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崇是一門藝術,學會適當的推崇,在面臨生活窘境時會給你的境遇帶來好的轉機。 ? ? ? ? ? ? ? ?一
? 吳逸凡剛上大一,爸爸便得了肺積水不能干重活,這對本來就不富裕的家庭猶如雪上加霜。為了把大學讀完吳逸凡只能勤工儉學。
? ?學友幫她找了一份兼職,給一個七歲的男孩做家教。
? 上班第一天吳逸凡鄭重地打扮一番提前半個小時來到雇主家,可是男孩見到她一百個不高興手刨腳蹬大喊“我討厭她,讓她走開,走開!”看著頑劣的男孩吳逸凡一臉無辜,父母對男孩的咆哮束手無策只好將吳逸凡草草打發了。
? ? ? ? ? ?二
? 接下來吳逸凡很長時間沒有找到工作,一日三餐改為兩餐,錢還是很快花完了,她無耐跑到中介公司討了一份小時工的工作,每天十一點到十三點,給近七十歲的老兩口搞衛生做飯。老頭是帕金森患者,老太太身體健康卻還要為女兒看管三歲的男孩。吳逸凡想每日八十元錢生活費足夠了。
? 進到屋里女主人用審視的目光看著她說:“去別人家干過嗎?”
? 吳逸凡毫不猶豫地說“干過!”她拿來笤帚剛欲掃地,老太太略顯浮腫的臉沉下來說:“你沒干過,年紀輕輕怎么撒謊呢?”
? 吳逸凡心想搞衛生這等最簡單的事誰人不會做,雖然沒去別人家做過,可是每到假日她都會幫媽媽做的。
? “先擦玻璃、桌面、門最后是地面。你看看你程序都不對。”
? ?吳逸凡這才發現由于緊張流程確實不對,于是放回笤帚拿起抹布,剛弄兩下老太太又叫起來,她說的是地道的北京話吳逸凡沒聽懂又恐被辭掉站在那里不知如何是好。老太太見狀氣沖沖地走過來把她推搡到一邊搶過抹布:“你干過什么呀干過,蒙事來了,擦玻璃要先擦框后擦玻璃,有你這么干活的嗎?蹭時間來了,我就是帶著小孫子否則這些活我都不用人的,干沒干過我上眼一搭就知道……”她賭氣地擦著喋喋不休地嘮叨著。
? 吳逸凡心想,北京老太太事兒太多先搞后搞不一樣!弄干凈就行唄,怎么叫混時間蒙事兒呢?她的自尊心受到了極大的傷害,還從沒有人這樣對她說話,真想甩袖子走人!可轉念一想如果搞衛生讓人辭了,說出去她這小臉往哪擱。兜里只剩下一塊二毛錢了,就算中午不吃,那晚上呢,明天呢?
? 吳逸凡覺得老天爺跟她開了個大玩笑,她從小到大學習成績一直是班里的佼佼者,老師和家長都很喜歡她,是母校歷年來唯一一個考上北大的學生,為了彰顯更為了鼓勵以后的學生,學校特意為她開了一次表彰大會還獎勵她六千元錢。繁雜的數學習題她能解,可這簡單的勞動她確遭批評。眼淚悄悄溜出來,她使勁眨眨眼睛逼走淚水,她絕不向困難低頭像對待數學題一樣一定要擺平這個老太太,否則她這個本科生徒有虛名,她要在人生的路上無論做什么都要像她的學習成績一樣A。這么想,吳逸凡開始靜心品味老人的話,感覺頗有些道理,例如先擦窗框后擦玻璃,要比兩者顛倒要干凈。原來搞衛生也有這么多講究?據她的人生經驗總結無論大人孩子都喜歡聽“好”話,為了不被辭掉,她靈機一動說:“阿姨,我看出來了您年輕時絕對不簡單,看您現在年紀這么大了做事還這么麻利”老太太面部和緩下來。吳逸凡心想有效果接著說“李阿姨,您這一天可真不易,侍候叔叔還要帶孩子,真應了那句話上有老下有小。仗著您身體好能干……”老太太停下來將抹布遞給了吳逸凡,驕傲地做到沙發上“我年輕的時候,我家老頭子在中國科學院上班家里什么都不管,我既要帶孩子還要上班,有時候抱怨老頭子,他笑著說誰叫他命好呢攤上能干的媳婦了……”李阿姨自我陶醉沉浸在美好回憶里嘚嘚地闡述著。不在關注吳逸凡做的對與否,吳逸凡心生得意。
? 所有的工作在規定的時間內做完了,吳逸凡摘下手套看著李阿姨誠懇地說“阿姨,您看看我做的行嗎?不合格我重做,不對的您教我,如果覺得做的不好我可以每天贈送您半個小時的服務。”
? “好好,不用就兩個小時,我們十天一結還是一天一結?”吳逸凡長出一口氣高興地說“阿姨怎么都成!”
三
新學期剛開學,有人在外面叫吳逸凡。是李阿姨領著一個三十多歲的女人。吳逸凡迎上去甜甜地叫了聲“李阿姨您好!”
“我姓王,聽李阿姨說你特別勤奮樸實,所以想每天聘請你兩個小時給我女兒輔導功課,主要讓你教她為人處世,每小時一百元怎么樣?” 吳逸凡竊喜。周一如約而至,剛聽媽媽介紹“這是給你請來的家教老師”,女孩輕蔑地看了吳逸凡一眼冷冷地說:“比我大那么一點點,不喜歡她做我的老師,讓她滾開!”
“呦,美女,我聽別人說你在學校是個不錯的三好學生呢?”女孩充滿戾氣的眼睛有些溫和,“我還聽說你在學校特別隨和,凝聚力非常棒,長大后可以做外交官呢”女孩溫和的眼睛閃著喜悅的光彩,“看來你不喜歡我,沒關系,我們石頭剪子布,如果你贏了我起身走人,如果你輸了,一切聽我的三局兩勝怎么樣?”。
“好!”女孩歡喜地跑過來,興趣十足。二人pk,很快女孩敗下陣來,欣喜地看著吳逸凡“老師,您為什么會贏呢?”
“遵照游戲規則聽我的,我們學習,以后給你講必勝的訣竅”,女孩高興地拿過書包,認真聽吳逸凡講課。
四
人生是漫長的旅行,每經歷一件事都是對自我的提升與錯誤的修復。當你習慣了高高在上,斥責是心靈的障礙。聽別人批評的最高境界是去贊美去推崇,產生的理想效應使淚水變成價值和超俗。揮去委屈的淚水轉換思維恰到好處的去推崇,突發現“青山繚繞疑無路,忽見千帆隱映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