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晚期,此時的大唐已經是個暮年的老者,雖然無力,但依然充滿智慧,長安城,仍然是世界文化的中心,依然是所有文人都為之向往的地方,這是一座不缺故事的城市,可接下來的故事,卻千年來一直讓人唏噓感慨,為紅顏的薄命,也為愛情的無奈。
長安的郊外,一個姓魚的秀才正在苦讀,等待著科舉大考,他的妻子已經懷孕,不久,生下了一個女兒,魚秀才很高興,給她取名幼薇,父親很喜歡這個不僅長的漂亮還聰明伶俐的小女孩,并且親自教她識字讀書,小女孩的文學悟性極佳,三四歲時,父親已經開始教她詩文,一家人的生活雖然貧困,但也還算過得快樂。
可惜,魚秀才屢試不中,心情抑郁之下一病不起,沒多久,就扔下母女兩而去了,安排完魚秀才的后事,母女兩的生活陷入了困境,為了能活下去,母親帶著小女孩來到長安城中尋找工作,最后落腳到一家青樓里替人洗衣為生,即便在這樣艱苦的條件下,母親都沒有忘記父親的遺言,省吃儉用的將小女孩繼續送去上學,而小女孩也不負父親所望,七歲便能立物就詩,八歲便在長安城中才名卓著,人稱長安女詩童。
古時候的青樓,是文人雅集最喜歡的地方之一,能獲得文人墨客們青睞的青樓女子,必然也是才貌雙全,青樓的老鴇早就對幼薇的才貌贊賞有加,一直說服她的母親將她送到青樓里培養,這一天,老鴇見到小女孩獨自一人在院中玩耍,便指揮手下想將她綁走就范,弱小的幼薇掙扎呼救,可四周都是看笑話的人,幼薇淚眼中看到的,都是嘲笑和冷漠,就在這時,一個高大的身影出現,一聲暴喝響起:住手!
這是十歲的魚幼薇第一次見到溫庭筠,已經四十歲的溫庭筠身材魁梧,樣貌卻非常丑陋,因此還得了個“溫鐘馗”的外號,可在魚幼薇的眼中,此時的溫庭筠卻是世界上最好看的男人。老鴇一看是才名卓著的溫庭筠,連忙賠罪離開,魚幼薇早就聽聞過大詩人溫庭筠的大名,本就是自己仰慕的偶像,此時就活生生的站在自己的面前,離得這么近,看著要轉身離去的溫庭筠,幼薇驚覺他這一轉身,可能就再無機會,連忙跪下謝恩,并請求他收自己為徒。
扶起幼薇,溫庭筠有些無奈,自己落拓瀟灑慣了,連男弟子都沒有,如何能收個女弟子,可看著這個相貌清秀的女孩一臉的渴求,還有魚幼薇看他的眼神,直入他的內心,讓他的心被揪住一般,再也做不到轉身離去,轉頭看看窗外,河邊的柳絲隨風擺動,溫庭筠微笑的說道,那你就以江邊柳為題作詩一首,作得好,我便收下你。
溫庭筠的微笑給了魚幼薇無限的動力,不消片刻,便隨口吟出了一首名作:
《賦得江邊柳》:
翠色連荒岸,煙姿入遠樓。
影鋪秋水面,花落釣人頭。
根老藏魚窟,枝低系客舟。
蕭蕭風雨夜,驚夢復添愁。
這是一首極其工整的格律詩,而且用詞老道,意境優美,這也是全唐詩中收錄的作者年紀最小的作品,一聽之下,溫庭筠不禁拍掌叫絕,看著溫庭筠面上的歡喜,魚幼薇反而落下了眼淚,這真像一場美夢的開始,從今以后,居然真的可以離他這么近了。
溫庭筠不愧是俠骨柔腸的真漢子,不但真的收幼薇為徒,還資助母女兩回到郊外的老宅生活,溫庭筠也時常去指點魚幼薇的學業和詩詞,魚幼薇每天都早早起床,在家門口讀書,就盼望著小路的那頭會出現溫庭筠魁梧的身影,只要那身影出現,她就會滿心歡喜跑上前去,牽住那溫暖而寬厚的手掌,而溫庭筠也總是報以溫暖的微笑,這一刻,幼薇的心中,是多么渴望可以這樣一直下去,一生一世。
在溫庭筠的引薦下,長安女詩童的名氣更響了,魚幼薇最幸福的事莫過于牽著溫庭筠的手,隨他到處去,看著他向別人介紹自己時的一臉自豪,聽著他高談闊論,出口成章。這一年多的時光,可能是魚幼薇一生中最幸福的日子吧。
可惜,屢試不中的溫庭筠再也不想考了,接受了一個小得不能再小的巡官職位的任命,聽說溫庭筠要走,十一歲的魚幼薇哭了幾天幾夜,心中愈發確定,自己是真的愛上這個比自己父親年紀還大的老師了。
送溫庭筠離開后,魚幼薇陷入了深深的相思之中,一年過去,秋風再起,秋夜漸涼,一片相思無處訴的魚幼薇寫下了著名的情詩:
《遙寄飛卿》
階砌亂蛩鳴,庭柯煙露清;
月中鄰樂響,樓上遠山明。
枕簟涼風著,謠琴寄恨生;
稽君懶書禮,底物慰秋情?
