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發孩子的學習內動力

現在比較普遍的現象是孩子學習缺乏內動力,而家長焦慮無比。親子之間不談學習,國泰民安,說到學習,滿腹怨氣,親子關系一地雞毛。

每個父母都希望有個別人家的孩子,能夠自動自發地主動學習,各項全能,為自己門面掙榮光。

在六七十年代,父母根本很少管孩子,孩子大部分都野蠻生長,反而健健康康,出現問題的孩子比較少。在這個物質豐富的年代,教育孩子成為了壓垮小夫妻生娃的一座大山。費錢費力費時間,可能教出來一個自己的敵人,恨不能把孩子塞回肚子。

對于孩子而言,學習只是他的一部分,我們首先要樹立正確的觀念,孩子成績好了就什么都好,孩子成績不好了人生就over了,這是功利心太強了。讓孩子保持對世界的好奇,有一顆強韌的心,有學習新知識的動力,健康快樂,能活成他想要的模樣,才是我們該關注的。

那如何才能讓孩子有學習的內動力呢?

一、培養孩子自信。

自信,就是相信自己,相信自己可以做成自己想做的事情。這份自信要從他信來,我們要幫助孩子找到他的自信。

我有一個學生,在疫情階段我讓他對我教的學科越來越有興趣,成績也有了明顯進步,從班級倒數到了班級前列。

我是如何做的呢?

因為疫情,他又是班級的后進生,我會特別關注他。每次上課,只要看他攝像頭關了,就要提問他。每節課上也是必定會提問他。他在我的推動下,作業還算蠻認真。我就每次上課前有機會就表揚他作業認真,比一般同學都提前交給我。他確實是這樣做的,當然其實他的作業只完成基礎的,難題都放棄的,所以對他來講作業是很快就會完成的。偶爾稍微多做了點難一些的題目,我又在全班面前及時肯定,表揚他作業不會主動問我。只要有一點點閃光點,我都不放過。在一個月的線上表揚下,他居然開始做一直放棄的難題,而且告訴我現在題目好像沒有那么難了。

認為難題簡單了

他的態度改變了,成績立馬有了很大改變。回顧他進步的過程,我不斷肯定他,幫助他解決學習中的難題,他就從被動開始到主動,成績上去了有了成就感就更自信了,會形成良性循環。

自信從他信來,我一直對他灌輸的是別人可以,你也可以的,并且幫助他真得有進步,他的內動力就會慢慢增強。

二、讓孩子保持愉悅的心情。

只有當一個人心情愉悅的時候,他才有好的學習效果和有創造力。

我每節課之前,都會努力去發現孩子們做得好的地方,把優秀的部分展示給大家,既表揚了做得好的同學,又讓其他人也學習到好方法。讓他們上課前就有好的心情,后面的課程就會積極參與,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樹立自己的目標。

每周六我會帶孩子們讀書,討論當下的一些問題。在同學分享他所閱讀的書中內容時,很容易引導他們去分享自己的目標。我發現每個分享自己人生目標的孩子都是快樂的自信的,我也會問他們如何去實現自己的目標呢?當下要做些什么呢?在分享思考的過程中,他們會更加明確目標和實現目標要采取的行動,而不是把目標一直停留在計劃中。多談目標多聊夢想,孩子們就會越來越清晰自己未來想成為的人,他們也會為此主動付出努力,而不是為了完成別人的想法被動去努力。

任何事情都是有方法的,要做智慧的父母,激起孩子的內動力,活出他自己想要的人生。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