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說放歌已要到翁宅,翁宅位于城最北邊,后靠著千峰山。這翁宅所在的整條街都是釀酒的,當然好壞不一。所以這條街有個別名,叫“醉鄉”,家家戶戶門前都放有兩個大酒缸,高約五尺。你可不要以為是用來蓄水的啊,這放酒缸是此地傳統,凡釀酒人家,須在門前置兩大缸,每至春節時,要往各缸中倒入一壇好酒,以敬祖師及各路神明,祈求長盛不衰。經年后缸滿,須放鞭炮,舞彩獅,掛酒匾。整個千峰城,掛酒匾者只三家,翁宅自是其中之一。
凡入此街者,皆被空氣中濃濃的酒香所迷,不由神醉起來。
放歌行至翁老門前不由猛吸了口空氣,早有機靈的童兒遠遠的就見這位姑奶奶又來了,趕忙一旁侯著,免得又被無端捉弄。
進了門,尋了一圈,前庭后院,偏院,藥廬,酒坊俱是不見人影。這進了酒坊免不了順了壇好酒出來,邊走邊喝。想了想又轉向竹林走去。
各位可別小看這竹林與外間種植無異,實則內有乾坤。皆是按照奇門陣法種植排列,不懂者闖入易進難出,輕則傷筋動骨,重則性命有礙。竹林后邊兒連著千峰山山腳,山腳俱是前人所種之竹,正好與之連成一片。
穿過陣法,眼前是三間竹子搭的精致小舍,外面還圍了個竹籬,種了些爬藤藥草。里面好似正熬著藥,一股子味兒。放歌隨手將手中的空酒壇子往身后竹林一拋,大步向里走去。
翁老自是聽出是放歌來,一邊給傷者敷上最后一處藥,一邊對放歌喊到 “既然來了,就去把我旁邊熬的藥端來,可別灑了,很貴。” 說的放歌嘴角一抽,這藥的確是貴啊,差點沒累死本姑娘。只得認命的把藥端來,誰叫拿人手短,這不剛剛還順了一壇酒喝了。
放歌小心的把藥端進屋中,就見靠窗的竹榻上躺著一中年男子,身上多處纏著繃帶,有兩處更是接近要害,傷的不輕。
旁邊守著個半大的孩子,倒是好好的,一見是生人進來,下意識的就要躲。被翁老止住,安撫道“不必驚慌,她就是我昨日與你說的那人。”
聽的放歌一頭霧水,復而轉念一想,已猜到了個大概。便開起玩笑來“難不成有人說這是我的小夫君,這是千里尋妻來了。”說的那孩子臉一紅,上前一步與放歌見禮。
放歌這才細細打量起他來,十一二歲左右,面容清瘦,眼神猶為干凈,想是連日里擔驚受怕,身形略顯單薄。
這廂翁老已將藥喂與傷者服下,囑咐孩子小心看管,一有動靜須立刻到院中尋他。
放歌亦隨翁老出來,正準備問問前因后果,不料翁老突然身形一頓吐出好大口血來。
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