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給人生下定義的時候去看看星空吧,如果看不到看看霾也行,它們都會讓你渺小到張不開口。
在寫今天的推送之前,我特意去看了看自己情感宣泄口之一的qq空間,找來點那種空靈的氣質來客觀的表達我的觀點,畢竟,我一直自詡為一個弄啥啥不成的,被平淡過一生的人。
人的一輩子,到底是想方設法用盡一切精力地賺錢重要,還是一切隨緣安穩地過日子重要?也許提問者年齡大到有了很多的生活閱歷,也可能是個初入社會啥都不多就是想得多的年輕人,才會斗膽的問出人的一輩子這樣的問題。
你想想,你所看的路邊小小的一塊石頭,就要經過幾萬年才隨著時間出現在你的面前,而區區三萬天的人生,實在是太短了。正是因為如此,時間寶貴到沒時間去思考某些你無法左右的事情,就比如人生。
小時候看有關天文的啟蒙書,除了已經改變的“八大行星”之外,就記得太陽的壽命這個章節。書上說,在50億年后太陽會變成一顆紅巨星,然后就會變成白矮星,再過后就不會再有發光發熱的太陽,更別提依靠它生存的人類了。
這個描述對一個10歲的小朋友實在不友善,在心智都不健全的情況下他甚至不能理解何為人類的滅絕,他只知道,也許有些人會忘記掉他。
該怎么辦呢?無非是在昏暗狹小的廁所里,在烏漆墨黑的被窩里一次又一次憑借淺薄的人生去考慮如何讓大家都能記得他。甚至他想過不如他也像馬加爵一樣去讓所有人唾棄他以至于“銘記”他吧。可是如今長大了他才反應過來,現在的95后恐怕都記不得04年處死的馬加爵了,連殺四個大學生,也就不過讓人記住了不到十年的時間。
與其說思考,不如說執著。執著于給沒法左右的人生下一個定義真的合適嗎?
平平淡淡到最后你肯定會怪自己庸碌,賣命掙錢你肯定會感慨自己勞碌,到老你會無比的后悔為什么我會在年輕的時候給一輩子下了一個定義,而導致了不管貧窮還是富有這一輩子都是單調的。
1963年提出過蝴蝶效應說,一只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熱帶雨林中的蝴蝶,偶爾扇動幾下翅膀,可以在兩周以后引起美國得克薩斯州的一場龍卷風。
生活中存在定數也存在著變數。定數就是你無法定義人生,變數就是人生充滿了未知,就像那句用爛的經典臺詞,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
你選擇了平淡的生活,天天咸魚一般的過著波瀾不驚的人生,活在大寫的窮字之中,你無法否認平淡的生活不能給你過人的財富。配偶跟你歆羨同事華麗的穿著首飾和昂貴的化妝品,孩子鬧活著要進口的樂高玩具,當你氣不打一處來告訴他自身硬才是大道理的時候,面對高昂的課外班費用你竟啞口無言。為了他們你也要重新開始努力賺錢,你突然發現你沒有人脈沒有基礎,不得已的進行著所謂的平淡的生活。
你開啟了努力的掙錢模式,整日忙碌于社交和理財,一股腦的往錢看,車子房子都是得配得上你努力的標準。回頭你突然發現配偶很久沒有和你進行靈魂上的走心交流,孩子看你的眼神還比不上看隔壁王叔叔的親昵。爸媽說錢他們花不完,全部給你存在了一個賬戶里,佝僂的身影讓你感覺天好像都彎了下來,錢都掰不直。你給群里發消息想吃個飯緩解一下內心的苦悶,那邊回復:王總,我朋友開的那個莊園環境一級棒!他對您那次說的招標其實也很感興趣。不得已的繼續為了更大的房子更好的車麻痹的努力著,哪有個盡頭。
所以你覺得人的一輩子,到底是想方設法用盡一切精力地賺錢重要,還是一切隨緣安穩地過日子重要?
都不重要,未知是可怕的,未知也是最值得期待的。
按照文章的核心,我又一次不自量力的給人生下了一個定義,執著于一輩子的多變性。
以上的內容你看看也就翻篇吧,畢竟如何感受這輩子是你的事,也是大到無人可以商量的事兒。
你自己究竟怎樣才能爽到,只要你最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