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

圖片發自簡書App

1.

4月13日,峨眉山行善慈善事業基金會開啟第34期的慈善行走活動。

這次走的是線路四,經過洪椿坪、仙峰寺一帶,這是最難走、最辛苦的一條線路,不過也是最能體驗峨眉山文化與自然遺產的精品線路,也是我一直期盼著要去走的線路,聽說在規劃修索道了,幾年后這條路可能就會消失。這條線路還經過了九老洞,可以拜拜財神,聽說很靈的。

2.

只是12號的時候,師父和我說,這是最后一次由基金會組織的行走活動了,因為種種原因,基金會以后不再組織慈善行走活動了。

這個消息太突然了、太意外了。

我原來還準備今年再參加一兩期活動呢,也還暗暗期待著,希望能夠參加第100期的行走活動!

師父說,不必執著,萬法有生有滅。有緣分的話,還能再來。

3.

峨眉山行愿慈善行活動開始于2015年春天,最初是大佛禪院的滿霖師父,發心每月一次,從峨眉山下的報國寺,徒步走到金頂,后來影響越來越大,參加的人來自全國各地,越來越多,就由峨眉山行善慈善事業基金會牽頭組織,由大佛禪院的師父,帶領大家,利用三天時間,從峨眉山下,徒步走到金頂,至今已經舉辦了34期。

我從2015年7月份開始,三年來,參加了第6期、第10期、第24期、第30期、第33期,一共五次行愿慈善行活動。

行愿慈善行,帶領我們走進峨眉山,這座古老的文化與自然雙遺產風景區,在佛教圣地,我們得聞佛法,鍛煉了身體,堅定了意志,陶冶了情操,十分難得,非常殊勝。大家都覺得,參加活動后,身心得到自在,人生有了新的感悟,隨著“行愿人”隊伍的不斷壯大,大家也紛紛用自己的力量,傳遞著慈善公益的火把。

4.

五期的慈善行活動,留下了很多難忘的瞬間,結識了很多有趣的朋友。

第一次參加,是2015年7月份,很特別,那一期全部都是女的,有像姐姐一樣小魚、可虹、倩竹,還有可愛的大學生小帥,瑜伽美女老師關關。那年方方14虛歲,母女一起結伴同行。

第二次,是2015年10月,認識了來自香港的梁太,她當時已經60歲了,一個人從香港飛過來。上月我聽師父說,梁太已經在峨眉山買下房子了。那一期,同行的有熱情的文力,還有做培訓的美女周老師。聽滿霖師父說,行走活動這個創意,最初還是周老師幫忙想出來的呢。記得那次周老師說,最后一天,走到連望坡的時候,她整個人幾乎要崩潰了。相信周老師會永遠記住這次獨一無二的體驗吧。

第三次,是2016年8月,暑假期間,一家四口,一起參加。我也是直到上月,第五次行走,在路上,慢慢忍耐、克服艱辛的時候,才明白家里人對我是多么的支持,他們只是因為我喜歡,就陪著我,從山下五百多米的報國寺,一直走到三千多米的金頂,走了三天,不叫苦,也沒喊累。真心感恩。

第四次,是2016年12月,同行的,有來自北京的小伙伴,他們名校畢業,閱歷豐富,學識深廣,才華橫溢,和他們在一起,真是受益匪淺。這一期,還認識了樂山的小唐,她有做美食的天賦,她做的果醬,非常美味。

第五次,也就是上個月,是普賢菩薩的圣誕,非常榮幸我在山上,這次認識了樂山的陳醫生,一位非常有愛心、有奉獻精神的朋友。還認識了予容、楊老師和鄧律師三位美女。

5.

普賢菩薩的行愿精神,已經深深影響了每一位參加過的行愿者,慈善行愿的種子已經遍布全國各地。慈善行結束后,相信會有更多的行愿行,會有更多的行愿人,他們會帶領更多的有心人、有緣人,走進峨眉山,走進普賢菩薩的佛國世界。

師父說的好,萬物緣起緣滅,都是平常事,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行與不行,都在路上。

五次活動合影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綠樹聽鵜鴂。更那堪、鷓鴣聲住,杜鵑聲切。啼到春歸無尋處,苦恨芳菲都歇。算未抵、人間離別。馬上琵琶關塞黑,更長門、翠...
    愛佛僧閱讀 1,003評論 41 20
  • 1. 拜月山莊,在云山之腰,樓宇十多間,依山勢而建,掩藏在蒼莽的樹林中,雖談不上巍峨雄偉,卻有一種凜然不可侵犯的神...
    秦關月閱讀 533評論 3 5
  • 圖片發自簡書App 與他相識 我班里有一個人叫寶貝,每當我叫他的時候,周圍的...
    絕念Frank閱讀 906評論 23 12
  • 我是日記星球142號星寶寶梁善惠,正在參加日記星球第4期21天蛻變之旅的寫作訓練。2017年想要更快更好地成長的就...
    梁姑娘悅閱讀 216評論 0 3
  • 云,從來沒有固定的樣子,時刻為去遠方做好充足的準備。它們沒有固定的家,沒有此生。云,不在意它的每一個瞬間,它只是完...
    每日愛圖閱讀 157評論 0 0