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五代||仁壽宮彗星隕落, 隋煬帝功過是非多04

晚年的隋文帝,無論從身體上,還是從心理上,都已經越來越僵化,很難再重新振作起來。獨孤皇后的去世,對楊堅的打擊是巨大的,他失去的不僅是伴侶,而且還是他政治上同舟共濟的戰(zhàn)友。

當他好不容易從陰影中走出來時,不是去精心處理朝政,而是埋頭后宮生活。終于獲得了"天子的自由"的他,冊封了宣華夫人陳氏和容華夫人蔡氏。

文帝早已年過花甲,禁不起頻繁的魚水之歡,不久之后精力大損,病臥在仁壽宮。

隋文帝的親兒子,楊廣欲望包天,為了多了解文帝宮中近事,曾在兩位夫人身上下過工夫,兩夫人對太子的謙恭和風度也有好感。

公元604年七月,隋文帝病重,臥于仁壽宮大寶殿內。當時只有楊廣的親信張衡一人在場。有傳言稱是張衡用藥毒死了文帝,有的說是張衡拉扯文帝撞到屏風上致死,也有的說張衡捶帝前胸使噴血而死,所有這些傳言反正都與楊廣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

隨后,楊廣在仁壽宮即帝位,然后大開殺戒,假傳帝詔,馳赴長安賜廢太子楊勇死。楊約把囚在東宮的楊勇縊殺。隋煬帝五兄弟,三弟秦王楊俊、四弟蜀王楊秀都已被父王幽廢而死,長兄廢太子楊勇、幼弟漢王楊諒均在隋煬帝手中殺的殺,廢死的廢死,曾經與他作對的蘭陵公主和駙馬柳述也相繼人頭落地。

隋王朝足以覬覦帝位的人全被楊廣除掉了,就楊廣的心理狀況來說,他就此可以為所欲為了。辣手殺父悖倫常,殺兄廢弟盡奢欲,實在是殘忍至極。

隋文帝結束了64歲的人生,新舊皇權的交替,讓朝中的格局重新洗牌。幾家歡喜幾家愁,曾經扶持楊廣登基的大臣,必然受到重賞。那些曾經與楊廣作對的人又要何去何從呢?他們眼前只有兩條路,要么反抗,要么死亡。

隋煬帝即位時36歲,仁壽四年(604年)七月,第二年改為大業(yè)元年(605年)。

隋文帝死時,“國家殷富,府庫盈溢”“赤仄之泉流溢于都內,紅腐之栗(積谷太久已經發(fā)霉腐爛)委積于塞下”。(《隋書?食貨志》)全國開墾的田有5585萬余頃,人口才4602萬左右。

他留下了一個空前繁榮強大的帝國。這當然是隋文帝輕徭薄賦、提倡節(jié)儉20多年累積起來的成果,

我們這位心傲志大,自負才智過人,而且欲壑無底的隋煬帝把持了這份基業(yè),自以為可以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了。

他繼位之后,做過三件事影響非常大。那就是建洛陽為東都、開辟運河、巡江都三件大事。巨大。因此,也為隋朝的滅亡埋下了伏筆。

隋朝雖然只有短短的兩代皇帝,歷經三十八年,但它卻是中國歷史上從魏晉南北朝動亂直接向大唐盛世的過渡。是分裂走向統(tǒng)一的關鍵時期。這兩代帝王各有特色,隋文帝一直倡導圣王之道,以德治國。所以有過開皇之治。隋煬帝胸懷大志,才能頗佳,卻苛政太過,最終導致亡國。前兩件事,雖然有他的功勞,但也耗費了大量民力。

這第一件大事就是大業(yè)元年三月下詔建洛陽為東都。隋朝的國都大興城,始建于隋朝開皇元年(581年),那時候已經是前無古人的了。人口在隋文帝開皇之治時為25萬人(一說60萬人),到了武則天時期達到100萬左右。

這洛陽原是東漢以來的帝都,但已歸廢敗。楊廣是聽了術士章丘太翼的“帝王是木命,西方為金,金克木,所以大興城不宜居住。”除此之外,洛陽的地理位置優(yōu)勢更佳。

它具有形勢險要、漕運暢通、居于華中的三大優(yōu)勢。盡管工程浩大,但僅用了十個月就全部完工,洛陽城拔地而起

它的交通四通八達,便利程度遠遠超過大興城。它還是居于天下之中,對四方的調度更加有利方便。

洛陽城與大興城相比,?盡奢華,且規(guī)模浩大。楊廣對此非常享受,每當興頭一起,即使在星夜之時,也要帶上宮女千人游興。

應該說,一座洛陽城,將關隴、河東、江南三塊地方合而為一,對國家的統(tǒng)治起到了極其關鍵的作用。

這第二件大事就是開辟大運河

就在大業(yè)元年(公元605年)三月二十一日,下令營建東都之后的第四天,楊廣又頒布了一條更大的工程詔令,那就是修建大運河。營建東都本就是一項浩大的工程,在人力、物力和財力如此緊張之時又同時計劃新的工程,不能不說真是敢想敢干。

《開河記》中記載,楊廣是因為要巡游江都和壓壓王氣才開鑿大運河的,此說法應該不足為信。

在古代,運送大型物件,或者大規(guī)模運送物資時,走水路比較合適。由于中國的特殊地勢,導致河水只能向東流。為了實現(xiàn)南北的暢通,那么開鑿一條運河是非常必要的,因此,開鑿大運河勢在必行。

北方的軍隊可以迅速南下,達到了快速平穩(wěn)的目的。而南方糧食充足,可以將其運往北方。到了隋朝,南方成了國家經濟發(fā)展的重要支柱,并且發(fā)展前途不可限量。由此,隋場帝從經濟角度考慮,開鑿大運河也是勢在必行。

但是大運河工程確實非常浩大,北起豚郡(北京),南至余杭(杭州),此工程可聯(lián)海河、黃河、長江、淮河、錢塘江五大河流。兩千多里渠水縱穿南北。

大運河的建成,關乎國家的經濟流通,也是國家強盛的基礎。但對于隋朝的百姓來說卻是一場惡夢。

據(jù)說動用了民力七百萬以上,男丁不夠就征用婦女參加施工。凍、餓、累而死的有兩百余萬人。

這第三件大事就是巡游江都

大業(yè)元年(公元605年)八月,通濟渠和邗溝竣工了,隋煬帝摩拳擦掌,打算巡游江都。哪知他的這次江都之行,變成了一次空前絕后的炫富行為。

為了江都之行,朝廷打造船只數(shù)萬,隨行人數(shù)眾多, 保守估計也有10萬人之多。

幾千艘船在大運河上鋪開,綿延兩百里長。此次巡游,財力、物力、人力上都消耗巨大。因此,也為隋朝的滅亡埋下了伏筆。

隋朝雖然只有短短的兩代皇帝,歷經三十八年,但它卻是中國歷史上從魏晉南北朝動亂直接向大唐盛世的過渡。是分裂走向統(tǒng)一的關鍵時期。這兩代帝王各有特色,隋文帝一直倡導圣王之道,以德治國。所以有過開皇之治。隋煬帝胸懷大志,才能頗佳,卻苛政太過,最終導致亡國。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lián)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fā)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禁止轉載,如需轉載請通過簡信或評論聯(lián)系作者。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