面對魚幼薇直白的示愛,溫庭筠選擇了沉默,他不是看不出這個女弟子對自己的愛,可自己比她大三十二歲,又是師徒關系,而且,溫庭筠心中對自己丑陋的相貌還是非常自卑的,他也很愛這個女孩,所以,他覺得魚幼薇可以有更好的歸宿,而不是自己這個丑陋的老男人。
轉眼秋去冬來,大學紛飛,苦等了幾個月沒有等到回信的魚幼薇從滿心的期待變成了幽幽的哀怨,她生怕自己深愛的男人不知道自己的心意,又寫了一封長信表達自己的心意,并再次附上一首詩:
? ? ? ? 《冬夜寄溫飛卿》
? ? ? 苦思搜詩燈下吟,不眠長夜怕寒衾;
? ? ? 滿庭木葉愁風起,透幌紗窗惜月沈。
? ? ? 疏散未聞終隨愿,盛衰空見本來心;
? ? ? 幽棲莫定梧桐樹,暮雀啾啾空繞林。
在這首詩里,女孩哀怨的心思表現得淋漓盡致,面對弟子更加赤裸裸的表白,溫庭筠也陷入了痛苦之中,他也很想照顧這個女孩一生,可是,他覺得這是自私的,他不能讓自己這么做,?于是,他故意裝作不解風情,始終沒有邁出那一步。
在魚幼薇十四歲那年,一個年輕而英俊的才子一舉奪魁,成為新科狀元,他叫李億。這一年,溫庭筠也回到了長安,魚幼薇雖然哀怨,但能陪在溫庭筠身邊,她就已經很開心了,溫庭筠帶他一起去看了科舉的發榜,想讓他看看年輕才俊們的風采,魚幼薇自然看出了老師的心意,不禁有些失魂落魄開始患得患失。
狀元李億慕名拜訪溫庭筠,對魚幼薇一見鐘情,此時魚幼薇的母親已經過世,于是李億苦苦哀求作為老師的溫庭筠將魚幼薇嫁給他,可是考慮到李億已經有正妻,魚幼薇只能做妾,溫庭筠不想同意,然而在魚幼薇的心里,不能嫁給自己所愛的人,那么嫁給誰都是一樣的。
魚幼薇答應嫁給李億,李億欣喜若狂,娶到才名卓著的長安女詩童,才貌雙全的魚幼薇,這讓他在長安甚是風光了一陣子,而他在這期間對魚幼薇也還不錯。
將魚幼薇嫁給李億后,溫庭筠也覺得是心被挖去了一般的難受,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之中,為了不再見到小兩口恩愛的樣子,溫庭筠再次離開了長安,從此后便和魚幼薇只有書信往來和詩詞唱和。
魚幼薇也漸漸接受了李億作為自己丈夫的事實,將對溫庭筠的愛深藏在心中,盡量表現得很恩愛的樣子,就這樣和李億過了幾年,然而好景不長,李億的正妻裴氏也來到了長安,聽說李億娶了小妾,非常憤怒,經常到魚幼薇居住的地方吵鬧,并逼著李億休了魚幼薇,而裴家在官場勢力龐大,李億無力抗衡,萬般無奈之下,李億將魚幼薇送到了咸宜觀中修行,讓她暫避裴氏的風頭,觀主給魚幼薇娶了道號玄機,魚玄機。
魚玄機在道觀里等了李億三年,老觀主去世,魚玄機成了新的觀主,還收了弟子,而此時的魚玄機,心中還藏著愛,那一日,鄰居的女子因為和丈夫吵架在河邊傷心痛哭,魚玄機寫下了那首千古傳頌的:
《贈鄰女》
羞日遮羅袖,愁春懶起妝。
易求無價寶,難得有情郎。
枕上潛垂淚,花間暗斷腸。
自能窺宋玉,何必恨王昌?
