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超強能力-深度工作

圖片發自簡書App

十九大的報告聽的讓人熱血沸騰,我們相信未來的時代會更加美好,事實上,當下的社會比過去已經高速發展了太多,在過去,我們不會想象到消費可以不用現金,不刷卡,滿大街的共享單車,還有共享充電,甚至共享汽車等等,我們見證著生活越來越便利,也不禁感慨,伴隨著人工智能,生物基因等工程,未來的社會會更加日新月異,注定更加美好。

作為這個時代的一份子,我們被整個社會推動發展的同時,仿佛也被籠罩在一種不安的情緒之中:焦慮。我們焦慮未來的人工智能等高科技,我們的工作會不會被取代,我們焦慮我們的成長趕不上時代的發展,我們會被這個時代拋棄。

就如同德國作家赫爾曼· 黑塞寫的名著《在輪下》里說:“面對呼嘯而至的時代車輪,我們必須加速奔跑,有時會力不從心,有時會浮躁焦慮,但必須適應,它可以輕易地將每一個落伍掉隊的個體遠遠拋下,甚至碾作塵土,從不償命....

我也有這種焦慮,試圖在這個高速變革發展的時代為自己尋求一劑治療焦慮的良方。

巧合的是,這兩天讀到一本書“深度工作”,作者給出了這樣的一個觀點:在新經濟形勢下,有兩類人注定會成功,一種是能夠利用智能機器進行創造性工作的,一種是自己所在領域的個中翹楚。

在數字鴻溝不斷擴大的當下,有什么竅門能夠為進入此類領悟提供助力?兩種核心能力是關鍵:

迅速掌握復雜工具的能力

在工作質量和速度方面都達到了精英層次的能力

而這兩種核心能力依賴于你進行深度工作的能力,任何想要在競爭激烈的全球化信息經濟時代立足的人(無法跟隨時代潮流發展的人將被這個時代生吞活剝)都應該掌握的核心技能,有人將其稱作“21世紀的超級力量”。

那首先來了解下什么是深度工作,它的定義是在無干擾的狀態下專注進行職業活動,使個人的認知能力達到極限,這種努力能夠創造新價值,提升技能,而且難以復制。

文中作者提到很多有深度工作習慣的人物,其中有微軟首席執行官比爾蓋茨每年都要進行兩次“思考周”,在這段時間里,他會遠離世事(通常是湖邊小屋),只讀書,思考大局。

還有J.K羅琳在寫作《哈利波特》小說期間,遠離社交媒體,在一家能夠保證不被打擾的高檔酒店進行創作。

深度工作能力很難做到嗎?是的,回想我們當下的生活,伴隨著伴隨的互聯網的發展,給我們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在極大的占據我們的注意力,羅輯思維的羅胖說過,未來競爭的根本就是搶占人們的時間,誰能爭奪更多的時間,誰就占據了優勢。這一點上,也說明了微信強大的原因。所以作者給出了深度工作的其中一個準則就是遠離網絡,遠離社交媒體。

事情上,深度工作必須保證注意力的集中,不被分心,讀到這里,我想到了一個人的故事。這個人就是李笑來老師。

李笑來老師說,他把所有的手機推送全部關閉,并且手機總是設置靜音,因為要保證注意力集中,老婆的電話不能及時接這事,和老婆溝通了無數次,溝通的內容可以寫出一本書了,李笑來老師是個極度珍惜注意力的人,并且給出了概念:注意力>時間>金錢,因為時間本質上不屬于你,注意力是你唯一投入能夠創造產出的。

我記得讀過李笑來老師的專欄,知道注意力的重要性后,我也堅持做到了不刷朋友圈,不看推送信息,不關注無關自己成長的事情。

而在深度工作這本書里,作者給出了一個叫做“像羅斯福一樣工作”的方法,首先找出深度工作的任務,估算任務時間,設定截止日期。還有我認為的比較適合我們的節奏哲學深度工作,就是選定每天的一個時間段來進行深度工作。

過去的我總覺得晚上進行學習效率高,但是有了孩子之后,總是被打擾,根本無法定心做自己的事情,即使做了,也總感覺效率并不高。

現在我看到這本書里作者給出的準則和方法,我立馬對自己的情況做了改變,晚上除非孩子睡覺早,不然我不會給自己安排什么學習,而是提早入睡,大概10點或者10點半,而早上改在5點或者5點半起床學習,起床后到7點做早飯的這個時間我把他看作自己的深度工作時間。

這樣做了以后,我覺得非常好,一方面不用像以前一樣,因為學習睡的晚或者熬夜,總有熬夜傷身的顧慮,總擔憂為了成長而傷害身體,得不償失。現在這樣的改進,睡眠質量保證了,而且早上這段時間,全家都在熟睡中,格外的安靜,時間也很短暫,也讓自己的學習更加專心,更容易進入深度工作的狀態。

另外,我也像羅斯福一樣,坐下來學習前,給自己設定要完成的事情,以及完成的進度,這點我親自實踐下來的感受的確不一樣。

比如看書,過去我沒有給自己設定任務量,時間到了,讀到哪里算哪里,所以讀的狀態也是不緊不慢,而現在我會在開始之前給自己規定要完成多少頁,所以我會特別“緊張”的去看書,這樣做非常利于注意力集中,也更容易進入狀態中。

另外,作者還提到合理的休息非常重要,休息可以補充深度工作的能量,還可以提高深度工作的質量,不過注意一點,休息時一定不要刷網頁,這樣做很難收心。

讀罷此書,讓我加強了李笑來老師給予過我的珍惜注意力的概念,知道專注的能力可以完成有價值的事情,鍛煉深度工作的重要性,最后愿你我都能擁有活出專注人生,做個不被未來時代拋棄的人。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