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峰著作《健康一生》修訂版第一章【遠離醫院和藥物,自己學習健康管理。】
?
? ? 【一、遠離醫院和藥物,自己學習健康管理。】
? ? ? ? 很想告訴所有的醫務人員和病人,不要再為治療慢性疾病而奔忙,那些徒勞的動作,不但不能將慢性疾病治好,反而令情況更加難以控制,因為,急于處理慢性疾病,等于把慢性病當作急性病來治療,其結果,將導致把慢性病,演變成了急性病。最后剝奪病人的生命。
? ? ? 醫學工作者十分清楚這一事實,卻不愿正視,更不愿意改變方向和習慣。因為控制病人成了他們工作的樂趣和成就感的來源。他們有時根本忘記了病人是人,需要尊敬和愛護,尤其是疾病的時候。
? ? ? 無論有多么艱難,我都會對傳統的醫療模式發起挑戰。我知道專家們不一定會來支持我,因為這需要勇氣,但是,勇氣卻是專家門容易缺乏的。但是,病人和關愛他們的親屬一定會站到我這一邊,因為他們需要知道真相!
? ? ? ? 【真相是,疾病一旦發生,無論大小,都是不能夠治療的。 】
? ? ? ? 【我們的目的不是治療疾病,而是恢復健康。 】
? ? ? ? 【減少對身體的傷害來源,并幫助新的健康組織的生長,才是幫助病人恢復的關鍵。 】
? ? ? 【疾病,代表人體遭受某種傷害所造成的結果。】這種結果是一種狀態,是一個事實。事實是無法改變的。比如燈泡壞了,是不能修好的,只能換了。計算機零件壞了,是修不了的,只能把零件換了。玻璃碎了,凳子斷了,真正都是修不了的,只能換了。樹葉枯萎,要的是長出新的樹葉,頭發掉了,要長出新的頭發。細胞死亡,要長出新的細胞。【疾病代表身體細胞的死亡速度大于細胞生長的速度。無論什么疾病,細胞的生長與任何治療手段以及藥物無關,只和細胞的生長條件有關。這個條件就是所有生命存在的關鍵因素:“陽光、空氣、水、食物” 】
? ? ? 【如果不幫助病人在這四個基本要素中得到改善,任何藥物或手術或許改變了病人對病癥的感受,但卻不能幫助病人恢復健康。 】
? ? ? ? 現代人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滿足的同時,對健康的愿望越來越高,市場上也充斥著各種宣稱對健康有益的保健品甚至藥物。人類對健康如此關注真是前所未有,尤其是在SARS病毒的影響之后。然而,錯誤的知識遠比無知所造成的傷害更大。許多宣傳夸大了產品的功效而忽視了產品的安全性。
? ? ? ? 促成人體健康的因素有許多, 我們常說的 主要包括四大要素:適量的運動、充足的睡眠、良好的心態和均衡的飲食。 但是另外還有一些相關的因素 也會對人造成影響,比如:正確的排泄習慣、身體的姿勢、生存和工作 與生活的環境 、遺傳等問題。 實際上身體會不斷地被迫去適應各種變化,這種適應方式所表現出來的狀態就被稱作病癥。病癥原本不因被當做可怕的事情來治療。它只不過是生存條件發生改變時身體所做的反應罷了。當生存的各種條件變化 并持續的時候 ,健康就會受到影響,就會導致疾病。這個時候病人往往求助醫生,然而醫生并未能幫助病人改變生存條件,包括運動、睡眠的方式,生活的環境、也未幫助他們調節心情改善飲食,當然也就無法改變病人身體繼續受損的狀況,病人也就無法獲得完全康復。
? ? ? 【 一旦健康表現出受損, 要想獲得健康,任何單一的方法,都不能徹底解決。】一個優秀的醫生,同時必須是個健康教育家,必須教育患者采取正確的生活方式,知道避免各種對身體有害的行為,養成對身體有益的生活習慣。【因為真正能夠照顧患者的只有患者自己。】如果患者的觀念是錯誤的,那么其做法必定是錯誤的。一個人每天都以錯誤的方法對待自己的身體,身體必然會因此遭受損害,導致疾病或使疾病日益加重。這是再簡單不過的道理。如果通過教育患者樹立起了好的觀念,在生活起居中能夠隨時做對身體有益的事,身體就可以天天好轉,最終遠離疾病。
? ? ? 幾個重要的觀念:
? ? 【 1、你是你吃出來的,也是你的生活習慣培養出來的。 】
? ? ? 【2、許多人期望真的有靈丹妙藥可以治好病而不用改變生活飲食習慣,那是掩耳盜鈴,可笑而不科學的。 】
? ? ? 【3、錯誤的習慣再小,日積月累也會導致疾病或使原有病情加重。 】
? ? ? ? 正確的習慣再小,積累起來都可以讓你遠離疾病或使你的身體恢復健康。
? ? ? ? 每一個人的生活習慣不同,壓力不同,飲食、生活環境不同,疾病也不同,存在著無數的個體差異。一種治療方式針對這個人有效,但對另一個人可能就變得有害。沒有一種產品是萬能的,也沒有一種方法可以解決所有問題。【真正的醫生是病人自己,沒有人比他更了解自己,更知道自己的生活行為。】如果他不愿意正確地照顧自己,不愿意改變那些對他不利的生活習慣,不學習那些有助于他的生活方式,就沒有人可以真正幫他。就身體而言,人的制造者就是人自己。只有自己的身體才知道自己處于什么樣的狀態。也只有自己的身體才能體察得到什么樣的方式對自己最合適。
