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度開發的小鎮|杭州游記(三)

首刷杭州的最后一天,本來準備去西溪濕地,但因為有些遠,最終改道去了六和塔和河坊街。

六和塔位于杭州錢塘江畔月輪山上,始建于北宋年間,然后到南宋重建。


圖片發自簡書App

六和塔名字來源于佛教的“六和敬”,當時建造的目的是用以鎮壓錢塘江的江潮。到清乾隆的時候,乾隆為六和塔每層都題了字,果然是到哪里都少不了乾隆的身影╮(╯_╰)╭。只是不太明白他在第六層題的“六鱉負載”,難道有什么典故?

六和塔每層石壁上都雕有飛鳥、走獸、人物、花卉、飛仙等等,非常精致、特別,可惜塔中階梯挺高,爬起來很累,我們只顧著向上爬,沒能好好欣賞。

爬到頂層之后,從六和塔向外眺望,能夠看到壯闊的江面,讓人心胸都開闊起來。


六和塔觀錢塘江

大概因為六和鐘聲是后建的,所以在塔樓的東側小坡上,主要是祈福之用,取六和塔“六和”吉語。

10元錢可以敲六下,可以幾人一起敲,非常圓滿如意。

后山上新建了“中華古塔博覽苑”景點,將國內著名的寶塔微縮雕刻而成,雖然是模型,但一次能欣賞那么多名塔,品味不同建筑風格,也很有趣味。


河坊街屬于杭州的老城區,民國之后因為“清河坊四拐角”而聞名起來。


河坊街

但不得不說河坊街其實有些讓人失望,走到街道之后我們幾個外地人便不約而同感嘆起來。

“像夫子廟!”

"像城隍廟!“

“像中央大街!”

這不得不說是古鎮的悲哀,讓這些有名的古鎮鎮墟都成為了現代的商業街,買賣的商品和全國各地的商業街都一樣。

商業的過度開發讓全國的古鎮都同質起來,江南的小鎮都向著江南四大小鎮發展,而四大小鎮的“周莊、同里、西塘、烏鎮”也越來越像,其實只要去一個就夠了,除非能夠細細品味。

比如,河坊街上有很多中藥堂,夫子廟的金陵風情,中央大街的俄式建筑,城隍廟的道家風采。

但這些是需要細細品味,需要有導游,需要有功底才能發現的美好,不是我們這樣打卡式旅游所能發現的。

真的很遺憾。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