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走的那天我心情不好,所以我只和你說了一句拜拜。”
“姐姐,你什么時候回來?我很想你。”
“姐姐,你快點回來,好不好?”
也許是很久沒有人對我說類似想念的話語,我覺得很感動,為一個十歲姑娘真摯的情感而感動。從她知道我要來深那一刻起,她知道不能阻止我的前行,只能一遍又一遍問我什么時候回去,春節能不能回去,搬家能不能回去,而我無法給她一個答復,我只能用我所在的城市有的一些東西去吸引她的注意力,減弱她對我的思念,增強她對這個城市的向往。這么做我并不知道對她意味著什么。
從小我身邊并沒有這樣一位姐姐陪伴,所以我并不知道這樣的思念緣何。十歲表妹的話語讓我有些開心,也有些憂愁,開心的是她對我的這份依戀,憂愁的是我不懂如何去維護她幼小心靈里的美好世界。
依稀想起我十歲那年的離別。沒有任何的預兆,沒有任何的畫面,我的媽媽去往別處,媽媽沒有征求過我的意見,也沒有考慮過我的感受,最初以為不過是見面的時間減少了,后來發現這件事在我的心里留下了陰影,也讓我的性格變得內向。
曾經活潑積極的我,在媽媽離開一個月的時間里就變得內向自卑。那時家里很窮,每年交學費的時候都交不上,總是欠著,等到湊夠錢才拿給班主任,好在班主任看我成績不錯的份上并沒有說什么。
四年級的時候縣上組織演講比賽,學校抽了我代表參加,然而后來發揮失常,除了鼓勵獎再沒有其他,從此以后我再沒有參加過任何比賽,在所有的活動面前我都是縮在最后,當時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我的身后再也沒有人了,從此我就是一個人。
一直到現在,我并不明白那時巨大的變化究竟是因為媽媽與我短暫的離別,還是鄰居每天毫無新意的問候,他們總問我想不想我媽之類的問題,從不厭倦。
有的經歷從來不想去說,總覺得只有自己才懂。有的回憶從來不是忘記了,只是自己把它藏起來了。我自以為我把很多的過往都忘了,然而當某些東西觸碰到內心的時候,我才明白,它一直在那里,如果我此生不去觸碰,那它也會永遠留在我最深的內心里。
所以我為這位十歲姑娘的真摯而感動,為她能夠勇敢表達自己的內心而開心,希望我的表妹能一直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