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有大一新生給我留言:“我剛上大一,還是個小白。對于大學四年,你有沒有什么經驗和建議給我啊?
想了會兒,我這樣回復:學妹,每個人都獨一無二,我們感興趣的,熱愛的,亦或是討厭的,都有差別,我們選擇的路也不一樣。趁你年輕,跟隨內心,就好。不負大學,不負青春,就好。
之后學妹又問:對了,社團,學生會都在招新,我要不要多加一些?雖然有的不感興趣,但可以顯得合群,而且可以加素拓,積累人脈咩。
聽到這里,我只想默默說,我剛到大學那會兒也這樣想,可是后來我發現我想錯了。
現在我算是想明白:大學四年,適當孤獨比盲目合群更舒服。
02
盲目合群,占用時間,浪費精力。
就從社團和學生會招新這件事說起吧,它一般發生在新生報道后的這個月。學長學姐拿著宣傳單給新生發,并呼吁大家前來報名參加。
我那時聽過最套路的一句就是:“加入我們可以得素拓,到這里來可以加綜測。”大一新生最開始不懂素拓和綜測有什么用。學姐學長們接著就說:和獎學金掛鉤的啊,還有利于評三好生,快來報名!”
然后好多大一新生不管自己喜歡,社團的話就直接交了會費,學生會的話趕緊回去準備面試。再然后呢?過了三分鐘熱度,你就沒有了熱情。
可是,手機短信依舊會顯示:“XX時間XX地點,開會/活動,收到請回復。”你只好一臉嫌棄地打出兩個字“收到”,或編一個人人都能識破的清潔借口,然后發送。
很多時候,你礙于面子,還是去了,又覺得沒有意思,只覺得浪費時間罷了。可能因為這個沒什么實際內容的會議或無聊的活動,你又得推掉一些自己喜歡的事。
所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自己喜歡并且適合的學生工作吧。這樣,你會自動帶上熱情和好心情,因為做自己熱愛的事情,本就令人心生歡喜。
像我一直喜歡攝影和新聞,然后大學就去加入大學生全媒體中心,傳媒聯盟,把學生工作和愛好結合起來,自己也有熱情和耐心。
03
盲目合群帶來的表面熱鬧,反而讓你內心更孤獨。
可能你聽別人說:在大學啊,人際關系很重要,培養人脈很重要啊。于是,本來就喜歡安靜,不太喜歡喧囂的你,為了所謂的合群,為了所謂的人脈,三天兩頭奔走在社交場合,常常參加各種聚餐,活動,…你們一起吃飯,喝酒,唱歌,聊人生,談理想…
然后你誤認為這樣一群人的熱鬧,真好,一點也不孤獨,可很多時候,你會發現,這是你內心更加孤獨的存在。為什么?因為你本愛這樣,你是為了某種利益而強迫自己盲目合群。
另外,我想表達的是,你以為這樣就能積累有價值的人脈資源?額,寶寶,你想多了,我認為這樣積累的最多是一起吃喝的玩伴,所以,你也不用寄希望于用這種方式得到太多長遠的好處。
對于“什么是人脈”這個問題,我的理解是:人脈不是你認識了多少人,和多少人稱兄道弟,而是在于你自己能帶給對方多少有價值的資源,因為人脈本就是一種價值互換。
在大學四年,你在合群的同時不妨多花點心思學習,畢竟你的本職是學生。當然這里的“學習”不只是課本上的專業知識,還包括各種技能,人際交往等等…當然,并不是說多結交朋友不好,多結交朋友很好,我只是不推崇在大學為了某種利益而刻意合群結交”朋友“。
大學四年,很好的狀態是有一些和自己興趣,三觀,相符的朋友,你們聊得來,能走心,不用刻意,這才是難得的財富。
04
我啰嗦了這么多,再說說適當孤獨吧。
適當孤獨,是在大學,不把全部時間花在如何合群,以及盲目合群上。你得給自己留點安靜獨處的時間,用來思考,用來對話內心,用來不斷成長。
我也一向覺得,適當的孤獨不是內心的煎熬,而是心靈的平靜富足。同時,并不是主張大家變成一個沒有朋友的孤獨患者。
例如,溫暖的午后,一個人去圖書館找本書,坐下來慢慢讀,讓書香伴你遠航;沒有人一起的話,可以一個人去操場跑跑步,聽自己喜歡的歌,讓運動和音樂與你同行;周末有空,騎車到周邊小鎮逛逛,或去看一場展覽或表演,文藝的咖啡館也是個不錯的好去處。
也許有人會問你:“為什么你總是一個人?”這時你會想是不是自己,人緣差不合群,其實不是,只是你有自己的節奏,有自己的想法。回答一句:“我就是喜歡孤獨啊!”就好,不要在意。
有的時候獨處,適當孤獨,更是一種內心的熱鬧。
05
而我為什么我覺得適當孤獨更舒服?
適當孤獨,不用費勁心力取悅別人,這樣正好是取悅自己。
盲目合群,你不能隨心所欲,你揣摩別人的心思,說別人想聽的話,保持微笑,不讓情緒輕易展現。而適當孤獨時,你可以笑可以哭,可以安靜呆著不說話,這樣取悅自己不也很好?
適當孤獨,讓你有更多時間放松自己,不被打擾,如此美好。
我的一個朋友,他就是典型的不喜歡盲目合群,不喜歡逼自己和聊不來的人待在一起。他發現有不錯的景,有適合拍圖的地方,就一個人帶著帶著相機,邊走邊拍,樂在其中。
適當孤獨,讓你遠離熱鬧和喧囂,靜下來用心思考。
人在獨處中,能與自己的靈魂相遇。獨處是很好的和內心對話的時間,去思考去聽你內心的聲音,你想要什么又應該去做什么?
之前我在本子上寫:美少女的夢想是成為棒棒的自由撰稿人和獨立攝影師,加油。之后我常一個人在圖書館看書到閉館,一個人碼字修圖到深夜,伴著疲憊和夢想入睡,孤獨并且快樂,孤獨并且滿足。
如果你想觸及到想要的詩和遠方,不妨適當孤獨去積蓄力量。
06
有夢想的人是孤獨的,有大夢想的人更孤獨。
安靜生長,不用喧嘩,孤獨相伴,讓你的實力替你發聲,何嘗不是個好的選擇?
可能你覺得室友都在打游戲看美劇,你一個人學習或做其他事,不合群很孤獨。這時愿你能堅持“孤獨”。那些取得成功的人或者是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的人,之前都有一段孤獨,都走過荊棘小路。
就拿大學來說吧,那些拿到獎學金,站上頒獎臺的光鮮時刻,背后更多是一個人泡圖書館實驗室,獨自努力的孤獨時光。
當你積蓄到足夠的能量,跳出周圍的圈子,你會發現之前的孤獨是通往更好圈子的必經之路。
這些只是我自己的一些小感悟。其實,我不太喜歡給別人提建議,因為,我沒資格干涉別人的行為。另外,每個人具體情況不一樣,興趣愛好,性格特點…都千差萬別,有時我以為的真理可能在你眼中是個偽命題。
我說適當孤獨好,可能你不這樣想。至于什么才是大學最好的狀態,慢慢體會,走過你就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