都看著意氣風發(fā)的Jason Bourne透過紐約的林立的摩天大樓遠遠幾乎深情地凝視著Pam Landy說出那句:You look tired, Pam, get some rest. (Pam你太累了,好好休息吧),最后從紐約哈德遜河游走,Nicky聽到電視里的新聞之后會心一笑。在那個時候,這個三部曲故事毫無疑問成為了永遠值得影迷回味的經(jīng)典。如今十年之后,觀眾在電影開始不久的雅典騷亂一場戲中看到了已經(jīng)胡子拉碴的Jason Bourne,面對前來要告訴他更多身世的Nicky,問了一句:“我現(xiàn)在就是要活下去,現(xiàn)在這個和我有什么關(guān)系?”
其實在看完《諜影重重5》之后,觀眾也應該問問導演保羅-格林格拉斯和主演馬特-達蒙:已經(jīng)差不多十年了,為什么還要在這個時候拍這么一部續(xù)集?十年之后的《諜影重重5》,觀眾看到了諸多與時俱進的元素:希臘和阿爾巴尼亞邊境的敘利亞難民、經(jīng)濟危機引發(fā)的希臘騷亂、社交媒體巨頭和中情局之間拿不上臺面的用戶隱私之爭,諸如此類不及備載;但看著大銀幕里還差五年就知天命的馬特達蒙抬頭皺紋、氣喘飛奔、神情疲憊地繼續(xù)無所不能,很難讓觀眾不產(chǎn)生惻隱之心:這又是何必???這位滿臉寫滿疲憊的中年大叔已經(jīng)不是當年那個抄起屋里的雜志或者浴缸里的毛巾就能徒手跟人單挑的Jason Bourne了。
而這種疲憊其實并不只是表現(xiàn)在今年已經(jīng)45歲的馬特-達蒙抬頭的皺紋和粗糙的皮膚,而是故事本身動因的難以令人信服。在諜影重重1里,觀眾隨著Jason Bourne的視角,從一無所知的開始一路被人追殺一路探尋主角的身份,直至最后歸隱;在諜影重重2里,原本想要逃離過去的Jason Bourne卻因為一起生活了兩年的女友死于非命而重新開始了自己的復仇之旅;在諜影重重3里,觀眾再次跟隨Jason Bourne的視角,一路輾轉(zhuǎn)回到了紐約,解開了Jason Bourne身世的真相故事(諜影重重4略過,因為真的沒得說…….)。而在諜影重重5里,Jason Bourne在將近10年里壓根沒有招誰惹誰,只是因為當初有一段緣分的Nicky發(fā)現(xiàn)了他父親Richard Webb當初的死和CIA新的計劃,才要重新找到Jason Bourne。僅從故事動因出發(fā),當主線故事里主角身世已經(jīng)清楚的時候,再在續(xù)集里加上主角父親當年的死因和為殺父之仇重新上路這種情節(jié)未嘗不可,只是難免讓觀眾覺得有編劇偷工減料的意思。
而當Jason Bourn差不多十年后再度上路的時候,他所面對的的對手也不是當年那兩位性格鮮明令觀眾印象深刻的Noah Vosen和Pam Lanley了。十年后的中情局局長Robert Dewey是一位自我感覺良好裝腔作勢無所不用其極的老油條;而Heather Lee也并沒有Nicky當年的惻隱之心,而只是一位一心想要在中情局這個大組織里通過各種成績往上爬的上進女青年。而當Jason Bourne最后在華盛頓的湖邊告訴Heather“容我再想想要不要回到中情局”的時候,他大概可能會懷念當年那個和他在紐約冰天雪地里斗智斗勇的Noah Vosen,以及隔著摩天大樓的落地玻璃通過電話告訴自己真實姓名的那個Pam Lanley。比起當年那兩位,現(xiàn)在這一位反派和一位亦正亦反的角色都不如當初那么鮮活動人躍然銀幕之上了。
說了這么多,如果只是為了批評《諜影重重5》的話,那顯然絕非本意。因為十多年前橫空出世的《諜影重重》三部曲的確在當時以驚艷之勢震撼了幾乎所有觀眾。無論是角色塑造、故事展開、手持攝影、高速剪輯、晃動鏡頭等諸多風格,毋庸置疑地以開宗立派的地位奠定了近十幾年以來好萊塢動作電影的風格。
就拿最簡單一點講,在《諜影重重》系列之前,動作電影的主角打斗套路無非三個:要么打得裝備先進,要么打得套路好看,要么打得肌肉健碩。觀眾已經(jīng)習慣了詹姆斯邦德007的各種先進裝備可以一邊泡妞一邊戲耍對手、或者袁和平執(zhí)導的黑客帝國的西服武術(shù)套路大戰(zhàn)N回合、要么就是州長大人拿起加特林無限子彈橫掃包括人類、外星人、機器人、異形人在內(nèi)的各種敵人;而《諜影重重》則幾乎是在一夜之間引領(lǐng)了一種方寸之間輾轉(zhuǎn)騰挪的的短兵相接之感:隨手抓到之物,無論是報紙毛巾還是燭臺鍋蓋,抄起來就可以近身格斗。而且除非是大戰(zhàn)boss,否則主角盡量會在幾招之內(nèi)干凈利落地制服對手;與此同時,導演保羅-格林格拉斯始終在格斗的晃動之中,將鏡頭保持在觀眾齊肩高的視角,還利用不斷地視角轉(zhuǎn)換和快速剪輯,營造出一種非常壓迫和真實的觀感。而現(xiàn)到如今,連007 系列這種專職泡妞耍帥起家的電影系列到Skyfall里都玩起了手持攝影、晃動鏡頭、近身格斗的招數(shù),可以想見,現(xiàn)在的年輕觀眾很難想象當年《諜影重重》系列的橫空出世之感。即便是在現(xiàn)今已經(jīng)很難挖掘出亮點的部分,《諜影重重5》依舊帶來了久違的驚喜:本片的幾場動作戲部分十分驚艷。尤其是片尾拉斯維加斯賭場追逐一場,毫無疑問會將觀眾死死釘在電影院的椅子上,然后張大嘴巴不禁驚嘆這是怎么做到的。
到了這個年紀,似乎電影系列和人的成長一樣,都到了中年危機的時候;只是這個時候還要拼盡全力為年輕的觀眾展現(xiàn)一下當初的英姿,添加許多當下的元素以證明自己沒有過時,諸多贅肉和力不從心難免讓人感慨。白頭的英雄和遲暮的美人畢竟讓人唏噓,只是我猜,可能在保羅-格林格拉斯和馬特-達蒙看來,今天的我們也未必能有當年的觀眾那種驚艷幸福之感吧。畢竟,相比“情懷”,“驚喜”更讓人期待。
ps:需要資源的可以點這里:諜影重重_去轉(zhuǎn)盤網(wǎng)搜索結(jié)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