可是,三年后的那一天,他連續得到消息,李億帶著夫人裴氏去揚州赴任,根本沒打算再接她回去,而另一個消息則更讓她徹底崩潰,五十歲的風流才子溫庭筠終于娶妻了,魚玄機把自己關在房間里痛哭了幾天,等她再次走出房門的時候,整個人已經變了。
咸宜觀門前掛出了一塊告示——“魚玄機詩文候教”,長安文人們沸騰了,紛紛奔走相告,一個比青樓更值得去的地方成為了文人雅聚的首選,文人墨客,官宦子弟甚至王孫貴族紛至沓來,魚玄機的絕色天姿和一流文才讓這些人神魂顛倒,魚玄機也在紙醉金迷和性愛的歡愉中麻醉著自己。
魚玄機可謂來者不拒,可偏偏屢次將一個叫裴澄的拒之門外,而且只是因為對裴氏的厭惡而厭恨姓裴的人。
在一次官二代的聚會中,一個公子帶來一個叫陳韙的樂師,當魚玄機的眼光落在陳韙身上的時候,瞬間就呆住了,這個魁梧的樂師是如此的像自己心中深愛的那個人,魚玄機主動示好,兩人很快就如膠似漆,此時,魚玄機已經二十四歲。
這一日,魚玄機應王孫之約外出游山玩水,想到陳韙可能會來找自己,便囑咐侍女綠翹讓陳韙明日再來。待到到傍晚魚玄機回來的時候,問綠翹陳韙可曾來過,綠翹有些慌亂的回答陳韙午后來了一次就走了,綠翹的慌亂引起了魚玄機的懷疑,再仔細看,就發現綠翹的發髻是重新梳過的,胸前還有一道淡淡的指甲劃痕。
霎時妒火中燒而憤怒的魚玄機開始鞭打這個只有十三歲的小女孩,而綠翹卻也來了氣,頂撞的說道你已年長色衰,而我正值花季,男人當然喜歡我,這一句話徹底激怒了魚玄機,瘋狂的抓住綠翹的頭發向墻上撞去,一個鮮活的生命就此結束,而后,魚玄機將綠翹埋于花下,若無其事的繼續接客,直到數日后,綠翹的尸骨被發現,魚玄機才因殺人被捕。
在獄中,魚玄機已經生無可戀,寫下了自己的最后一首詩:
獄中作
焚香登玉壇,端簡禮金闕。
明月照幽隙,清風開短襟。
詩中已經暗示她自己想要登天而去,其實她本可以不死的,許多人在為她說情,而溫庭筠也正在趕回長安,可無巧不巧,此時主理審案的京兆尹,正是那個屢次被她拒之門外的裴澄,懷恨在心的裴澄判了斬立決,當溫庭筠趕到的時候,魚玄機已經人頭落地。
有人過來告訴溫庭筠,魚玄機臨死前,大聲宣告,不管愛她的男人有多少,也不管她有過多少男人,她心中深愛的男人始終只有一個,那就是自己的老師溫庭筠,溫庭筠聽罷放聲痛哭,悔恨是自己生生毀了魚玄機。
為魚玄機收斂下葬后,年近六十的溫庭筠再無心為官,整日以酒為伴沉醉青樓,未幾便追隨魚玄機而去了。一場本該千古傳頌的愛情故事,就這樣匆匆收尾,魚玄機也用她二十六歲的短暫生命譜寫了一個令人扼腕嘆息的故事。也許在魚玄機見到溫庭筠時寫下的第一首詩里,那句作為結尾的“蕭蕭風雨夜,驚夢復添愁”,就已經注定了,這必然只是一場風花雪月的驚夢吧。
最后,附上一首溫庭筠的小詞做結尾,不知讀完,會不會也一聲長嘆:
《望江南》
梳洗罷,獨倚望江樓。
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
腸斷白蘋洲。
撰文——東籬若塵(文俊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