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這幾件件事讓人生發生了質變

今日隨筆:學習張萌老師的“張萌:這幾年一直堅持的這件事,讓人生有了質變”

用心生長,追光而行。
Grow with your heart and follow the light.

關于哲學,一旦入門應該說是非常簡單的,可是越研究就越復雜。入門的時候發現其實只要老師找對了,確實很簡單,不會說特別困難。可以上大師課,聽聽大師講哲學。不同的派別提出的哲學流派不一樣,但大概就有兩個路徑。一個是從西方哲學開始學起,你一定是從柏拉圖、亞里士多德開始學起;另外一個學派其實是從東方的哲學智慧學起,你學習的起點就是《易經》了。比如,《易經》里,“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p>

這句話看似是特別簡單的一句話,而且不用花上什么時間,小的時候只要會背就行了。首先這天地就涉及到陰陽,那么陰陽就涉及到整個《易經》的哲學,它的0和1的屬性。

萊布尼茨發現了《易經》之后,其實也提出了自己的二進制理論,所以很多時候你會發現越學越深。

故宮里邊有很多的地方都跟《易經》的哲學相關。比如,說它門口有一個太和殿,正對面有一個金水橋,為什么它叫金水?傳說是從頤和園這個方向去引進來的水,對北京來講,其實頤和園是在西邊,西邊屬金,所以它叫金水河。再比如《易經》的9。比如,所有的皇城的門,尤其是故宮大門,如果你去參觀,你就會發現它是紅色的,下面有一系列釘,這叫門釘,門釘是多少個?是橫縱各9個,一共9*9=81,為什么用9?

在《易經》中,這個9其實是在數學領域叫奇數,但實際上在《易經》里邊是叫陽數,9應該算陽的至尊了,所以這是皇家獨用。

但是對于哲學,你會發現越學越蒙,越學越糊涂?為什么?

人的認知其實就是一個圓。當你什么都不會的時候,你這個圓圈跟外部世界的接觸面,這個圓的周長其實是很小的,你是個小圈,因為你跟外界的接觸面就會很窄。可是當你慢慢擴大自己圓的直徑,當你圓變得越來越大的時候,這個時候慢慢的,你其實本質上就擴大了對于未知邊界的了解,圓內全部都是自己的已知,圓外都是自己的未知。一個人無知的時候,他表現的是非常驕傲的,當一個人學富五車的時候,他會表現非常謙虛。中國傳統文化

作為一名中國人,首先了解到中國的傳統文化,中國的歷史跟中國的哲學之間的關系,否則很多的事你是看不懂,你也想不太明白的。

我的認知是向來搞不太清楚的,想不太明白的東西就先把它背下來,等慢慢在生活當中,你了解的事物越來越深入了,了解道理越來越深入的時候,這個時候反而你不用花很多的時間,你就能把這個知識點給記憶下來,甚至能把它搞清楚想明白。

比如萌姐2013年剛創業的時候,一直堅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干金散盡還復來。在能夠學一些比如說《易經》的智慧后,了解【潛龍勿用】的智慧,就會覺得自己真的需要踏實下來。

【潛龍勿用】就是說機會還沒到的時候,這個時候你最好潛伏起來,或者是說蓄力,積累在別人看不到的地方,每一天要去努力,不是有一句廣告詞嗎?說別人不知道的時候每一天你要偷偷努力。

每一天踏踏實實修煉硬本領,去觀察前輩的每一種技能。在修煉得很好的時候,或者是慢慢等自己想得越來越透徹的時候,這個時候你才有龍出水面的機會,才會有比如說不論是九二爻還是九三爻等等。

所以《易經》的哲學智慧是等你有一些閱歷你能對應得上的時候,你才能慢慢輔助你想明白看清楚。綜上,這個時候學習《易經》是非常有必要的。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