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節(jié)的夜晚。
外灘。
在拐角處,遇一老婦人。
頭發(fā)花白,臉上皺紋溝壑,駝背。一只腿彎著,好像有點(diǎn)不方便;拄著拐杖,另一只手拿著碗。
剛好經(jīng)過她旁邊。
不知為什么,頭一低,走過……
但她的影子總晃在我面前……
面容愁苦,渾濁疲備的眼睛透著迷茫無助。
“為什么你管自己低頭而過呢?……為什么不能在夜風(fēng)起,猶覺涼的初夏江濱,往一個老人抖抖索索的碗里增添些薄的溫暖?讓她早點(diǎn)回去做一個不那么寒涼的夢?”
“她是誰的母親?為什么乞討?又在哪里棲身呢?”
問這些,也許已沒有意義……
而我,亦是一個匆匆低頭而過的路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十來年前,有次在酒店門口,一乞兒向我們乞討。
瘦弱的手,臟兮兮的碗。
掏了一點(diǎn)零錢。
“不要?!迸赃叺娜藥е靶洼p視的口吻說:“等一下就有很多孩子跟你要了……”
話音剛落,“呼啦啦”不知哪冒出的小孩,一個個向我們伸出手。
“你以為是在幫他們嗎?.......他們是怎么淪為乞兒?說不定是被逼被拐賣來,這樣做也可能等于變相支持了逼迫和拐賣兒童的行為......."
回去的路上,朋友說。
車窗外的夜色,黑蒙蒙,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我來找工作,錢被偷了,餓了好幾頓……可憐可憐,讓我買幾個包子吧!”小伙子眉目清秀,儀表端正。覺得怪怪的,不理他。后看他一而再地說,實(shí)在可憐,忍不住給他一點(diǎn)飯錢。可過了幾天,在離這路口不遠(yuǎn)的街上,又見他跟別人訴說已經(jīng)餓了幾頓的故事:“可憐可憐吧……”
朋友女兒在動車站遇類似騙局。一個看起來很老實(shí)的中年人,一直在她身邊說錢包和手機(jī)被偷了,餓了好幾頓,借他一點(diǎn)錢。錢借到馬上打電話給老鄉(xiāng),讓老鄉(xiāng)把錢送過來……女孩先也有警覺性,后禁不住他一再說,就把身邊的兩百塊錢給了他,錢一拿去,人馬上溜了。旁人也才告訴孩子,這騙子,天天在火車站演這一幕。女孩哭了,這兩百塊是她暑假打工,折包裝紙,一個五分,五分五分積攢起來的……
“你當(dāng)時(shí)怎么也不分析分析,他當(dāng)時(shí)為什么會跟你一個高中女生借錢呢?”我們跟女孩說:
“他一遍一遍地說,又看起來那么老實(shí)樸素.......”
——利用人們同情心來欺騙別人,作踐自己,是可恨的:
“他讓我們看到了人性丑惡的一部分。”
“可為什么他天天在火車站行騙,火車站的人不來管一管呢?”女孩說。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都市的地鐵口。
一老人趴在地上,頭在地面機(jī)械地碰。一下,兩下,三下------灰白頭發(fā)在寒風(fēng)中如瑟瑟枯草。累了,就把頭埋在兩手之間,動也不動。
她始終沒有抬起頭來看看旁邊的世界。
人群流水似從她身邊淌過……
沒人看她一眼。
更沒人為她稍作停留。
寒風(fēng)襲卷……
一個母親。
一個老奶奶。
想起劉亮程的話:
“一個可以做我們奶奶的人貧窮成這樣,誰能言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聽一老師講斯坦貝克的《早餐》:
“從內(nèi)心發(fā)出的對別人的友善,平等地對待別人,對別人真誠地給予......要尊重,要平等,在尊重、平等的基礎(chǔ)上去愛家人,愛親人,愛大千世界的蕓蕓眾生。”
多年前的一幕又閃現(xiàn)出來。
醫(yī)院門口。
一老奶奶盤腿坐著,神態(tài)安詳,穿著件藍(lán)色土布靛青長袍。
小伙子,看起來是醫(yī)學(xué)院學(xué)生,背著書包,蹲在地上,從口袋里掏出一張十元鈔票,把它塞到老奶奶掌心里?!澳棠?我口袋里只有這十元錢。我下次還來看你……”
想起了屠格涅夫的一個小故事:在散步途中,遇到一個乞丐跟他要錢。
“兄弟,對不起,我的錢包放家里了。”
“謝謝,謝謝,你已經(jīng)給了我最好的禮物!”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江濱的夜晚,燈光璀璨。煙花在空中綻放笑臉,孩童嬉戲聲清亮悅耳,廣場舞激越時(shí)尚,相偎相依的戀人花叢樹影下甜蜜走過……
但角落里,那個老大媽,她的面容,本來模糊,卻竟好像在夜色里越來越清晰……
為什么,我們的同情心越來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