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了半年,今天中午才跟Raquel 約到一起吃午飯,從說要教我滑雪的冬天約到裸奔都覺得熱的夏天。午餐聊起我們的相遇過程,兩個人都笑翻了。
大四有一門“戰略方向”的課,還沒開學呢,就耳聞這是掛科最多的一門課,不僅大考難,老師嚴,而且每周都有小組作業(必須發言),周考,個人作業,算出勤率,期末還有占據總成績25%的小組演講。當時我并不擔心,因為已經和3個要好的小伙伴約在一組,還特地跑去跟老師說,老師微笑地記下我們的名字,第二天就把我們分在不同的四組里,我們四個人都傻眼了,分明看到老師那眼鏡框后面賊笑的眼睛。就這樣我和其他4個未謀面的同學在一組,Raquel就是其中一個,她一個人坐在教室最后面的位置,不茍言笑,而我總做在前面幾排,可見我們的性格有多不一樣。
一個團隊里面25%的人完成75%的活在那個學期體現淋漓盡致,Raquel分到的那部分作業永遠做得非常細致認真,但她只管她那部分,其他的組員我只能呵呵。熟了后才知道,Raquel 原來讀的是數學系,發現不喜歡后,重選了企管,并用三年修四年的課,周末還要去當滑雪教練,她只要求所有學科過就好,而我為了保證成績好拿到獎學金,只能默默獨自做四個人的部分。而Raquel 后來告訴我她起先覺得我是要求很嚴格的人,拜托,不是為了錢,誰那么拼命呀。到小組演講作業準備時,她發信息告訴我:她因為其他科目沖突,放棄這25%分數,不參加這次作業。我拜托她:所有作業,ppt我來完成,她只要看我寫的材料,演講就好了。她卻覺得,她有羞恥心,沒勞動,沒權利享受結果。之后就再也沒回我的信息,那一刻我感到失去了唯一的戰友,那個午后我第一次因為功課奔潰,一邊嚎啕大哭,一邊敲鍵盤完成5個人的活,那一刻我真真切切地討厭上這個女人。即便后來,在別的課遇上,也沒打招呼。直到在央行實習,我們碰上了,巧不巧還是同一個導師,同一部門小組,慢慢接觸才發現,她很可愛,很真誠,有責任感,不做作,愛運動,愛看書,不悲觀,和她聊天有意思,是個值得深交的朋友,原來她會笑,哈哈哈哈。
后來,當認識新的人,我總會告訴自己慢點去認識,慢點去了解,從而不錯過每個可愛的人,當然消耗類型的朋友-遠之。
后話:“戰略方向”的那門課,Raquel 失去那25%的分數,考試成績好還是過了,其他三個組員在演講后老師的提問中,都被卡住,加上考試成績差,全部重修,而我得到我想要的成績。
上帝從不公平,但也不是全瞎,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