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曉得有沒有人統計過,夏末秋初的氣候比較容易讓人生病,入秋以來時不時聽到誰誰誰突然離去的消息,生病的人也驟然增多。
傍晚從醫院輸液回家,走廊上的床已是一張挨著一張,密密麻麻,護士說,這周她們科上已經走了三個人了。
我也在這秋燥時節生病了,起初是耳朵疼,后來發現有膿,到最后聽力都受影響,外耳道炎。
哺乳期又不敢隨便用藥,先喝水吃梨一周不管用,再吃了一周的羅紅霉素不見好轉,最后輸了一周的青霉素才逐漸恢復正常(咨詢過兒科醫生,這兩種藥哺乳期安全,不影響哺乳),看著手上密密麻麻的針眼(對于哺乳期麻麻,留置針實在不方便,一天就拔了),不禁要感慨下,有啥千萬別有病!
看霧滿攔江老師的推送《不要用光你的自制力》,文中提到一個觀點是“
人的心理能量是有限的,這方面耗費太多,等到做正事時,已經所剩無幾了。”
其實人的精力也是一樣,這方面消耗多了,可用的就少了,而疾病,是對身體極大的消耗。
耳朵有疾以來,本來是打算認真讀書碼字的,可身體的不舒服消耗掉了照顧寶寶以外所有的時間。
寶寶夜醒也就兩次而已,可是耳朵疼痛無法入睡的我兩個小時就會疼醒一次。晚上睡眠不足導致白天也是昏昏欲睡,且因耳朵引起的牙床腫痛導致預防正常進食。
只是個小病而已,我卻像癱瘓了的機器,所有的健身讀書計劃全部擱置,勉強把孩子照顧好,謝天謝地他沒有生病。
其實我腦子里飄過很多身殘志堅的例子,比如霍金用僅能動的三根手指敲出了《時間簡史》,再比如路遙忍著病痛寫出了《平凡的世界》。賈平凹評價路遙說:“他是一個優秀的作家,他是一個出色的政治家,他是一個氣勢磅礴的人。但他是夸父,倒在干渴的路上。”
**可是我不想倒下啊,不想提前透支有限的生命能量。
**
如果要給生活的各種要素排個序,那健康一定是要排第一位的。說起來容易,可是真正做到的有幾個。
就我自己而言,為了不想退出寫作群,依然堅持規則打著精神保證每周兩篇的輸出。那些為了夢想堅持的人們呢?路遙說,他要用生命去結束《平凡的世界》。也有人,為了更多的財富,在日復一日中熬夜度過,忽略了自己的健康。
仔細再想想,我更愿意做一個平凡的人,健康,從容,可以感受到生命的活力。
看著身邊的躺著的小人兒,只愿盡可能陪他久一點。
愿余生可以健健康康,陪伴家人,也有余力做自己喜歡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