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內疚,這世界沒有絕對的清白

有天晚上,閨蜜A找我聊天。她讓我給分析下:到底要不要買日版的iphone6s?我知道,這段時間A一直心心念念想買蘋果,如今有條件了,她卻猶豫了。

為什么呢?A跟我說,前年,她弟弟結婚花了不少錢。家里一時也拿不出來,只能去借。家里欠的錢還沒還完呢,又發生了其他事端。去年八月,A弟弟家的寶寶出生了,原本是件值得開心的事情,卻怎么也讓人開心不起來。寶寶剛出生,就被醫生告知在娘胎里缺氧,導致智力低于正常孩子兩歲左右。寶寶從出生就開始治療,花了不少錢。現在聽說寶寶在做康復治療,兩周一個療程,一個療程需要三四千元。然后A給我算了一筆賬:寶寶的奶粉錢,治療的錢,再加上其他日常生活開銷,每個月至少需要一萬多。

A一家常年在外,爸爸開公交,媽媽也找了事做。她和爸爸媽媽、弟弟弟媳生活在一起。A一提到想買蘋果,就會想到她的爸爸身體不好,又想到家里還欠著債,就猶豫了。她覺得如果買了蘋果,會覺得特別內疚。

最近,A說她的姐姐帶了孩子過去小住,有時會覺得委屈。A是護士,護士上班辛苦不說,又趕上應付考試,不得不抽空看書復習。可是回家之后才發現自己根本沒時間復習。A不是被要求帶孩子,就是被要求做其他事情,晚上也經常被孩子的哭聲吵醒。最后還很無奈的告訴我:不做不行,家人說了,帶孩子、洗衣服、做飯三者必須選一樣。我建議A跟家人好好談談,合理安排時間,都是家人,應該會理解。

沒過幾天,A又找我聊天。她說平時家人讓做什么,她都盡力去做好,為什么當自己有事的時候,家人卻不愿意抽出一點時間陪她呢?原來A想讓家人陪她去醫院做個檢查,家人都說很忙拒絕了。A的姐姐竟然還說她自私,她就跟姐姐吵了幾句。A的爸爸跟A說,不管姐姐說什么,她都不應該跟姐姐爭吵。A很難過。


我想起了《可愛的詛咒》里作者提到的一個案例:英迪拉,她的家人把她當作了二十四小時營業的服務商。大家總是希望她能放下手頭的一切事情,為出租房找水管工、預約牙醫、為家鄉來的親戚安排食宿,還要一臉成就感的笑臉相迎。作為家里唯一一個還沒有出嫁的女兒,以上這些如果少做一點,英迪拉就覺得自己是個“不孝且忘恩負義的女兒”,她感到很恐慌。英迪拉很想改變,她按照作者的建議,為自己畫了個“責任餅圖”:

1.問自己一個問題:誰應該去照顧爸爸媽媽?

2.圍繞提出的問題,英迪拉把餅的四分之一分別給了她的爸爸媽媽,畢竟現在爸爸媽媽還很健康,他們可以管好自己。接著她把另一半分成了四等份:包括自己在內的兄弟姐妹各一份。

這樣做,英迪拉終于認識到,她沒必要覺得自己有義務隨時對別人伸出援手,或因為自己沒能幫助別人而感到愧疚。英迪拉慢慢有了更多自己的空間,可以考慮其他事情,可以按照自己的安排行事,她變得越來越快樂。


我也是個不懂拒絕的人。前段時間我報名參加了小風心理咨詢,進了自控力小組。正式開始前一周,小風老師進行了一個一對一的交流,在交流中,我說明了自己的情況和想改變的狀況,然后就有了一個計劃與目標:學會合理拒絕,讓別人按自己的規則來做事。計劃要求我每周拒絕2-3個不合理要求,每個拒絕至少說出兩條合理理由,鍛煉自己的邏輯思維能力。每天讀書半小時,配合拒絕練習,所讀數目《可愛的詛咒》。每晚都要在群里做一天總結,分享拒絕之后的感受。

記得有段時間我看武志紅的書,讀到“不要內疚,這世界沒有絕對的清白”的時候,著實被震撼了一下。隨后又看了他的《身體知道答案》里的一篇文章《不含敵意的堅決》,受益匪淺。他說:“我們心中埋藏著很多敵意,關鍵不是人性惡,而是人性被壓抑得太厲害了。”如何做到不含敵意的堅決?要試著學會覺察,去化解心中的敵意。有時候,我們頭腦中的聲音不是自己的,當頭腦中有一些抵觸別人的情緒時,可以把注意力從頭部向下移動,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平常生活中,不善于拒絕別人的人,拒絕了會覺得內疚,順從了心里也不會舒服。其實有些內疚是沒必要的。畢竟在這個功利社會,大家都很忙。自己的事情都忙不過來了,哪有糾結要不要拒絕。先取悅自己,再取悅他人。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幸運的是 我們從不同的母體中出生 卻相逢在 同一片溫情的農場 幸運的是 我們從同一片農場里離散 卻重聚在 同一座陌...
    自由過渡閱讀 240評論 2 2
  • 近日在網上看到了這樣一則消息:一名28歲北京大學歷史系女博士生,現身患運動神經元疾病,俗稱“漸凍人”,病危,立下口...
    會作揖的倉鼠閱讀 209評論 0 0
  • 最近,有很多眼鏡店老板朋友咨詢我,眼鏡店到底要不要對接微商產品,這個問題其實很難回答,所以想了很久,因為這個問題的...
    張永剛閱讀 800評論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