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味林凈菜:各種經(jīng)典魚烹飪方法

具萬味林凈菜所了解魚肉味道鮮美,不論是食肉還是作湯,都清鮮可口,引人食欲,是人們?nèi)粘o嬍持斜容^喜愛的食物。魚類種類繁多,大體上分為海水魚和淡水魚兩大類。但不論是海水魚還是淡水魚,其所含的營養(yǎng)成分大致是相同的,所不同的只不過是各種營養(yǎng)成分的多少而已。魚肉營養(yǎng)價值極高,經(jīng)研究發(fā)現(xiàn),兒童經(jīng)常食用魚類,其生長發(fā)育比較快,智力的發(fā)展也比較好,而且經(jīng)常食用魚類,人的身體比較健壯,壽命也會增加。

一、香辣燜鯽魚

材料:鯽魚500g、油適量、鹽適量、醬油適量、醋適量、糖適量、蔥適量、姜適量、蒜適量、八角適量、辣椒醬10g

做法:

1.將鯽魚洗凈,去鱗,去內(nèi)臟。準備好辣妹子辣椒醬。

2.蔥切段,姜切片,蒜去皮。

3.鍋中放入油,燒熱。

4.下入瀝干水分的鯽魚。

5.煎炸兩面金黃。

6.下入蔥姜蒜和八角爆香后加入辣椒醬,醬油 糖 。

7.倒入開水,燒開后加入鹽,轉(zhuǎn)小火燜至20分鐘

8.再轉(zhuǎn)中火收干湯汁即可。

二、蔥香馬鮫魚

材料:馬鮫魚,洋蔥,姜,鹽、生抽、料酒、白胡椒粉。

做法:

1.馬鮫魚切一厘米厚,洋蔥切絲。

2.將魚肉放保鮮盒,均勻地在魚肉上淋一層料酒,生抽,然后把肉拎起來,多余的料酒和生抽就會滴落在盒里。把洋蔥絲放進去,再撒一點點白胡椒粉,抓勻。在魚肉上抹一層薄薄的鹽,放回保鮮盒,讓它夾在洋蔥絲中間(上下左右都被洋蔥絲包圍)。蓋上蓋子放冰箱腌制半天以上。

3.平底鍋燒熱,倒入油,大火把姜粒和洋蔥絲放入爆出香味馬上轉(zhuǎn)小火,用鏟子把洋蔥推到鍋的四周,油會流回鍋中心(如果不夠可以再添一點),放入魚肉,小火煎至兩面金黃,洋蔥變軟即可。煎的過程中,如果太干,可以再噴一點料酒。

4.裝盤的時候把洋蔥絲澆在魚肉上。

三、蘿卜絲鯽魚湯

原料:鯽魚1條、白蘿卜半個、木耳少許、蔥姜、鹽

做法:

1.新鮮鯽魚清洗干凈,去掉魚肚子里面的黑膜,在魚身兩邊各劃兩刀,干木耳泡發(fā),蘿卜切絲備用。

2.洗好的鯽魚擦干水分,用生姜在鍋里涂一下以防沾鍋,然后倒油將鯽魚煎至兩面金黃。

3.魚煎好后,在鍋里加入涼水沒過魚(一定要下涼水,才能煮出非常奶白的魚湯),加入蔥和姜煮至沸騰。水初沸時,加入木耳和蘿卜絲。

4.蓋上鍋蓋,中小火慢燉20分鐘這樣,燉至湯色奶白,加鹽即可。

四、清蒸多寶魚

材料:新鮮多寶魚一條、蔥1根、姜1塊、鹽1茶匙、料酒1湯匙、蒸魚豉油適量、油、紅椒絲適量

做法:

1.用刀在魚身上斜切3個花刀,這是為了讓魚肉更快熟和入味。用鹽和料酒將魚身及魚腹內(nèi)抹遍,腌制10分鐘。

2.蒸鍋中放入適量水燒開,將適量姜片、蔥段放在魚身上,將魚放入蒸鍋。

3.大火蒸7-8分鐘,辨別魚是否蒸熟,可以用筷子從魚身上刺過,如果筷子不費勁地穿過魚身,證明火候剛剛好。

4.蒸魚期間將大蔥或香蔥切細絲,越細越好,切好的蔥絲放入涼水中浸泡片刻,洗去粘液,浸泡沖洗后的蔥絲會自然卷翹。

5.魚蒸好以后,扔去姜蔥,倒掉蒸魚時滲出的水。將切好的蔥絲和紅椒絲均勻擺在魚身上。

6.炒鍋燒熱2湯匙的油,8成熱(油冒煙)時關(guān)火,將油刺在蔥絲上。

7.趁燒油的鍋還有余溫,將李錦記蒸魚豉油倒入,再加入少量的水。

8.最后,將燒熱的豉油水順著蒸魚魚盤的邊緣倒進去,用適量的香菜圍邊即可。

五、香辣啤酒魚

原料:活魚(肉質(zhì)細嫩為佳)、青紅椒、西紅柿;鹽、料酒、花生油、啤酒、生抽、老抽、蠔油、蔥姜、雞精、味精。

做法:

1.將魚洗凈去五臟,西紅柿、青紅椒洗凈切成塊。

2.坐鍋點火,倒油油熱后放入魚煎一下。

3.再坐鍋點火、倒油,放入煎好的魚,加入蔥、姜、青紅椒、啤酒、蠔油、料酒、醬油、雞精、鹽、雞湯大火燜5分鐘,開鍋后加入西紅柿、香油即可。

六、剁椒魚頭

當然說到吃魚怎么能少了剁椒魚頭這么經(jīng)典的菜呢,不多說了下面有萬味林凈菜教大家做這道萬眾矚目的剁椒魚頭。

原料:胖頭魚頭(花鏈)1個、泡椒、小米辣、姜、蒜、料酒、淀粉、生抽、胡椒、小蔥

做法:

1、魚頭先用鹽腌10分鐘后,用水洗凈,抹料酒、姜片一起再腌10分鐘,水洗凈后砍成皮肉相連的兩半,抹上薄薄的一層干淀粉,魚頭處理完成

2、泡椒,小米辣剁碎,姜切姜米,蒜1瓣拍碎切蒜米,鍋中放兩大勺色拉油小火將姜蒜炒香,加生抽、鹽、味精、少量胡椒調(diào)味

3、魚頭入盤,淋上炒好的辣椒醬,放入已燒開水的蒸鍋中,大火蒸8分鐘

4、魚出鍋灑一些蔥花,炒鍋燒一勺油至6成熱淋到蔥花上即成。

獲得更多美味菜品制作步驟,請關(guān)注官方微信:wanweilinshengxian ?或搜:萬味林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quán)歸作者所有,轉(zhuǎn)載或內(nèi)容合作請聯(lián)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由作者上傳并發(fā)布,文章內(nèi)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