? ? ? ? 另外, 除了意外的傷害和急性病需要靠醫生的幫助來控制損害速度以外, 現代人多數面臨亞健康和慢性疾病。這類狀況代表著身體在一段時間內持續受到傷害,要想恢復健康也需要一個持續的過程。事實上,任何疾病 的病人 都有可能 康復 ,包括我們所熟知的所謂絕癥。【醫學上所稱的疾病,是醫學的分類,是為了方便教學的歸類方式。】而身體是不分類的,人體是個有機完整的系統,身體的各個部位都是不可分割且彼此相連的,任何部位的疾病都不是單一的損傷,而是整個系統的影響,如癌癥和那些所謂難以斷根的慢性病癥,包括關節炎、糖尿病、高血壓、慢性支氣管炎,甲亢、哮喘等等。所謂難以斷根,實際上是指不利于身體細胞生存的環境和那些難以改變的不利于身體的生活習慣難以斷根罷了,這才是真正的根。惡化的生存環境加上錯誤的生活習慣,將給身體帶來持續不斷的傷害。這些疾病 的病人 都可以通過生活習慣和方式的改變以及合適的營養支持而徹底 恢復健康。
? ? ? ? 【任何慢性疾病的形成都是長期的某種壓力累積的結果,都代表身體在壓力下所造成的細胞受損或死亡。】如果壓力可以降低,同時提供身體足夠的材料,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疾病 并 不需要治療。因為人體時刻在新陳代謝,這本身就意味著身體自己在對自己進行手術,逐漸替換舊的受損的組織。
? ? ? ? 【人體在六個月內,身體大部分的組織細胞都經過更新,產生新的組織,而在一年內,體內98%的細胞都已獲得更新。只要能夠堅持六個月到一年的正確習慣, 阻止身體繼續遭受損傷,提供均衡的營養,讓更新的細胞都健康而具有活力, 任何疾病就都有望徹底 消除 。】疾病之所以難以通過傳統治療斷根,是因為傳統治療手段只能用于控制疾病時期所反映出來的癥狀表現,而無法幫助修補身體受損的組織。身體的損傷不可能靠藥物來修補。
? ? ? ? 【人體由細胞構成,細胞構成組織,組織構成器官,器官構成人體系統。】【細胞的健康決定了人的健康。構成細胞的物質來自于我們所攝取的食物中的營養物質,它們被人體利用,滋養我們體內的細胞。】【任何藥物都不是修補細胞以及滋養細胞所需要的成分。因此,也不能真正用于幫助人體修復以恢復健康。 】
? ? ? ? 運動、睡眠和心情調節,到了身體受損的階段,也無法直接起到修補作用,身體修復所需要的材料是不能討價還價的。全身的細胞都在時刻等待著那些有利于機體的營養的充分而均衡的攝取,以進行生物的各種化學反應和修復。【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動物,包括人生存的目的就是為了攝取到完整的食物。】只有靠食物中完整均衡的營養素供應,經過適當的時間,身體才能逐漸修補,恢復健康。
? ? ? ? 目前,市場上充斥著各種各樣的宣傳,一味強調某些產品的神奇功效,來吸引那些急于獲得健康,又不愿意改變錯誤的生活習慣的人。實際上,真正有用的不是產品,而是天然的、完整的食物來源以及合理科學的膳食補充。一個正確的對待身體、對待健康、對待疾病的態度,才是健康的關鍵。【建立正確的生活習慣,改變錯誤的生活方式,是獲取健康的不二法門。】
? ? ? ? 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的動力,來源于對健康的正確認識和對疾病的正確理解。
重 點:
? ? ? ? 1、那些難以治愈的疾病,實際上難以依賴藥物和傳統醫療技術去治愈,而是需要兩個真正的醫生:大自然(病人的自愈力)+時間。
? ? ? ? 2、癌癥并不代表嚴重的疾病,只是代表傳統醫學所不了解和掌握的疾病罷了,這也包括高血壓、糖尿病、關節炎等。
? ? ? ? 3、疾病代表病人組織受損,需要修復。修復病人的組織就意味著要在病人機體內淘汰舊的組織,產生新的組織。醫生及現代醫療技術還無力為你的機體創造一個細胞、一滴血液或一塊完全吻合的皮膚,更不用說身體內的復雜的奧妙無比的人體組織。
? ? ? ? 4、只有你的身體才知道你的哪個組織受損,需要什么樣的材料,按什么樣的比例,要多長時間,才能修補。
? ? ? ? 5、由于你的身體是由你自己(基因)創造的。所以,它比任何最高明的醫生都更知道該如何使自己康復。但它需要你懂得如何購買材料 —— 食物及營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