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愛還是人間煙火

我不是土生土長的廣州人,10歲時跟隨母親來到這陌生的城市,從這意義廣州算不上我的故鄉。雖然那段少年時光,我用了二個月的時間學會了廣州話,連蒙帶猜開始聽懂老師的課堂英語,放學了還和同學一起跳房子挑大繩玩公仔紙看雜耍,似乎已經完全融入了城市的生活,但相當一段時期,廣州不過是我心中一個可有可無的羈旅之地。我沒有覺得廣州的熱鬧繁華就比老家的恬淡安靜好,也沒覺得和穿著漂亮裙子的同學玩各種新奇的游戲就比我在老家捉蟲釣蝦強。廣州,我說愛你不容易。

人從來是種奇怪的動物,都說對于擁有從來不會珍惜,得不到時才會覺得好。又有句話:距離產生美。對我而言,似乎有點道理。對廣州有點動情是我畢業工作后的事。

記得那年暑假,同學明邀我去她的家鄉潮汕地區玩,我欣然前往。潮汕地區偏于廣東版圖的東面,東臨大海,作為古代同是來自中原遷居的族群,由于歷史地理等原因,保存著較為完整的地方方言、風俗習慣、民居特色,上世紀九十年代除做生意和讀書外出,當地人尤其是農村甚少說普通話,因此交流很困難。在這樣一個特色鮮明、語言不通、飲食迵異的地方呆上二星期竟有點恍如隔世的感覺。還記得當初我回到廣州火車站時感覺,那份親切從來沒有如此地強烈過,走在廣州的街頭,看到栽種的花和草覺得是那樣的熟悉,道路是那樣的寬闊、干凈和明亮……我開始知道,在我的潛意識中廣州是有她地位的。

有意識地覺著廣州的好,是在讀研后。那時經常拿著研究生證到廣州友誼劇院、蓓蕾劇院、中山紀念堂看現代舞劇、話劇、音樂會。不到百元就可欣賞到一場美輪美奐的文化盛宴,請問除了廣州還有哪些地方可以呢?《印象云南》就是在這個時期欣賞到的優秀劇目,現場的我感覺甚是震撼,也是在這個時候我得以近距離地一睹心中女神美的象征楊麗萍的芳容……以至很長一段時間不自覺地成為我跟同學和朋友炫耀的資本。

有意識地覺得廣州的好,還在于對于不愛化妝崇尚自然的我來說廣州就是個自由的天堂,她的包容讓我足以做十足的自我,我怎樣穿衣怎樣打扮吃怎樣的飯點怎樣的菜開怎樣的車說怎樣的話并沒有人去過多的側目和注意,因為她開改革開放風氣之先匯集了五湖四海的人,有足夠的氣魄和肚量去容納千姿百態的人和事,又毗鄰港澳,物質豐富,讓你有足夠選擇的權利……

今年春節,去了趟新西蘭,異國綺麗的風光、遍地的牛羊、安全的食品、文明的素質、現代化的設施設備確實讓我驚呼了一陣,但是每到下午五時半,漸趨安靜的城市、單調吃得想吐的漢堡包、苦澀的咖啡讓我在二個星期后開始無比想念煙火繚繞的廣州……

所以在回來廣州的第二天顧不上還沒倒過來的時差,我就急急地去了上下九,跑去伍湛記點了碗及弟粥,要了份油炸鬼,汲溜汲溜地吃個痛快,然后擠在摩肩接踵的人流中,看著賣飛機欖的阿叔吹著喇叭悠然地叫喊“飛機欖一元一包,飛機欖一元一包……”或買或不買,或駐足或前行,喧鬧聲中突然覺得生活甚好,廣州甚好。

圖片發自簡書App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