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目,是我們根據魚情,結合用餌和打法,給定浮標的一個基準尺度,而這個具體的尺度是確定釣目的基礎。我們根據不同的魚情、水域情況、季節,以及預先設定的打法,選用的浮標也不同,對浮標的調目設定,也有不同的設定。有不同的調目設定,也有不同的釣目設定。調目是人為給定尺度,釣目則是根據中魚率的高低進行調整,垂釣人判斷信號的,可調整的標尺線。
半水調浮標調目是一個過程,它需要在一定的時間,適當的環境條件,按照一定的方法進行,絕不能倉促而就。比如,要在相對平靜的水面,要保證雙鉤完全離開水底,懸在距離水底10—20厘米左右的位置進行,風線要實在的壓入水中,而不是“虛”壓在水中,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準確的調出浮標的調目來。
一:調平水的依據
浮標調目確定是依據鉤餌重與鉤距大小來確定,并且施釣中要圍繞上鉤餌輕觸底,下鉤餌完全臥底的姿態而來。假定上鉤壓一目,餌壓一目,那么要達到上鉤餌輕觸底,浮標至少要有一目至兩目的剩余目才行。如果按照這樣的理解,浮標半水至少要調兩目。其實,不然。
調平水是將浮標的上牽浮力降到了可視目數的極限—“零”,而使魚就餌時根本無從察覺,或者感覺不出存在浮標上牽引力存在,進而順利吞鉤餌入口。不至于出現,魚吞食鉤餌后,始終能感覺到浮標的上牽引力存在,棄鉤餌而去之慮。有人會說,浮標半水與水面持平,浮標還有足夠的浮力嗎?按照力學原理,浮標的浮力始終是存在的,即便是浮標受懸垂物牽引完全沒入水中。
調平水的浮標語言被認為是死口信號,調鈍。而且,在垂釣界被認為是“不但放棄了無效信號,而且存在丟失最早的有效信號。
二:調平水的作用
調平水,是將浮標可視目調成零為基準,使浮標上引浮力降到可視范圍內最小值,以滿足魚吞鉤餌時的自然。鉤餌從入水至融散的過程,對浮標是一個逐步減低鉤餌重的過程。隨著鉤餌重在水底的變化,浮標對鉤餌的作用力在增加,那么在調平水的情況下,這種作用力的變化要小的多。
調平水,更適合于釣底釣浮的轉換。在比賽中會碰到釣底與釣浮的轉換問題,遇到這種情況,通常的做法是加鉛,有的則換鉤、換浮標、甚至換線組。調平水的情況下,這種轉換則比較簡單。換拉餌、降浮標,風線不壓,直接轉換即可。
調平水,找底簡單、容易。在浮標調目為零的情況下,找底變的很容易,上鉤掛大餌找到底,浮標露出一目,然后再進行微調就可以了。在釣瓜子鯽,調平水找底容易的特點尤為明顯。通常的做法是,上鉤粗找底后,按照上鉤子線長的80%長度升浮標。然后進行微調,就可以了。這種找底過程以浮標鈍到極限開始,逐步減低“鈍”,入口信號真實,最大限度降低了揚空竿的可能。
靈與鈍的空間增大,靈與鈍的轉換自如。浮標半水調平水,與之相對應的釣目也不高,也就是人們稱為調鈍釣鈍。而且,這樣的從“鈍”開始,即,從上鉤餌輕觸底,往“鈍”可以釣到極鈍,往“靈”可以到達上鉤餌半懸。這個調釣空間,足夠應對各種魚情。而且,是更符合實際需要的調釣空間。我們可以用上鉤搓小餌,或者用拉餌的手法,使上鉤在釣鈍的條件下實現,釣“靈”。
浮標視標清晰,有效信號率增多。我們知道,在以鈍為基礎的浮標調釣,一旦產生信號,多半就是魚吞鉤餌的真實信號。浮標調平水釣一目,看似一目的視標目,在實際施釣過程中,一目的變化遠比多目的變化明顯。
三:調平水應該注意什么
要注意淤泥與漿層的爛塘底。在調低目釣低目的情況下,鉤餌容易深陷淤泥。這種情況下,只見魚腥泡、只見浮標晃動,而不見魚咬鉤信號。應對這種情況,只需要將搓餌改成拉餌,或者將浮標降半目、一目,就可以有所改觀。同樣的問題,在水底布滿鵝卵石的塘垂釣也可能發生。
所選用的浮標吃鉛不能太小。浮標自身吃鉛小,再調平水釣鈍,由于上牽引力過小形成上遲鈍,會導致信號微弱,甚至無信號。這就是我們經常看見一些老手使用大浮標的原因所在。
要選用打底用的中長尾、短尾浮標。如果選用超長尾浮標,浮標站立后的沉降過程特別緩慢,在打快的時候會影響速度。
調平水是以鈍克靈,以鈍制靈。選用調鈍釣鈍,更適合于習慣于穩健打法的釣手。對于初學者,不妨從穩健入手,逐步掌握其他。
原文標題:釣魚浮漂技巧—浮漂調平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